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京万红软膏的临床运用

陆红研

关键词:京万红软膏, 配制, 临床应用
摘要:2004年至2011年,笔者以京万红软膏加4种西药配制成复方京万红软膏,运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三仁汤异病同治临证验案两则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若病因相同,病机吻合时,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这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内涵之一.异病同治,核心是辨证.

    作者:褚五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证38例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不寐症的疗效.方法 将门诊不寐证患者68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以补养心脾,安神定志.对照组服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刺五加片,以调节植物神经,提高睡眠质量.2组患者均符合心脾两虚之症.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证效果好,起效快,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作者:高国旗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谈功能性便秘的护理干预体会

    便秘为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老年人多见,65岁以上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约为30%,近年来青年人便秘发生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便秘有多种临床分型,其中功能性便秘是指由于生活规律改变、情绪抑郁、饮食因素、排便习惯不良、药物作用等因素所致的便秘[1].笔者就工作当中针对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大黄的临床药理研究

    大黄(Rheum palmatum L.),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1,2].我国有大黄45个品种和2个亚种,但载入<药典>可以药用的只有3种.即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干燥的根和根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黄,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凉血解毒,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可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中药大黄,尤其是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术前排尿训练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100例

    尿潴留是肛门直肠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12%~52%[1].主要表现为患者膀胱高度膨胀,小便排出不畅,重者无法排出.尿潴留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痛苦,加重伤口疼痛以及出血,还可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对疾病的恢复极为不利.因此,积极有效地解除尿潴留,对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患者的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有重要作用.

    作者:毛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浅议中风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日渐增多,严重危害到中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通过对中风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分析,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能更好的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金苹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精神科疑难病例实施护理查房的实践与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精神科护士成长,有效地解决精神科疑难护理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护理部提供专科发展平台,组织主查护士、本病区护士长及患者的责任护士等进行护理查房,一方面提升了主查护士的整体素质及专业影响力,提高了参与查房护士的专业水平,拓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为疑难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指导.护患双收益,达到双赢的效果.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婴儿高压氧舱治疗安全管理的体会

    我院高压氧舱于1996年建舱至今近15年,共开舱治疗几万人次.我们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治疗安全、操舱安全、严格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工作做得认真负责,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并且治疗效果非常满意.下面是我们总结的工作体会.

    作者:许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香连丸汤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3例

    中药香连丸汤剂可促进胃功能和蠕动度,消除胆汁蓄积,保护胃黏膜,使充血水肿,糜烂性炎症消失.方中黄连辛开苦降,木香行气滞,白芍柔肝,生黄芪补气,太子参养阴生津,苡米健脾化湿,茯苓健脾淡渗利湿,鸡内金消食导滞,加上耳压穴疏通经络,提高了胃功能和蠕动度,消除了胆汁在胃内的蓄积,保护了胃黏膜,使充血、水肿、糜烂消失,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高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外国留学生中医诊断教学法研究

    我国与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为外国朋友学习中医、了解中医以及中医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目前世界各国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纷纷有留学生来我国学习中医.但由于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以及民族习惯的不同,其逻辑推理和思维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们都普遍觉得古朴、抽象的中医术语和概念难以理解,中医理论深奥难懂,甚至不可想象.因此用本国学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外国留学生的中医教学,通过多年的中医教学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合于外国留学生思维方式的中医教学模式.

    作者:宋月晗;杨毅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小剂量联合用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5例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9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DNⅢ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常规降血糖、降血脂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凯时)2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每日1次,连续两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多巴胺(2μg/kg/min)静脉滴3h,每日1次,连续两周.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肾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2周治疗后24h尿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均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早期肾病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小青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加牵引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牵引、理疗加西药内服治疗,均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65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愈45例,好转1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8.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新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大黄研究进展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作者:刘仁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复方京万红软膏的临床运用

    2004年至2011年,笔者以京万红软膏加4种西药配制成复方京万红软膏,运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红研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功能性便秘诊疗指南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与粪便排出障碍有关的一组症状.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是指由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便秘,又称特发性便秘,可分为排空迟缓型、功能性出口梗阻型和合并或混合型.肛管内外括约肌功能障碍、直肠平滑肌动力障碍/直肠感觉功能损害等因素都会造成排便梗阻,导致功能性便秘.长期抑郁和焦虑亦可导致功能性便秘.中西医学对便秘的认识基本一致.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鼻饲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导致胃管堵塞1例

    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适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本品为粘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粘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粘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1].其化痰作用较好所以在临床应用较广泛.

    作者:石钰艳;范文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芬太尼类药物抑制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临床报道介绍

    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比较常见的手术,而在临床上阑尾切除术中,医生切皮及切除阑尾时无疼痛,但是牵拉或处理阑尾时病人时病人常有胃部疼痛、呕吐、臌胀,恶心、甚至有出现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等牵拉反应.

    作者:闫广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针刺预防食道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42例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方法 85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 例和对照组43 例,治疗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针刺腹部五穴和足三里,每日1次,每次30min;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第一次排气时间分别为(33.45±10.06)h、(41.26±12.75)h,第一次排便时间分别为(42.63±11.23)h、(49.22±11.71)h,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针刺能明显促进食管癌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管留置时间.

    作者:石海卫;李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经络导平治疗仪结合中医护理治疗颈椎病112例

    目的 总结经络导平治疗在112例颈椎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利用经络导平治疗仪的激导、平衡原理作用于病变经络,正确调整经络导平的强度、频率、时间,治疗中配合人性化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与护理,痊愈41例,占36.6%;显效:57例,占50.9%;有效:12例占10.7%;无效3例,占1.79%.总有效率98.2%.结论 经络导平治疗无针无痛,安全舒适,疗效显著.

    作者:荫晴;蔺红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加强高年资护士继续教育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有文献报道护理管理者选择继续教育的动因时发现60.0%的人为了掌握更多知识和个人价值的实现,37.2%的人是因为学分压力及晋升职称的需要,2.8%的人是因为医院的强制要求[1].

    作者:曹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