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云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05-2009-05收治的3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其进行规范化护理并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32例重度子痫患者经精心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效果满意.结论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子痫的发生,适时终止妊娠,规范的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是降低孕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周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应用奥沙利铂化疗患者所致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相关因素,寻找实证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措施.方法 根据64例患者产生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收集相关研究证据,制订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级反应16例,2级反应12例,3级反应4例,4级反应1例,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51.5%.结论 循证护理方法能有效减少患者应用奥沙利铂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汪丹丹;周爱勤;杨景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原军人睡眠障碍与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我地区某营男性官兵共428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军人的睡眠质量总分为7.02±2.12,各成分评分高低不等.说明军人的睡眠质量较差,经过睡眠质量评分,发现所有的项目均与睡眠障碍相关,吸烟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其余项目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其多元回归结果可见:年龄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在岗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差;工作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工作越不满意睡眠质量越差.结论 军人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很多,只有努力克服这些影响,才能尽快的适应高原气候.
作者:马舒;刘诗翔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ERK通路对缺氧/复氧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TNF-α分泌的影响,从而探讨ERK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改变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参照McCarthy方法星形胶质细胞(AC)原代培养,传至第3代,细胞自然纯化.将AC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阻滞剂组(H/R+M组).每组设缺氧4 h、缺氧8 h、复氧6 h、12 h、24 h、48 h 6个时间点,建立AC缺氧/复氧模型.Western-blot法半定量分析T-ERK,P-ERK的表达情况,TNF-α 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凋亡情况.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Western-blot:缺氧组较正常组相比ERK表达明显升高(P<0.05),阻滞剂组较无阻滞剂组p-ERK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2)TNF-α ELISA:缺氧后TNF逐渐升高,复氧48 h时达高峰(P<0.05),加入ERK阻滞剂后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后存在ERK通路的激活,ERK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损伤后反应中发挥生物学作用与TNF-α有关.
作者:窦长新;龚晨;李海亮;董瑞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若子在妊娠未终止以前不能及时诊断和有效控制,脑出血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极易造成母婴死亡.2005-12-2011-12,我院共接收孕产妇3 428例,妊高症282例,占孕产妇总数的8.23%,其中7例重度妊高症患者并发脑血管疾病,报道如下.
作者:胡秋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丹红注射剂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10-2010-11来我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合并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并采用维脑路通静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剂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基本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0%.观察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经χ2检验,2组疗效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丹红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疗效比较确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寇幸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性脑梗死(ACI)即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急性脑缺血和组织坏死.临床上以起病急和四高(即发病年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目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老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亦逐年上升.我院2011-10-2012-02共收治36例发病时间在3.5 h内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或rt-PA动脉溶栓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溶栓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艳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先后顺序分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硬膜外阻滞,治疗组100例给予腰-硬联合阻滞,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0.0%,治愈率50.0%;对照组有效率100.0%,治愈率80.0%.2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安全,腰-硬联合阻滞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效果更好,但技术要求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选择.
作者:邢长胜;赵三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黑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1.5 T双梯度磁共振扫描仪,对29例帕金森病患者(早期11例,晚期18例)和16例健康志愿者行颅脑MRI和黑质1H-MRS检查,观察NAA、Cr、Cho浓度和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分别对帕金森病患者左侧、右侧与正常健康组黑质的NAA/(Cho±Cr)、NAA/Cr和NAA/Cho值进行t检验,分析两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早、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和健康组左、右侧黑质的NAA/(Cho±Cr)值分别为0.63±0.10、0.51±0.10、0.79±0.07、0.64±0.11、0.50±0.12、0.80±0.06,帕金森病组患侧与正常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NAA/(Cho±Cr)值来对早、晚期帕金森病进行分期,灵敏度曲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在0.59时,灵敏度高.结论 1H-MRS不仅能对早、晚期帕金森病进行分期,而且能对帕金森病进行定侧.
作者:徐裕海;李伟;黄常青;谭家航;龙晚生;罗学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我院2003-01-2007-03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分别采用银杏达莫与维脑路通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进行观察,评价银杏达莫临床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成锋;阮成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2010-01-2011-10我科收治恢复期脑梗死患者11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神经营养、活血化瘀、脱水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能促进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郑书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2例自发性脑室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总结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行CT检查示原发性脑室出血10例,继发性脑室出血22例;其中脑叶出血破入脑室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0例.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80~120 mL 5例,30~50 mL 15例,51~80 mL 12例.治疗后2周,GCS提高1~3分18例,GCS提高3~6分6例,植物生存1例,其余7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术前脑疝、呼吸衰竭5例,并发肺部感染4例,肾衰竭、消化道出血各1例.对25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ADL1、ADL2 10例,ADL3 8例,ADL4 4例,ADL5 3例.结论 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效果良好,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家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损伤病理,比较补肾活血与益气活血方药防治机制,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 2血管(CCA)阻断,制作老龄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具有补肾益元、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益元活血丹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老龄大鼠白介素-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 (1)与老龄假手术组比较,老龄模型组血清IL-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及脑组织IGF水平降低(P<0.01,P<0.05);(2)与老龄模型组对照,各灌药组血清IL-1水平降低(P<0.05);益气活血组血清和益元活血组脑组织IGF水平升高较老龄模型组显著(P<0.01,P<0.05).结论 老龄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1)血清IL-1水平升高,加重脑组织缺血损伤;(2)血清和脑组织IGF水平降低,减弱对脑组织保护作用.补肾活血和益气活血方药对急性脑缺血防护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是:(1)抑制IL-1介导的脑组织损害作用;(2)提高IGF水平,保护脑组织.两方药均降低脑缺血损伤血清IL-1水平而起保护作用,但作用机制有所侧重:益气活血方药和益元活血方药均可提高血清IGF水平,但益元活血方药作用较明显.
作者:周清安;李建生;王至婉;李小黎;侯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垂体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2%.近几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神经导航系统将显微外科技术、立体定向技术、红外信号追踪和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应用于临床神经外科,实现了定位准确、微创、切除肿瘤彻底、并发症少、恢复快、愈后好等优点.2009-02-2011-03本院使用神经导航系统切除垂体瘤34例,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急性起病的椎管内非血管源性占位性病变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呈急性起病的椎管内非血管源性占位性病变的病程、治疗方式、病理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病程均小于2周,进展迅速,均进行显微手术切除病灶并经病理确诊.根据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证实,其中髓内星形细胞瘤误诊吉兰-巴雷综合征4例,肠源性囊肿误诊为室管膜瘤1例.结论 对于急性起病的椎管内非血管源性占位性病变的术前诊断也要考虑不同性质的可能.
作者:曾文胜;曾鹏;吴贵平;沙龙金;王广斌;钟俊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将2010-05-2011-09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奥拉西坦,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幅度.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NIHS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问题,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规治疗药物之一.
作者:郭新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特殊的颅脑损伤,救治困难,病死率极高,至今仍在50%~70%[1].本文收集我院与河南电力医院56例该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33例,女22例;年龄3~79岁,平均29.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2例,摔伤11例,坠落伤8例,打击伤3例,其他伤2例.
作者:孔令常;邢东风;苏玉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三种方法,对13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64例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9.56%、3.68%、7.8%(P<0.01).结论 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常规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崔中锋;史继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老年人高发,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肢体偏瘫.头颅CT检查可以确诊,首选治疗方法为钻孔引流术,保守治疗基本无效.2000-07-2011-07我院收治硬膜下血肿患者21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小华;徐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冠心宁注射液配合整脊疗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给予冠心宁注射液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颈椎整脊疗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椎整脊手法配合西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吴玉彬;夏俊博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