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外专家齐聚龙城共商中国眼健康大计

常晓

关键词:
摘要: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国眼健康大会”于近日在山西太原召开.此次大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山西省眼科医院和国际奥比斯(致力子为世界各国盲人和眼疾患者恢复光明的国际性慈善机构)联合举办.以“交流合作共促眼健康发展”为主题的眼健康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荷兰、印度、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地的眼科专家、国内外非政府组织代表和眼科医疗机构代表共400余人齐聚龙城,共商眼健康大计.
人人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110公斤的14岁少年晨跑后瘫痪失语

    晨跑后头晕、昏迷,送到医院已发生瘫痪、失语.医务人员一检查,竟是脑梗塞.江苏省淮安市14岁初中生小军怎么也不会想到,平时的“老年病”脑梗塞竟会与他相约.这天早上6点多,跟往常一样,初中住校的小军跟着同学们一起晨跑.跑完后他就觉得浑身没有力气,头昏,回到教室后就趴在桌子上.老师和同学发现后,赶紧把小军送往医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抑郁症自杀大的元凶

    “我努力过,但终究一切徒劳”.这是美国摇滚乐队“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曾高吼过的歌词,或许也是他结束生命前的无声呐喊.多年来,“林肯公园”可谓载誉无数,他们曾5次获得全美音乐奖,并2次获得格莱美奖,还曾5次获得MTV欧洲音乐大奖.“林肯公园”的歌曲陪伴了很多人的青葱岁月,并在他们无助和迷茫的时候给了勇气和力量.然而,贝宁顿用音乐安慰了很多人,却慰藉不了自己.不久前,41岁的贝宁顿被发现在家中上吊自杀.他的离世不仅是世界乐坛的损失,也让无数音乐爱好者震惊心碎,无限缅怀.

    作者:常晓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谨防掉入美颜“陷阱”

    前几天和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一起出来吃饭,饭后我们一起拍了一张照片,然后我发了朋友圈.朋友看到之后竟然让我删徐,理由是我没有美颜,话里话外说的语气让人听来很难受,现在一张照片不美颜还不能发朋友圈了? ——温先生随着各种美颜相机、美颜软件的普及,修图已经成为每个年轻人的必备技能.有调查显示,在2015名受访者中有73.4%的人拍照后会修图,79.1%的人手机中至少有1个修图软件.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父母会遗传的10种病

    疾病可能与生俱来.据美国“父母”网站报道,亚特兰大医学博士詹尼弗舒指出,有很多常见的健康问题与遗传密切相关,人们应当及时预防.[高血压] 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子女今后患病概率高达45%.建议:有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定期监测血压;减少盐的摄入,多吃富含钾的水果、蔬菜,比如香蕉、核桃仁、菠菜等;控制肥胖;戒烟限酒.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人练冥想睡眠好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55岁以上人群中,半数存在睡眠问题.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发现,因焦虑、神经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原因失眠的人,可通过正念冥想改善睡眠质量.研究者选取了49名睡眠质量不佳的老年人,其中一些人每周花两个小时学习各种正念冥想练习,包括有意识地坐卧、吃饭和运动等.6周后,研究者测试了他们的睡眠质量,结果发现,练习正念冥想的老年人睡眠显著好于另一组老人,而且他们在抑郁、失眠症状和疲劳感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

    作者:霍思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冷冻人,一个关于复活的梦想

    中国首例“冷冻人”谈到“冷冻人”,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将它与科幻联系在一起.早在1931年,美国《奇异》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冷冻人体再生的科幻小说:一个叫作詹姆斯的人,死后遗体被发射到太空里,在低温和真空条件下,遗体被一直保存了下来.几百万年后,某个外星机械文明发现了这具遗体,他们把詹姆斯的头颅复活后移植到了一个机械人身上,从此詹姆斯获得了长生不老之身.后来许多科幻小说和电影中也出现过这样的桥段.

    作者:常晓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养生六字诀保长寿

    “顺”:养生跟着季节走四季的养生要符合生、长、收、藏的特点.春天万物生发,要养肝、养阳;夏天是生长时节、主养心,晚睡早起,少发怒,该出汗就得出汗;仲夏季节又热又湿,要注意养脾、化湿;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冬天讲究养藏、养肾、养阴,要多晒太阳,早睡晚起.

    作者:邢慧慧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对中老年人和部分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的一种疾病.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很多种,那么,如果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该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式呢?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必须手术呢?是选择微创手术还是开放手术呢?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患者和家属的难题.

    作者:许国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阴部长小肉粒怎么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会觉得自己阴部很痒,检查发现小阴唇内侧长很多小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应该怎么办呢?让我来跟大家聊一聊.第一:如果您这疙瘩外形呈丘疹状、乳头状、鸡冠状或菜花状,表面湿润柔软或粗糙,易出血,那就可能是尖锐湿疣,主要是经性生活感染所致.有时候时不时也发痒,但千万不要去抓.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老年人有脂肪肝该怎么办

    赵大爷今年76岁,上周去医院体检发现自己得了脂肪肝.看着手里的检查报告单赵大爷很是担心,自己得了脂肪肝,那么接下来就是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死了吧.赵大爷赶紧找到医生,医生告诉赵大爷,一般来说脂肪肝是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多可恢复正常.

