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思路

黄仲夏;陈世伦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诊治思路, multiple myeloma, 细胞因子, 溶骨性, 疱疹病毒, 淋巴细胞, 抗原刺激, 浆细胞病, 分化因子, 发病年龄, 发病机制, 电离辐射, 中老年, 发病率, 癌基因, 肉瘤, 感染, 病因, 病变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为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好发于中老年,但近年其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EB病毒或卡氏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HHV-8)感染诱发C-MYC、N-RAS、K-RAS或H-RAS等癌基因高表达有关,也可能与一些细胞因子有关.IL-6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生长和分化因子.溶骨性病变的发生可能与IL-1、IL-6、TNF等溶骨因子有关[1].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结扎冠脉方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以不同剂量的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灌胃后,测定心肌梗死范围,检测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4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5组大鼠血清MDA含量间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能够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MDA含量,对缺血心肌组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建敏;靳秀明;王世君;刘贵京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急性白血病的WHO新分类诊断标准

    关于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分类,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沿用1976年提出的FAB分类方法.自1995年起,美国血液病理学会和欧洲血液病理协会开始联合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血液系统肿瘤(包括淋巴细胞系、髓细胞系、组织细胞系和肥大细胞系)的分类方案.

    作者:董作仁;杜行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2004年全国全科医学函授培训试题(八)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的血卟啉病2例误诊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38岁,因发作性四肢无力20余年入院.20余年来每年均发病1~2次,多于受凉后发作,先出现下肢无力,而后发展至上肢,且从肢体的近端向远端发展,同时伴有肌肉的酸痛,触之僵硬,心跳加快至100 ~110次/min,大汗,腰背痛.此症持续数小时至2天自行缓解如常人,发病时尿液呈桔红色,缓解后尿色变浅.

    作者:闫淑杰;张丽静;王东晓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100例临床观察

    一直以来,基层临床医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主要使用缩宫素和麦角新碱[1],而缩宫素个体敏感差异大,麦角新碱有明显影响血压的副作用,为此,我院2001年6月~2002年6月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向吉萍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改善缺血心肌细胞钙超载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大鼠缺血心肌细胞游离钙、心电图及血清CK-MB的影响.方法以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灌胃,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异丙基肾上腺素(ISP)诱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细胞内游离Ca2+进行了定位、定量检测,并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MB)含量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结果急性缺血组大鼠心肌细胞内Ca2+、血清CK-MB含量及心电图ST段的位移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应用大、小剂量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后心肌细胞内Ca2+含量与急性缺血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血清CK-MB含量、心电图ST段的位移与急性缺血组比较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可显著抑制缺血心肌细胞Ca2+超载,减轻心肌损伤,对缺血心肌组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贵京;苏安英;张建敏;张华云;吴力洪;王庆书;康美玉;瞿峰;门金娥;张向阳;郑海萍;田柯;苗智慧;张北奇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氟哌啶醇肌内注射致低血压休克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男,20岁.因孤僻懒散、自语自笑、言语零乱3年,于2001年1月11日首次住本科治疗.既往健康,有癫痫病家族史.入院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

    作者:崔吉俊;董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解磷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52例疗效观察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多见于农村患者,多就诊于县乡级医院,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急危重病.对我院自1994年1月~2002年11月收治的115例AOPP患者应用解磷注射液(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和传统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昝强;郭新成;蒲燕;杨志伟;段成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复方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颈部血管瘤59例报告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发生于头、颈部的血管瘤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分为毛细血管型、海绵型和蔓状血管瘤,临床治疗比较困难.以往常用冷冻、放疗、激光、硬化剂注射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不理想,且疼痛反应较重.手术切除仅限于范围较小、部位安全的血管瘤.对于范围较大或位于眼、口、鼻等重要部位及血管、神经密集分布区(如腮腺等)的血管瘤,则多受限制.1995年以来,我们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头、面、颈部血管瘤59例,总结如下.

