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

马连柱

关键词: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收集2011-01-08我院使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6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在使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64例患者当中成功54例,失败病亡10例,效果良好.结论 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效果良好,在手术过程中伤口较小,血肿清除完整且止血恢复速度快捷,适合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过程中使用,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9例,入院第2天测定hs-CRP,按hs-CRP水平分为低hs-CRP组(hs-CRP≤3 mg/L)及高hs-CRP组(hs-CRP>3 mg/L),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hs-CRP水平的因素;入选患者进行90 d随访,比较2组患者90 d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6分为恢复不良),分析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 共266例患者完成随访,hs-CRP中位数3.15 mg/L(1.12~8.89 mg/L).高hs-CRP组(138例)年龄较大(P<0.001),糖尿病发病率较高(P=0.001),房颤发病率较高(P=0.004),入院时脑梗死较严重(P=0.003);高龄、合并糖尿病及房颤、入院时脑梗死严重程度与hs-CRP水平高独立相关(P均<0.05);高hs-CRP组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比例高于低hs-CRP组(P<0.001);hs-CRP升高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独立相关(OR 1.213,P=0.001,Logistic分析).结论 高龄、糖尿病史、房颤病史、脑梗死严重程度重可能是hs-CR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hs-CRP升高可能是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立志;邓宇平;李博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占脑卒中患者的30%以上.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患者发病6 h后出现局部脑神经缺损症状,且症状会逐渐加重进而转变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现将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60例分析如下.

    作者:郜红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10-2011-10我院诊治20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对其实施侧块钢板内固定术,并辅以中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血管损伤和神经系统的再次损伤;术后也未出现长期卧床引发的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均治愈出院.术后半年,复查正位、侧位和过屈、过伸侧位等颈椎X线,所有患者骨性融合良好.结论 采用侧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操作简便,力学强度相对较好,适应证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成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缺血性脑卒中康复锻炼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院诊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常规处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每组各40例,对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都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44.68±11.84)相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64.24±12.14)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肌力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肌力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的上、下肢肌力>Ⅱ级(47.5%和45.0%)相比,观察组上、下肢肌力>Ⅱ级所占比例(82.5%和85.0%)明显升高(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给予康复功能锻炼可明显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FD法检测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采用离子捕获法测定患者叶酸(Fol)、维生素B12(VitB12)等指标,与40名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和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ol及Vit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血症与脑梗死相关,相对危险度OR为8.921(95% CI 2.16~30.32),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血Fol、VitB12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顾亚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09-2010-07于我院急诊科、心血管外科、脑外科、神经外科就诊并被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创伤性脑损伤患者32例,入选患者按奇、偶数分为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治疗组采用DSA脑血管介入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的脱水、降颅压和血管扩张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平衡能力、语言能力和肌张力、运动性的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81.2%,对照组有效率3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学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

    我国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生活压力明显增加,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和发病年轻化趋势[1].目前,手术是惟一能够根治乳腺癌的方法,传统的改良根治术在完全切除肿瘤病灶的同时也明显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乳房的外观美感,这与注重生活质量和手术切除效果并重的乳腺癌治疗原则不相符[2].因此,近年来,广大学者一直致力于在完整切除乳腺肿瘤病灶的同时,尽量减少手术范围和切除组织,以保证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世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应用艾森量表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复发事件的研究

    目的 观察艾森量表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复发事件严重程度的准确性.方法 分析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照艾森量表给予评分,1 a后随访到368例,按照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将2组各个危险因素进行比较,根据结果评价艾森量表预测卒中的准确性.结果 构建ROC曲线,求得AUC值为0.638(95% CI 0.580~0.696);结合ROC曲线的横、纵坐标可知:若使敏感度、特异度均>0.50,以取2.5分为佳,因此对于本研究来讲可以采用≥3分作为脑卒中复发的判断标准;2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既往TIA和缺血性脑卒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森量表评分可以用于预测脑卒中复发.

    作者:苏建;裘丽红;张保华;张津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舱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高压氧舱康复治疗护理中的意义.方法 在HBO治疗每个环节给予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多元化的护理关怀,营造安全、舒心的诊疗环境.结果 人文关怀的实施满足老年性脑梗病人患病后的需求,病人能轻松愉快地接受治疗.结论 人文关怀在高压氧舱治疗老年性脑梗死患者康复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小然;楚金亭;邢利娟;张华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Lokohelp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作用

    目前脑卒中是常见病,已经成为第3位的死亡原因,同时也是主要的致残率,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150万,其中75%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和劳动能力的丧失,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存质量,同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并且脑卒中发病的年龄趋向年轻化,因此卒中患者康复问题日显突出.