    作者:付万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智能细胞]

    当谈及对抗顽固性疾病以及很多遗传病如淋巴瘤、白血病、关节炎等,自体细胞疗法一直都是医疗界为关注的解决方案.然而,尽管理论上细胞疗法的功效和功能性都显而易见,但关键是复杂的操作问题还有待攻克.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和物理科学方面的创新开始有助于解决这些关键问题.

    作者:常晓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热水养生方

    国人的热水情愿喝热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公元前5世纪,《黄帝内经》就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冬日则饮汤”的表述,《说文解字》说“汤,热火也”,这里的“汤”说的就是热水.随后,热水演变出许多“花样”,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茶饮.汉代典籍中有很多“烹茶”的字眼,饮茶必烹,烧开水不可或缺.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论经典方剂的火热——访广誉远特邀专家侯振民

    中医历代治病讲究“效简廉便”,意思就是用药要有效,花钱少,还要方便病人.能做到这样的只能是经典的方剂,而“医圣”张仲景的方子大部分不超过几味药,而且成为经典的方剂流传至今.说起张仲景的经典方剂来历,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在流行病传染严重的时候,张仲景的家族里因传染病而死亡了两百多人.由于当时缺医少药,因此他痛下决心学习中医.

    作者:贾甜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和您聊聊炎症性肠病

    36岁的赵女士,近日发现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五六次,偶尔有少量血,便来医院就诊.经肠镜检查后,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据消化科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有不断攀升的趋势,已逐渐成为消化科的慢性病、常见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付万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解决宝宝口水多的小妙招

    婴儿口腔浅,不会调节口腔内过多的液体,因而就会发生流口水现象.如果宝宝经常流口水,不仪给家长们带来不少的麻烦,也会影响宝宝的形象.那么宝宝口水多该怎么应对呢?为火家介绍6个小妙招.宝宝口水多怎么应对1.戴围嘴 为防止唾液把颈前、胸上部衣服弄湿,可以给宝宝挂个全棉的小围嘴,柔软、略厚、吸水性较强的布料是围嘴的首选.围嘴应经常保持整洁和干燥,这样宝宝才会感到舒服,乐于使用.

    作者:曹旭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酒界泰斗秦含章夫妇的“百岁长寿经”

    丈夫,秦含章,生于1908年,109岁,现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名誉会长.作为我国食品科技和工业发酵、酿造技术的拓荒者,业界称其为“酒界泰斗”.他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工作,所著《新编酒经》被业界誉为“研究中国酒文化第一人”.妻子,索颖,生于1922年,95岁,著名营养学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北京营养师学会副主委,现任主任营养师兼法中食品美食协会理事、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高血压重男轻女吗

    前几天和在药店工作的朋友聊天,她说:“据我们的观察,来药店购买降压药物的男性居多,但是我们没有做过具体的统计.”然后,她问我是不是高血压患者真的男性多于女性呢?《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到的大家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有7项:遗传、高盐饮食、肥胖、抽烟、喝酒、缺少运动、精神压力.

    作者:刘春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秋季腹泻高发分清类型很重要

    随着天气慢慢的转凉,昼夜温差开始变大,但有不少人仍热衷于吃冷饮、喝凉饮料,甚至贪吃冰镇西瓜.因此,每年这个时期,医院急诊中腹泻的患者会明显增多.腹泻,俗称“拉肚子”,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伴随着粪便性状的改变,如变为糊状或水样,甚至带有黏液、脓液和血.另外,腹泻还常伴有呕吐、肚子疼等症状,但每个人会因为感染的病原体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治疗方法也不一定相同.

    作者:王晓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哪些因素会影响生育力

    不少已经生过一胎的妈妈认为,只要自己没有绝经,生孩子应该没问题.对此,我的认为是生活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破坏妈妈们的生育力,即使是已经有过生育史的女性,也不一定就能怀上第二胎.这些因素包括:[年龄]25~28岁女性的卵子质量相对较高,激素分泌水平处于稳定时期,因此是佳生育期.

    作者:苏竞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食物中的药效相对有限

    微友:服用天然激素,比如存在于花粉、植物种子中的,对人体有什么潜在的危害?会致肿瘤吗?既然这些物质功效显著,为何不临床推广惠及更多患者?连线医生——本刊编辑刘国界黄豆中的天然激素是大豆异黄酮,它确实有类似雌激素的效果,但是含量非常有限,如果普通吃黄豆是不可能产生危害的,更不可能致癌.如果把食物作为原料加工提取就另当别论了,很可能一勺提取物是从一车食物中提取的,这个时候就要把它当药对待了.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人人健康杂志

人人健康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