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家庭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力的影响

赵虹光

关键词:家庭干预, 高危新生儿, 智力
摘要:近年来,由于NICU的建立和发展,高危儿存活率明显提高,随之是脑损伤增加,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增高[1].如何改善此类患儿的预后,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目前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对75例高危儿进行了以早期家族干预为主的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家庭干预对高危新生儿智力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NICU的建立和发展,高危儿存活率明显提高,随之是脑损伤增加,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增高[1].如何改善此类患儿的预后,避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目前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对75例高危儿进行了以早期家族干预为主的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虹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抗生素在全科医疗中的合理使用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因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临床任何专科尤其是全科医生必须面临的挑战.本文就相关问题讨论如下.1 了解常用抗生素的药效是合理选用抗生素的基础[1~4]1.1 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不典型β-内酰胺类,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约占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2/3.

    作者:汤泰秦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新疆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状调查

    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从1998年少数医疗机构开始尝试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到2002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全市铺开,经历了从少到多,功能从单一到六位一体,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为了解石河子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布、房屋、功能、设备、人员及工资待遇和筹资及工作开展情况,我们于2003年进行了现状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凤玲;郑琴;刘丽珠;谈卫华;王慧琴;左雅琴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超长心肺复苏成功3例

    1 病例简介患者1,男,40岁,因感冒在卫生站输液时突发抽搐20 min,心跳骤停5 min.于2000-05-19T12- 30向急救中心呼救,约7 min后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赶到事出现场时卫生站医生在为患者作心肺复苏.查患者全身发绀,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

    作者:袁逊;刘远胜;刘小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偏头痛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与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效果与对并发症的耐受程度.方法多中心、奇偶数病例选择治疗方案,A方案应用倍他乐克、氟哌啶醇治疗;B方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共完成180例确诊顽固性偏头痛的治疗,由不了解治疗方案者汇总分析患者资料,确定治疗效果.结果统计资料显示,B组治愈率与A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A组33例、B组82例能够耐受;A组32例、B组2例不能耐受,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21.35,P《0.01).结论 SGB能够显著提高顽固性偏头痛的治愈率,患者对治疗中的并发症也有较好的耐受.

    作者:柯加荣;史计月;尚凤云;张爱民;陈世民;侯小涛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穴位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丹参合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辨证分为5型,用阴阳经相配取穴的方法,根据疾病的虚实,用迎随和徐疾补泻手法,治疗组每日注射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BPR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治疗结束后随访两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PRS和TESS量表于每疗程结束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复发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丹参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少、远期疗效好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适时的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有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

    作者:武翠凤;李敏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低蛋白饮食+复合氨基酸和低蛋白饮食+复方α-酮酸的临床疗效比较

    按照Brenner的理论,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氨基酸是引起残余肾单位超滤的决定性因素.超滤将会损害残余健存肾单位的功能而加剧肾衰的进展.如果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又会引起必需氨基酸的缺乏[1],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选择性的摄入高生物学效价的蛋白质,另一方法是补充必需氨基酸或补充必需氨基酸及酮酸混合制剂(主要为复方α-酮酸,下文均称开同).笔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CRF)应用低蛋白饮食辅以必需氨基酸和低蛋白饮食辅以开同的临床疗效加以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珉丹;迟宝荣;马利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及糖尿病低视力患者的视力康复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异常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全身各系统的并发症,是导致盲目和低视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及低视力的康复训练问题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有重要意义.

    作者:卞小芸;宋秀君;张丽红;颜京霞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我国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循证护理是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护理新观念,是未来护理领域发展的趋势,文章重点论述了循证护理的概念与涵义、循证护理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的发展与应用现状、阻碍我国循证护理实践的因素以及在我国实践循证护理的展望.

    作者:王卫红;蒋冬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18F-FDG SPECT/CT显像对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的意义

    为探讨18F-FDG SPECT/CT显像对肺部病变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我们对87例肺部病变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现报道如下.

    作者:殷小伟;徐龙宝;韦国桢;俞小卫;邓民斌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及血清胃泌素分泌影响,来探讨Hp可能的致病机理.方法对Hp阳性的6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20 mg/d)、甲硝唑(0.8 g/d,分2次服)和阿莫西林(1.0 g/d,分2次服)联合抗Hp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胃泌素及胃泌素基因.结果在GU患者中,Hp根除组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从治疗前的(0.36±0.11)μg/gpro变为治疗后的(0.27±0.09)μg/gpro(P《0.01).在DU患者中,Hp根除组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和胃泌素水平分别从治疗前的(0.42±0.16)μg/gpro和(38.2±11.3) pmol/L变为治疗后的(0.27±0.17)μg/gpro和(30.3±10.6) p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 Hp感染导致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及胃泌素分泌增加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根除Hp可使胃泌素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胃溃疡患者中,胃泌素分泌的调节除与胃泌素基因表达相关外,还受胃酸的负反馈等其他机制的影响.

    作者:王永福;耿立霞;郭春林;杨国安;陈鹏;王宏坤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危重症社区现场急救系列讲座——急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5)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lidocaine)又名塞罗卡因,1943年始用于局部麻醉,20年后开始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由于其作用迅速,安全有效,是院前急救时常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

    作者:冯庚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国内外卫生服务的筹资方式

    郭清教授:发达国家的主要筹资方式是社会保险(国家保险或福利保险)及私人保险,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社会保险的形式覆盖绝大部分居民的卫生服务;中等收入国家采用的主要方式为社会保险、私人保险和自费;低收入国家采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自费、社会保险、社区筹资、私人保险及贷款与资助等方式,如中国、泰国、非洲与东南亚国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采用单一形式筹集卫生经费,也没有任何一种资金筹集方式是十全十美的.

