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张丽梅;周树芳
阿司匹林(ASA)作为解热镇痛药广泛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发现ASA具有某些新用途,如用于心脑疾病、胆石症及心脏介入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等.由于此类药物多采用简便、易为病人所接受的口服给药方法,因此,服药后导致胃粘膜损伤的机会亦越来越多,现就近几年来有关研究做以下概述.
作者:范传玲;马士娥;马荣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是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引起肝实质弥漫性损害,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性反应,残存的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纤维组织再生形成纤维隔,终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形成假小叶)及血管重建,肝脏变形、缩小、变硬,进一步引起一系列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作者:南月敏;蒋树林;姚希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人人享有卫生健康和全民族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未来10年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在全国建立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本文通过对中外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比较,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就我国全科医学教育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作者:迟宓宓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诊断与抢救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致残率很高,约80%的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此问题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证实早期康复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继发性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绍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肺纤维化与中医肺痿相关[1].近年来,面对肺纤维化发病率和发现率逐渐升高而治疗乏术的窘境,国内外、中西医学者均寄厚望于中医药[2].现就相关文献结合临床体会对其中若干问题再作探讨.
作者:张纾难;陈燕;张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作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用博来霉素联合白细胞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3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义明;张水兰;赵玉民;孙晓萍;邵俊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软化宫颈行钳刮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妊娠11~14周自愿行钳刮术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用米索前列醇200μg于手术前4小时置于阴道后穹窿,对照组30例手术前12小时将8号导尿管置于宫颈.结果两组孕妇宫颈软化程度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孕妇在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手术时间上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行钳刮术是一种方便、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杨红俊;卢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全科医学作为临床二级学科促使医学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科医师将面向社区,以人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对不同性别、年龄、病种的人群提供全方位预防医疗保健服务,肩负起保障社区广大人群身心健康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医疗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优良的职业个性(清晰的全科理念、强烈的人文情感、较强的团队精神、出色的管理能力等).全科医师优良职业个性养成来自于全科医学教育的两个阶段,即学校教育阶段和规范化培训阶段.在学校教育阶段促成全科医师优良职业个性养成,可以为优良职业个性在规范化培训、社区医疗服务阶段的发展巩固奠定良好基础,为更好地从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良好的素质保障.因此,全科医学教育中,在强化提高医疗专业技术同时,培养在校医学生的优良职业个性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以360名医学专科三年级学生为对象,对医学生全科医学学校教育阶段优良职业个性培养方法进行探索.
作者:刘志军;龚晓会;马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从1990年1月起我们从收治的呼吸衰竭(呼衰)病人中筛选出386例行呼吸机治疗,间断应用简易呼吸机净化气道,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蔼丽;李永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心城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的现状.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中心城区居民3016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的需要量.结果居民两周患病率为76.6‰,慢性病患病率为200.4‰.慢性病按病种划分居前5位的是: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糖尿病和慢性胃、肠炎.影响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职业等.结论慢性病是重庆市中心城区主要卫生问题,儿童、老年人应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
作者:唐晓君;戴启常;陆圣玉;练雪梅;沈润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所使用的人工材料对患者心理是否产生影响.方法对69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和31例行传统疝修补术(Bassini法)患者于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3月用SAS和SDS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SAS和SDS评定总分与术后1周和术后3月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的SAS和SDS评定总分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3月时无张力疝修补术组SAS和SDS评定总分与传统疝修补术(Bassini法)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人工材料的植入是导致患者术后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术前、术后给予患者正确的心理指导和心理教育是必要的.
作者:李晓斌;郝红琳;杨大来;张双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30岁.2001年11月25日晚7时与他人一起饮酒后,自觉头昏、恶心,并呕吐胃内容物多次,无发热、腹痛、腹胀等不适.次日中午由社区医师出诊患者家中.体检:P 72次/min,有力、规则,血压100/60mmHg,精神稍差、四肢温暖.心肺(-),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异常包块,未叩出移动性浊音.给予10%葡萄糖液500ml,加入肌苷,VB6、Vc,能量合剂等以及17-复合氨基酸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于晚8时液体输完,排尿一次约400ml.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恶心及呕吐停止,无发热及腹痛.晚9时30分入睡至12时均无异常表现.
作者:刘明友;胡文彬;纪道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烧伤患者以及死亡患者血中sFas和sFasL水平,并与正常者比较.结果 (1)被检者血清sFas和sFasL水平与对照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第2周烧伤组与对照组的sFas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第3周时,sFas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第3周烧伤组与对照组的sFasL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第4周时,sFasL水平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2)患者血清sFasL水平与烧伤面积呈正相关(r=0.221,P<0.01).(3)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sFas和sFasL水平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4)死亡组与对照组的sFasL水平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烧伤后sFas和sFasL水平直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及凋亡的调控,并与烧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感染有关.
作者:陈晓东;吴伯瑜;江琼;王顺宾;陈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高血压病在中国的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高,因其可导致心脏、肾脏、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并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故其治疗的达标率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近年来,在国际高血压循证试验的带动下,我国高血压治疗在靶目标值的控制方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国际、国内常用的6类一线降压药物,均能一定程度控制血压水平,但是否可以有效的保护重要器官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临床试验将从发病机制、降压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器官保护几方面为临床提供一些新的数据.
作者:孙宁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同一病因可发展为不同病理类型的肝硬化,而同一病理类型的肝硬化又可由多种病因演变而成.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常见,北美、西欧则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
作者:姚希贤;南月敏;姚冬梅;张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肝硬化诊断典型患者诊断并不困难,诊断要点如下[1]:(1)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血吸虫病、营养障碍、中毒性肝炎及慢性肠道感染史等.(2)多有肝掌、蜘蛛痣、黄疸等肝功能减退的表现及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腹水等门脉高压征象.(3)肝脏质硬有结节感.
作者:白文元;房红梅;姚希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1,27岁,因停经34周,不规律性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0.5小时,于2001年4月12日早5时急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无贫血貌.产科查体:宫高30cm,腹围91cm,LOA,胎心140次/min,规律,不规律性宫缩.宫口容指,入院后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发现宫底升高,子宫张力增大.
作者:杨慧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截瘫病人由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过重,大多数病人转入家庭护理.但截瘫病人主要的三大并发症:褥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的家庭护理尤为重要,如护理不当可危及生命.现介绍1例截瘫35年患者由于重视了三大并发症的家庭预防及护理,至今未出现褥疮、泌尿系感染、肺炎.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长玲;刘志芳;李华莹;王震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两个社区的全人口结核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对两个社区的常住人口(其中有结核菌素试验禁忌证、外出3个月以上的人及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除外)做结核菌素试验后72小时测量局部反应.结果两个社区全人口自然感染率与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分别为30.2%、5.4%;位于城市、农村的社区全人口结核菌自然感染率分别为40.1%、22.4%,按年龄标化后分别为39.3%、22.7%,两者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分别为2.6%、7.6%,按年龄标化后分别为2.4%、7.9%,两者间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个社区结核菌自然感染严重,两社区面临的结核病防治任务艰巨.
作者:王国杰;徐吉英;邢进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