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燕;于正麟;王蓓丽;潘柏申;郭玮
目的 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实验室信息系统,配备显微镜、摄像系统等硬件设施,设置血培养血量的评估环节,在审核界面可以随时调取临床相关信息,实现微生物检验标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等各个环节的检验信息传递及质量控制.结果 改变了微生物检验原手工操作流程,自动记录了每份标本全流程各节点的操作时间、操作内容和操作者,提高了检验质量.结论 基于LIS,实现了对微生物检验全程质量控制,提高微生物检验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快捷的服务.
作者:彭敏飞;余素飞;厉世笑;许春燕;刘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明确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现的高度疑似戊二酸血症Ⅰ型的诊断,并进行相关的遗传学分析.方法 收集患儿临床数据,采用基因捕获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遗传代谢病诊断panel对疑似患儿进行基因诊断,用Sanger测序技术对该家系进行验证.并查找相关文献进行遗传学分析.结果 3例生化指标疑似戊二酸血症Ⅰ型的患儿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均发现存在GCDH致病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位点,第1例为c.109110delCA和c.416C>G,第2例为c.892G>A和c.261506-433delinsATA,第3例为c.1235C>A和c.1244-2A>C,其中c.261506-433delinsATA和c.109110delCA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经测序证实突变位点均遗传自父母双方.结论 新一代测序技术有助于明确戊二酸血症Ⅰ的诊断,为疾病的正确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范广来;杨宇奇;虞斌;朱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恶性胸腔积液肿瘤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检测其对常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筛选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NSCLC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选后体外短暂培养以去除非肿瘤细胞成分,建立原代细胞系;使用MTT法检测肺癌常规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与理论计算获得的血药浓度值(IC50 m)进行比较获得IC50绝对预测值(R),并将其与患者的临床实际疗效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0例恶性胸腔积液样本经预处理及培养4代后均能获得在体外稳定传代的原代肿瘤细胞系,巴氏染色证实其具有癌细胞特征,且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纯度近乎100%.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使用R值时,能将超出测试浓度上限的无效IC50值进一步纳入疗效评估的有效范围;与其中具有完整化疗史的6例患者的实际疗效比对结果显示,当用R值在0.5~2.0和大于2.0分别预测实际疗效为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时,其疗效预测的总体一致性为77%(10/13).结论 癌性胸水原代肿瘤细胞培养及其药敏检测在预测NSCLC患者的实际化疗疗效中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胡嘉华;王海涛;刘志安;赵建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单体型分析在单基因遗传病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活检囊胚滋养层细胞全基因组扩增产物,应用SNP单体型分析方法进行诊断,并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共205枚胚胎同时完成了SNP单体型分析和Sanger测序验证,155枚胚胎(75.61%)诊断结果一致,18枚胚胎(8.78%)诊断结果不一致.Sanger测序失败有30枚胚胎(14.63%),单体型分析有2枚胚胎(0.98%)失败,后者诊断失败率明显低于前者(P<0.05).41个移植周期共45枚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为70.73%(29/41),种植率为71.11%(32/45).胎儿中孕期羊水产前诊断结果与胚胎单体型分析诊断结果一致.结论SNP单体型分析准确性好,与Sanger测序相比,其失败率较低,能够有效用于临床单基因病PGD.
作者:王江;朱家红;刘东云;熊顺;韩伟;何瑶;黄国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及术后随访过程中人附睾蛋白4(HE4)、CA125浓度水平变化对预测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复发的价值.方法 采用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中心接受手术+化疗的87例EOC患者,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评价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术前不同HE4水平下患者的生存曲线;随访术后CA125、HE4水平,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并分析HE4、CA125阳性改变对EOC复发的指导意义.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分级、分期、淋巴结清扫、腹水、孕次、产次、术前HE4和术前CA125(P<0.05)均是影响EO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P<0.05)和产次(P<0.05)是影响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曲线证实术前HE4水平与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期明显相关(χ2=20.613,P<0.01);采用Gamma法作两有序变量关联性分析,发现术前HE4水平与EOC的分期关联性较好(r=0.816,P<0.01);术后随访发现HE4阳性变化对预测EOC复发的特异性较高,CA125阳性变化在术后12月时的敏感性高.结论 血清HE4是EOC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后随访HE4及CA125对EOC的复发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郭润梅;杜蓉;王丹;张亭亭;陈志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对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ON1相关调控miRNA进行预测分析;构建PON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分析双荧光素酶活性;在HepG2细胞中上/下调miRN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miRNA的表达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PON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分析健康人群和NASH患者血清中miR140-5p的水平.结果 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到miR140-5p能与PON13′-UTR端互补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显示,miR-140-5p模拟物对PON1野生型载体的报告荧光有明显的下调作用(P<0.01).q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细胞对照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40-5p模拟物组均呈现出过表达(P<0.01),而miR-140-5p抑制剂组则出现相应的低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miR140-5p模拟物对PON1有明显的下调作用(P<0.01),而miR140-5p抑制剂对PON1有明显的上调作用(P<0.01).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NASH患者血清中miR140-5p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 miR140-5p可能通过对PON1的转录后水平基因表达调控,参与NASH的进展.
