学术投稿

颞叶占位性病变伴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研究

乌拉别克·毛力提;艾克拜尔·亚里坤;杨小朋

关键词:癫痫, 颞叶, 致痫灶, 定位
摘要:目的:探讨颞叶占位性病变伴癫痫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多种致痫灶定位技术的联合应用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颞叶占位性病变伴癫痫患者术前脑电图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囊性占位7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胶质瘤16例,其他病变2例;应用M RI、视频脑电图、脑磁图行致痫灶定位,术中应用皮质脑电图再次精确致痫灶范围后行前颞叶联合海马切除术,术后随访评估疗效。结果长程VEEG监测中,20例患者均有惯常发作和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4例(14/20)患者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位于单侧颞叶及海马区,其中合并同侧额区放电5例。6例(6/20)患者发作间期放电位于双侧颞叶,其中合并单侧额区放电2例。8例(8/20)起源于左侧颞叶及海马区,12例(12/20)起源于右侧。M EG检查20例患者发作间歇期皆有痫样放电,检出率为100%,17例(17/20)患者单侧颞叶放电,其中合并同侧额区放电8例;3例(3/20)患者双颞放电。术后随访12~24个月:16例患者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手术有效率100%,效果良好率95%。结论颞叶占位性病变伴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疗效好,多种致痫灶定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手术疗效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观察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复发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TG、LDL-C、HDL-C、TC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 a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波;程晓明;聂水波;田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氧分压差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ScvO2)与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氧分压差(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 ,Pcv-aCO2)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科2011-01—2014-05收入ICU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照ScvO2和Pcv-aCO2水平分为1、2、3、4组,对比4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血清学指标、一般情况和外周动脉血气,对比4组临床结局。结果1~4组治疗后24 h的血清乳酸浓度、hs-CRP和S100B蛋白依次显著降低,而乳酸清除率依次显著增高(P<0.05)。1~4组治疗后24 h的CVP、MAP和尿量依次显著升高,而A‐PACHEⅡ评分依次显著降低(P<0.05)。1~4组治疗后24 h的氧分压、pH值和BE值依次显著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依次显著降低(P<0.05)。1~4组住ICU时间、出院时NIHSS评分和住院期间病死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 ScvO2联合Pcv-aCO2可有效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对其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旭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缺血性脑卒中(ICS )病因学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180例ICS患者为病例组,根据其 TOAST 病因学分型进行分组,并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将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L A A型)患者分为颅内病变组、颅外病变组和颅内外病变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 H cy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糖(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4.627,P<0.05);血浆Hcy水平仅与受试者的年龄(标化回归系数=0.386)呈正相关性(t=3.862,P<0.05);吸烟史(OR=9.134)、饮酒史(OR=1.387)、高血压(OR=11.687)、TC水平(OR=1.517)、LDL水平(OR=2.998)、Hcy(OR=1.156)均与ICS发病呈正相关性(P<0.05);LAA组患者的血浆 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研究对象(q=3.628~5.126,P<0.05);颅外病变组患者的血浆 Hcy水平显著高于颅内病变组或颅内外病变组(q=5.155、4.827,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是I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与LAA型ICS及颅外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而其水平与其他传统因素无关,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血浆H cy水平及时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

    作者:周丽丽;孙梅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03—2015-03收治的316例急性颅脑损伤PTSD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其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影响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16例患者中,107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33.9%。其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8.6%。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60岁、GCS评分<12分、住院时间≥20 d、抗菌药物应用≥2种、空腹血糖≥6.2 mmol/L、颅脑手术、气管切开及留置管道均是导致急性颅脑损伤 PTSD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PTSD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多种因素有关,针对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积极行预防性处理,有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宋俊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特点和意义

    目的:研究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特点和意义。方法选择73例肥胖型和58例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分别为A、B组,10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C ,测量QT间期大值(QTmax)和 QT 间期小值(QTmin),计算QT间期离散度(QTmax-QTmin)并进行比较。结果(1)A组、B组QTmax、QTmin、QTd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QTmax、QTmin、QTd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型高血压患者心电图QT‐max、QTmin、QTd均高于非肥胖型高血压患者,QTd可作为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指标,临床上应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给予高度重视,进行高血压治疗、减肥的同时须密切注意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杜琼颖;谢娜;何晓丹;李世锋;井艳;李继培;张芳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老年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127例分析及抗凝治疗

    目的: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凝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2-07—2015-07在我院住院确诊的179例老年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是否有房颤病史,分为既往有房颤组和既往无房颤组,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组患者既往有房颤组的风心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既往脑梗死的比例高于既往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单独应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既往有房颤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比例高于既往无房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NR值达标率均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房颤并发脑梗死的抗凝治疗率及IN R值达标率均较低,对出血的担忧和监测IN R值的不便影响了抗凝药物的应用。

    作者:丁同斌;刘士超;简立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拉莫三嗪对新诊断成人原发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治疗新诊断成人原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癫痫患者40例,采用LTG单药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及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结果控制16例(40.0%),显效14例(35.00%),有效8例(20.00%),无效2例(5.00%)。治疗后患者QOLIE-31各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发作频率减少百分率与QOLIE-31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50,P<0.05)。结论LTG治疗新诊断成人原发性癫痫具有较高的癫痫发作控制率,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顾浩;顾天能;赵变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4-04—2014-04因C HD在我院心外科住院并行心内直视下体外循环手术的1376例病例资料,选取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5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术后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CHD类型组成、CO2分压、HCT、CPB温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与血浆NS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HD体外循环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15例,发生率1.09%,病死率0.07%(1/1376)。2组间在CO2分压、HCT、CPB温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PB温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与NSE水平呈正相关(P<0.05),CO2分压、HCT与NSE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D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不常见,主要是由于CPB本身造成,与CO2分压、HCT、CPB温度、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密切相关,监测手术前后血浆NSE水平变化,对预测CHD体外循环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评价疗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张东辉;武秋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 ,LN‐SRH)和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LRH)的临床效果,以及膀胱功能和直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0-01—2014-12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0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组,35例)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组,35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韧带切除长度、阴道前后壁切除长度以及淋巴结切除数量,并研究2组膀胱功能障碍及直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LNSRH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LRH组,LNSRH组出血量与LR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NSRH组和LRH组在韧带切除长度、阴道前后壁切除长度以及淋巴结切除数量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 LRH组,LNSRH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LRH组。结论 LNSRH和 LRH 在手术效果方面无差异,LNSRH对膀胱和直肠功能的保护要明显优于LRH。