    作者:郭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定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婴儿智力发育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定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正常儿及高危儿智能发育的效果.方法 2002年3~10月在本院妇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参加定期系统化管理的婴儿1812例,其中正常儿1720例,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930例),对照组(790例);高危儿92例中早产儿3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5例,根据原发病不同分为早产儿组和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组,各组再根据有无系统干预分为干预组、非干预组.在干预组根据监测小儿智能发育状况进行干预训练指导.正常儿两组3、6、9、12个月进行智能发育评估及精神发育单项评估;高危儿6、12个月时,对两组小儿进行发育落后情况及智能发育诊断量表测试.结果正常儿3个月、6个月干预组智能发育筛查的可疑率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Ρ《0.01);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单项指标平均月龄较对照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Ρ《0.01);高危早产儿组及HIE组的干预组婴儿的中枢神经协调障碍、言语障碍及脑性瘫痪的发生与未干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Ρ《0.05).两组高危儿智能发育检查:早产儿组及HIE组的干预组在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及言语能方面与未干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Ρ《0.01),而在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方面差别无显著性意义(Ρ》0.05).结论定期系统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促进小儿智能发育,减少或降低智残儿的发生.

    作者:霍江萍;吴茂平;王清图;张延华;武金霞;王福民;陈玖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心理干预对43例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外,并用心理治疗和抗焦虑、抑郁剂,对照组仅常规治疗,疗程2个月,两组在入组前后均给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测评及疗效对比,并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痊愈率为74.4%、总有效率为95.3%,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1年保持治愈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在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维度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身兼治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提高偏头痛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与支付特征

    毛正中教授:我想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与支付特征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毛正中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医疗保险制度与社区卫生筹资

    卢祖洵教授:我想就医疗保险制度与社区卫生筹资谈一些看法.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是相互依存关系.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需要结构合理、管理严密、功能完善的卫生服务系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体现有利于节约卫生费用,降低保险的补偿额度.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主要有:第一,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筹资方式.在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高的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卫生系统的一部分,补偿机制比较完善,人们对医疗保险制度的筹资作用习以为常;在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有待发展和融合的情况下,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二,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项目、价格、药品及财务管理等可以通过健康保险管理条例得到规范.

    作者:卢祖洵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声音嘶哑

    您认为病人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对此病例诊断思路如何?病人的主要症状是声音嘶哑,临床上引起声音嘶哑的原因很多,首先应注意咽、喉、声带等局部病变,包括声带炎症如急慢性喉炎,喉的特殊性炎症如结核、梅毒、霉菌感染等;喉外伤如喉的锐器伤、爆炸伤、挫伤、物理或化学烧伤、气管插管损伤和手术创伤以及发声不当、有害气体引起的声带损伤等;喉的增生性疾病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肉芽肿、声带及喉室囊肿、喉肿瘤;喉肌肉、关节及神经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环杓关节脱位、固定,喉返及喉上神经麻痹;喉异物;喉的先天畸形;临床上易被漏误诊的喉外疾病如甲状腺、纵隔、肺部肿瘤及喉返神经手术损伤;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脑外伤及手术后遗症、脑干病变等,均可导致中枢性声带运动异常而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外伤性食管破裂合并奇静脉破裂一例

    1 病例简介患儿,男,9岁,主因高空坠地胸闷、呼吸困难4 h于1995年5月17日急诊入院.患儿于4 h前从2 m高处坠地,背部先着地后即感胸闷、气促、且逐渐呼吸困难;入院查体:气管右移,右胸饱满,右肺语颤减弱,右肺呼吸音低;X线胸片示右侧大量液气胸.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术,共引出暗红色液体约1000 ml及大量气体,引流液中可见食物残渣;随后做上消化道造影显示造影剂进入右侧胸膜腔;诊断:外伤性食管破裂.全麻下急诊行右开胸术.术中见奇静脉弓中1/3处完全断裂,两断端不整,近心端与周围组织粘连,远心端呈游离状,两断端均已闭合,无活动性出血;奇静脉弓旁纵隔胸膜破裂,其下食管有约长3 cm纵形裂口,黏膜水肿、外翻.结扎奇静脉两断端,修补食管破裂口.术后1个月病儿痊愈出院.随访至今健在.

    作者:吴铁城;杨洪生;李东辉;靳振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心脏临时起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心脏临时起搏在急诊抢救92例心跳骤停病例中的应用,探讨心内膜下与经皮胸壁起搏在心跳骤停抢救中的价值,并与同期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临时起搏与抢救成功率的关系.方法心内膜下临时起搏组:经静脉系统将起搏电极送入心腔内,进行心内膜下起搏,以恢复心跳;经胸壁起搏组:将两电极分别置于胸背部进行起搏,而使心跳恢复;对照组除不进行临时起搏外,其他抢救措施与试验组相同.结果心内膜下临时起搏组在成功起搏率、CRP抢救成功率与另外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其他心肺复苏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临时起搏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但经皮胸壁引起搏成功率不高、副作用较大,不能广泛应用.

    作者:王合金;朱平先;黄战军;谭朝晖;叶欣;李宜富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