    作者:陈德建;陈红;昌桂英;朱国雄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头痛

    [编者按]作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提供的是一种新型的、个体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其中接诊、问诊、体检、实验室检查、新型检测技术的应用以及人际交往、协调病人-家庭-社会关系,利用双向转诊合理支配医疗资源的能力和技巧需要全科医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在这里,我们精选了一些国外的全科医生案例,介绍给广大读者,希望国外全科医生的服务宗旨和诊疗模式能对大家有所启示.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具体临床工作中,面对的是不同的个体,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所以文中的答案绝不是惟一的,仅以此引导全科医生的诊疗方式和思路,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共同探讨.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会诊情况及转诊条件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血液系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AA的年发病率为7.4/10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但环境保护意识及其措施相对滞后,与苯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有关的AA病例明显增多,此为我国近年来AA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的主要原因[1].如何准确而及时地识别每年逾万名新发AA病例并妥善处置是摆在广大基层全科医生面前一项艰巨任务.

    作者:郑以州;储榆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氯胺酮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麻醉5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25岁.患有精神分裂症,因右手刺伤,拟行清创缝合术,患者躁动、挣扎,无法局部手术.

    作者:徐景川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危重症社区现场急救系列讲座(3)急性左心衰竭--现场急救:药物疗法

    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很多,由于篇幅所限,仅介绍院前急救时常用的药物.1 吗啡

    作者:冯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小婴儿胎传梅毒8例误诊分析

    1998年3月~2003年4月,我院门诊和病房共诊治小婴儿胎传梅毒患儿10例,其中8例于初诊时被误诊(就诊前院外误诊3例),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张文林;赵东菊;席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金纳多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2年12月~2003年9月应用金纳多治疗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洪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核素显像法门体分流率测定的临床应用评价

    门体分流率测定对了解门脉高压患者门体侧支开放程度和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有重要意义.本文用直肠门脉法测定了动物模型、门脉高压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门体分流率,与微机四通道生理测压仪测算的门体分流率加以比较,旨在进一步研究本法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建时;李长锋;牛刚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52岁,于2003年3月25日因咳嗽、咳黄绿色脓痰伴全身不适1周,在家自服阿莫西林效果不佳而来就诊,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给予头孢曲松钠2.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静滴完后无不适,继之以鱼腥草注射液60ml(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20412;生产日期:2002年4月19日;有效期至2004年9月)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治疗.

    作者:汪宗军;陈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高校知识分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关系

    目的探索知识分子群体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关系和流行病学意义.方法对粤西两所高校862名教师进行体检.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抽取年龄、性别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脂肪肝各166例,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的相关性.回顾近5年的体检资料,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相关疾病的因果关系.结果知识分子群体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2.74%,男、女患病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P<0.01).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结论肥胖与高脂血症是知识分子群体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病因;非酒精性脂肪肝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关系密切.有效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可减少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陈光英;陈道海;郑艳平;黄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社区医师对待转诊病人应该注意的问题

    家住南皮的刘女士觉得后背疼,怕是受了风,可拔了火罐儿也不见效.于是,她来到离家不远的乡医院,想请医生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因为社区医生比较了解她的身体状况,没把她的后背疼看得那么简单,根据她的既往病史,医生怀疑她得了心血管病.

    作者:金凤;秦所米;李丽;范文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妊娠时的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好发于20~40岁生育年龄的女性,而且不影响生育功能,所以ITP合并妊娠者较常见.ITP是妊娠前3个月血小板减少常见的原因,占妊娠者的0.1%,占孕期血小板减少者的5.0%.根据ITP的发病机制,患者体内有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PAIgG),此抗体不仅可使患者自身血小板遭到破坏而减少,还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血小板,引起胎儿血小板减少.因此ITP合并妊娠时的治疗必须同时面对两个患者,即母亲和胎儿.

    作者:马明信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