作者:刘佳星;王冰;邢继成;何玉杰;杨爱珍;邱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对结直肠癌(CRC)的诊断价值,并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CRC手术患者的术前血浆标本32例及健康成人血浆标本10例.采用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水平,对该试剂盒诊断CRC的符合率、低检出限和精密度进行评价,并与癌胚抗原(CEA)和粪便隐血试验(FIT)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 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试剂盒检测CRC患者的阴、阳性符合率为100%;检测限参考品阳性;精密度变异系数<5%,符合基本性能要求.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用于诊断CRC的敏感性为62.50%,特异性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95.20%,阴性预测值为42.90%.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CRC的检出率为62.50%,明显高FIT(28.13%)及CEA(28.13%)的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62.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Ⅰ期CRC的检出率为50.00%.结论 该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试剂盒的性能指标满足预期临床用途要求,可以作为CRC血清学辅助诊断标志物.
作者:张春燕;于正麟;王蓓丽;潘柏申;郭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北京地区汉族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荟萃(meta)分析北京地区与北方其他地区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方法 用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MTHFR C677T基因,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3945例体检健康者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查阅中外文献数据库,并对北京地区与北方其他地区汉族的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比较.结果 北京地区体检健康人群男性MTHFR C677T基因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3.3%,50.5%和26.2%,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8.6%和51.4%.女性人群MTHFR C677T基因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7%,49.4%和27.9%,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7.4%和52.6%,男、女性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地区体检人群MTHFR C677T基因CC、CT和TT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均与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和河南等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北京地区体检人群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在男、女性人群中的分布无差异;北京地区MTHFR基因分布有自身特点.
作者:李丹丹;叶阿里;甘勇;李鹏昌;吴洁;邱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ORMDL3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乌鲁木齐地区维吾尔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风险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型技术(SNaPshot)对93例维吾尔族哮喘患者及100例体检健康者ORMDL3基因10个SNP位点进行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维吾尔族哮喘发病的风险关系.结果健康人与哮喘患者ORMDL3基因rs7216389、rs12603332位点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MDL3基因的SNP位点的检测数据均符合Hardy-Weiberg定律(P>0.05).结论 ORMDL3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哮喘患者发病有直接的风险关系,且ORMDL3基因ss7216389和rs12603332位点可能是维吾尔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易感位点.
作者:王玲;魏妍荣;王丽霞;王晶;张艳丽;徐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构建体外质粒DNA作为质控样品开展他克莫司代谢基因——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检测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简称室间质评),评估参评实验室检测能力及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实验室CYP3A5基因的检测质量.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体外构建含CYP3A5*3(rs776746)位点上、下游序列的重组质粒,筛选CYP3A5*3 AA和GG基因型分别作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样品,两者等比例混合后作为杂合突变型样品,并制备质控样品盘开展室间质量评价.依据回报结果计算各实验室成绩,汇总不同样品的总体符合率,并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和检测错误类型.结果体外构建的重组质粒经Sanger测序验证分别含CYP3A5*3位点野生型和突变型序列.2017年两次室间质评中成绩满分的实验室分别为93.33%(14/15)和100%(17/17).两次室间质评中,样品检测的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6%(72/75)和100%(85/85).荧光分子杂交法检测的样品符合率均为100%;Sanger测序法检测样品符合率为90%(27/30)和100%(40/40).结论制备的质控样品能够有效监测试剂检测性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各实验室在CYP3A5*3基因位点检测总体准确率较高,但个别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待提高.室间质评计划能帮助实验室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测质量.
作者:鲍芸;肖艳群;蒋玲丽;王雪亮;杨依绡;王华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女性不吸烟肺癌患者相关基因测序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方法 下载TCGA中女性不吸烟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及相应的临床信息,利用R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整合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Survival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筛选获得354个与女性不吸烟肺癌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s,其中在肿瘤组织中降低表达的lncRNAs 45个,高表达的lncRNAs 309个,预后分析表明LINC01863的表达水平与女性不吸烟肺癌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P<0.05),LINC02487、LINC01419和DSCAM-AS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 对TCGA中的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再分析筛选获得多个与女性不吸烟肺癌患者致病相关的lncRNAs,为女性不吸烟肺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潜在的新靶标.
作者:肖梨花;李淳;曾文明;李娜;尹辉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related protein,ATG5)基因启动子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和Sanger基因测序法检测ATG5基因启动子序列SNPs;通过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及单倍型分析法对378例AMI患者和374例健康对照人群的SNPs进行分型和关联分析.结果 发现ATG5基因启动子序列中的2个SNPs:rs506027[OR=1.4,95%CI(0.6~3.0),P=0.411]和rs510432[OR=1.6,95%CI(0.7~3.4),P=0.275]并未增加AMI的易感性,且未发现该2个SNPs与AMI相关的单倍型.结论ATG5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AMI易感性无关.