    作者:王彦超;李月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亚综合征性抑郁30例认知功能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亚综合征性抑郁(subsyndromal sympdomalic depression,SSD)认知功能状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30例符合SSD诊断标准的初诊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初次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编制的临床记忆量表甲套测验、中国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2组患者治疗前进行测试比较,治疗用药均为氟西汀,观察期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再进行SDS测评.结果 SDS测试结果:2组治疗前均存在抑郁症状,对照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记忆量表测试结果:除指向记忆、人像特点联想回忆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2组均存在记忆障碍,而对照组记忆障碍程度较严重.WAIS-RC测试结果:2组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测验除领悟、数字广度、图片排列、图形拼揍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均存在智力障碍,而对照组程度较严重.结论 SSD与抑郁症同样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缺损,但抑郁症认知损害程度及范围较SSD明显,认为SSD与抑郁症具有共同的特殊生物学基础.SSD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临床亚型,常规抗抑郁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秦龙圣;沈均;陶荣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CPN)是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针对某一疾病制定的具有时间性、程序性、规范性护理计划,使诊疗、护理有序进行,减少遗漏项目,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办法.我科于2010-03-2011-07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由我科自行设计并符合我科具体情况的临床护理路径,探索一条适宜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日康复的管理办法,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霞;薛芬;甘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性格特征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 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CCMD-3)的诊断标准将100例青少年分为病例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每一位青少年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的测查.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中青少年EPQ问卷中各维度值均有差异,精神质(P):Z1=-3.38,P<0.01;内外向(E):Z2=-2.78,P<0.01;神经质(N):Z3=-4.79,P<0.01.结论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存在一定的性格基础.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注射液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共50例,进行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穴位针灸治疗,30 μg/次肌内注射,1次/d,10 d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可酌情增加疗程.结果 治疗后各种症状均有明显提高,上睑下垂恢复正常,眼位由外斜到正位,视力明显改善.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联合穴位针灸治疗动眼神经病变有明显效果.

    作者:林玉华;王金生;代海燕;孙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分析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增多,使得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率增加,已经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占全部脑卒中的21%~48%,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达30%~50%.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病情重、发病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特点,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措施.为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我们对其预后因素进行总结,现汇报如下.

    作者:田登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 我院诊治的6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抗血小板聚集、扩容等常规治疗后,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好组和预后差组.记录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温、血糖、NIHSS评分、头颅MRI影像学改变、医源性原因、脑动脉狭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等因素,使用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显著性相关因素为体温、血糖、NIHSS评分、脑动脉狭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头颅MRI影像学改变(P<0.05).结论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与体温、血糖、NIHSS评分、脑动脉狭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和头颅MRI影像学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杨正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6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且至少服用过2种以上类型不同的抗强迫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舍曲林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同时治疗12周.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心理状态及症状严重程度,采用Y-BOCS量表减分率标准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疗效比较:治疗12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χ2=4.2,P<0.05,提示舍曲林联合利培酮疗效优于单用舍曲林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量表评分比较显示:实验组在2周末Y-BOCS、HA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4周末、8周末、12周末Y-BOCS、HAMA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2组治疗前后自身评分比较看,除对照组在2周末与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比较显示:2组乏力困倦、焦虑、恶心、心动过速、便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比较显示:在治疗第2、4、8、12周末,2组TES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与舍曲林单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比较,疗效更好、起效更快.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利培酮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同单用舍曲林治疗不良反应相当,均有较好依从性.

    作者:刘俊德;李峥;李幼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干扰素-α抗体的检测意义

    目的 研究重症肌无力(MG) 患者外周血中干扰素α抗体(IFN-αAb)的含量,并探讨其与MG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MG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NC)及20例非MG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OND)血清中IFN-αAb.结果 发现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MGT)血清中IFN-αAb阳性率为75%,明显高于不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NTMG,11.5%)及对照组(P<0.05);晚发型MG者IFN-αAb阳性率为29.41%,明显高于早发型MG患者 7.69%(P<0.05).结论 伴胸腺瘤的MG患者及晚发型MG患者外周血中IFN-αAb表达增高.

    作者:董礼全;徐东;张勇;鞠晓华;丛燕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单纯应用依达拉奉静滴,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抗凝、阿托伐他汀降脂、血栓通改善循环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7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7例,总有效率87.1%;对照组基本治愈3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6例,总有效率58.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寇幸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塞通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血塞通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10-2010-10我院就诊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对伴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患者给予降压、降糖及降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滴血塞通治疗7~14 d,分春、冬两季进行.结果 经过4 a的治疗、观察和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相比,第1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滴血塞通预防脑梗死复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