    作者:鲁笑钦;李元昆;付美洲;张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舍曲林对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1—2014-12收治的165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2)。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口服,5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2粒/次,2次/d。治疗3个月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比较2组治疗前后HAMD、NDS、ADL评分;根据HAMD、NDS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NDS等评分及FBG、2h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DS等评分及FBG、2hPG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02%vs67.47%,χ2=11.235,P=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2.20%vs9.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7,P=0.627)。结论联合应用舒肝解郁胶囊与舍曲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柳冰;左潇;许毓玲;孙艳华;孙磊;王东新;赵安全;马新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01—2016-01在我院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常规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和护理后Fugl-Meyer评分(59.8±4.7)分与对照组(47.6±4.6)分相比明显较高,Barthel指数(58.6±5.1)与对照组(43.8±5.7)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及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推广运用。

    作者:梁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将68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功能锻炼、电刺激、运动疗法等,观察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复查肌电图表明,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分期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作者:胡世俊;徐海婷;焦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对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的影响

    目的:比较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婴幼儿与正常婴幼儿言语发育情况,了解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对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出生时听力筛查未通过、3月龄经听力学评估确诊为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婴幼儿32例;听力正常婴幼儿35例为对照组。采用《婴幼儿听觉及言语发育观察表》及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言语能力测试,并将2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月龄时聋儿组的言语发育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该组言语发育商(developmentalquotient,DQ)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对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有影响,应加强听力随访工作,早期配合干预治疗。

    作者:张慧;耿曼英;单子丽;李新蔚;魏秀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慢性鼻-鼻窦炎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07—2014-12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ute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ATCI)患者50例、ATCI合并CRS患者5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3组血清CRP、TNF-α、IL-1β、IL-6水平及VLDL-C、LDL-C、HDL-C、TC、TG水平,同时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颈动脉斑块及其性质。结果 ATCI合并CRS组和ATCI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1β、IL-6、VLDL-C、LDL-C、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时ATCI合并CRS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又显著高于ATCI组(P<0.05)。ATCI合并CRS组和ATCI组患者血清 HDL-C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 P<0.05),同时ATCI合并CRS组又低于ATCI组(P<0.05)。ATCI合并CRS组及ATCI组患者IMT均较健康对照组增厚(P<0.05),且ATCI合并CRS组患者IMT厚度又较ATCI组增加(P<0.05)。3组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及斑块性质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S可能通过升高全身炎症介质水平,进而对机体代谢及血脂水平产生影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进而参与动脉粥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

    作者:刘春岭;张亚青;李慧;柴臣通;张超;段志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并探讨脑卒中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得出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脑卒中未合并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氟西汀治疗,分析抑郁症的原因及抑郁症严重程度与脑卒中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合并抑郁症有效,大脑皮质下的病变位置发生脑卒中的几率高于其他位置。结论针对脑卒中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应在治疗脑卒中的同时重视对抑郁症的治疗。

    作者:郑强;李冰俭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强化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影响

    目的:探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5-05我院接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家属健康知识评估量表错误项数评分均无明显改变(P>0.05);护理1周及1、3个月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评分及家属健康知识评估量表错误项数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疾病健康教育管理结合舒适护理服务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调整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赵琼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脊液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脑脊液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实验诊断方法、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与鉴别诊断,寻找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05—2015-05在我院就诊的2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病人脑脊液的病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蛋白质及生化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对神经系统疾病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并追踪治疗效果对诊断进行验证。结果不同病因引起的脑脊液的性状、颜色、生化检验等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均会引起脑脊液的改变,只有对病人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对症治疗,才能得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张同华;于淑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PC 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2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hs-CRP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t=4.328~6.356,P<0.05),且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t=3.655~4.759,P<0.05),2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指标均出现显著上升( t=3.987~5.035,P<0.05),且观察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3.394~4.358,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U=3.703,χ2=4.882,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1.010,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PCI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2-03—2015-08确诊的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尤瑞克林组、纤溶酶组和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尤瑞克林组采用尤瑞克林粉针剂进行治疗,纤溶酶组采用纤溶酶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14d后对比4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其他3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文战;司金超;吕受卿;岳慧丽;李兆民;付徐伟;任巧;常留军;王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尼莫地平联合纳洛酮在脑出血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和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01—2015-03我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压、对症支持治疗、稳定酸碱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联合纳洛酮治疗,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NHISS评分变化状况,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变化状况及治疗状况。结果(1)治疗2周及4周后治疗组NHISS评分分别为(16.7±6.5、8.8±3.4),均优于对照组(11.9±4.6、5.7±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黏度(4.8±1.2)低于对照组(5.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红细胞比积(44.7±2.2)高于对照组血(4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治疗组总体有效率(93.4%)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出血疗效肯定、确切,与常规治疗相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显著提高患者脑出血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合作;王少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