作者:张业欣;马如超;杨文涛;逄淑超;崔英华;闫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鉴定一种α2-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分析携带者的表型特征.方法 收集5个携带α2-珠蛋白基因IVS-Ⅱ-55(T→G)杂合突变的婴幼儿先证者的家系和3例散发成人携带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分析,并采用跨越断裂点聚合酶链反应(Gap-PCR)方法、PCR结合反向点杂交(PCR-RDB)法以及DNA测序方法进行珠蛋白基因缺失和突变的鉴定.结果 13例α2-珠蛋白基因IVS-Ⅱ-55(T→G)杂合突变携带者中,5例婴幼儿先证者的MCV和MCH均低于正常参考区间,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轻中度贫血;成人(包括3例散发成人和5例家系中的成人携带者)中1例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中度贫血,1例复合βCD27-28杂合突变表现为MCV 65 fL、MCH 20.3 pg,1例复合SEA-HPFH表现为MCV 81.9 fL、MCH 26.5 pg,其余MCV和MCH均正常;IVS-Ⅱ-55复合βCD27-28杂合突变的HbA2为5.8%.IVS-Ⅱ-55复合SEA-HPFH的HbA2为3.0%,HbF为29.0%.单纯IVS-Ⅱ-55杂合子的HbA2均正常.所有携带者均未见异常血红蛋白条带.结论 单纯IVS-Ⅱ-55(T→G)杂合子的血液学表型正常,复合β地贫时表型与单纯β地贫类似.
作者:李育敏;陈亚琼;张水兰;阚丽娟;张兵;汤花梅;张秀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能极大改善患者的预后.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具有生命调节能力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胃癌患者外周血等体液中存在miRNAs,且表达水平随疾病变化而变化,并且越来越多证据表明体液中miRNAs(即循环miRNAs)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应用于胃癌的诊断.该文就循环miRNAs的检测技术及其在胃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吕倩文;胡高峰;陈丽军;续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H cell)亚群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儿初诊时的表达及TH1/TH2、TH17/Treg轴失衡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NB患儿以及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NB患儿初诊时及健康儿童体检时外周血标本中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并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B组患儿的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细胞[8.20(4.90,13.80)vs 13.05(9.83,17.80),Z=-5.40,P<0.05]和TH17细胞[0.30(0.20,0.60)vs 0.78±0.56,Z=-4.11,P<0.05]的比例较健康儿童明显下降,TH2细胞[0.70(0.40,1.10)vs 0.50(0.30,0.88),Z=-2.49,P<0.05]和Treg细胞[6.75(5.60,8.70)vs 5.24±1.92,Z=-3.70,P<0.05]的比例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NB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如危险度,肿瘤原发部位,受累部位等不影响TH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P>0.05).结论 NB患儿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比例较健康儿童出现明显轴失衡情况;NB患儿在诊断初期的主要临床症状不影响TH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
作者:邢天禹;赵晓曦;陈振萍;岳志霞;赵文;高超;马晓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食管鳞癌诊断预测模型,寻找食管鳞癌潜在肿瘤标志物.方法 收集59例食管鳞癌患者及57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标本,按照3:1随机分为训练组(患者44例,健康人对照42例)和验证组(患者15例,健康人对照15例).弱阳离子交换磁珠(WCX-MB)提纯血清蛋白质/肽后,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质/肽,构建诊断预测模型并初步验证.结果 经ClinProTools软件分析,共筛选出差异多肽峰31个(P<0.05),其中18个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8个峰在食管鳞癌组中表达上调;10个峰在食管鳞癌组中表达下调.其中差异峰m/z 2660.84和m/z 5336.49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95和0.91,且均在食管鳞癌组中表达上调.应用遗传算法(GA)建立的食管鳞癌诊断预测模型经验证其准确性为93.10%,敏感性为92.90%,特异性为93.30%.结论 建立的食管鳞癌诊断预测模型能较好的用于食管鳞癌辅助诊断,多肽峰m/z 2660.84和m/z 5336.49有望成为食管鳞癌潜在肿瘤标志物.
作者:张婷;王娜娜;杨璐;陈英剑;胡成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CXC亚族趋化因子受体CXCR3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表面,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定向迁移和免疫反应,在感染、自身免疫病及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研究显示,CXCR3及其配体CXCL9、CXCL10、CXCL11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其中作用机制的阐明,CXCR3有望成为评价肿瘤患者预后的新指标与临床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就趋化因子受体CXCR3及其特异性配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冯珺;吴昌平;蒋敬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环状RNA circDLGAP4在冠心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qPCR法检测142例冠心病(CAD)患者和169例对照人群外周血circDLGAP4的表达水平;利用Logistic回归、Spearman相关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ircDLGAP4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应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人单核巨噬细胞,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模型,检测不同时间段circDLGAP4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AD患者外周血中circDLGAP4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9);circDLGAP4的相对表达量2-ΔCt每增加1个单位,CAD发病风险降低41.6%(调整后OR=0.584,95%CI:0.394~0.866,P=0.007),且与糖尿病史呈负相关(β=-0.182,P=0.030);在单核巨噬细胞泡沫化进程中,随ox-LDL处理时间增加,circDLGAP4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泡沫化进程中,circDLGAP4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并与糖尿病发病史呈负相关,可能作为保护因素在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进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李梦兰;何思颖;荣伽玲;梁宾;张晓康;郑芳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