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刘东梅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 互动交流
摘要:根据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以及网络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方向以及相应采取的措施,重点强调了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进行管理及教学,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胎膜早破病人的诊断及处理

    1病因创伤,宫颈内口松弛,妊娠后期性交机械性刺激或引起胎膜炎;下生殖道感染;可由细菌、病毒、弓形虫或沙眼衣原体等引起;羊膜腔内压力升高(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未能很好的衔接(如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胎膜发育不良致菲薄脆弱等.也有人报道孕妇缺乏微量元素锌、铜可引起胎膜早破,铜缺乏干扰胶原纤维和弹性蛋白的成熟过程而致胎膜早破.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胰岛素与中医中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单纯用胰岛素与胰岛素配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临床观察对比,同时主要探讨中医药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优势.方法 将518例患者分为单纯胰岛素治疗组和胰岛素加中药治疗组,两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518例中单纯胰岛素治疗组显效率46%,合中药组显效率73.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结论 胰岛素配合中药治疗糖尿病疗效可靠,作用持久,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易被患者接受,具有显著社会效益.

    作者:陈云国;陈斌;陈斌国;何建成;刘金殿;祁红萍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前列腺炎症与增生患者PSA值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前列腺炎症对前列腺增生患者PSA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行TURP的患者280例,术前均行前列腺体积测定、INS评分及血PSA测定,术后将前列腺标本行病理检查,分出单纯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对比.结果 ①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液中TPS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患者的IN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可导致患者前列腺体积增大、排尿梗阻症状加重、血清中PSA升高.

    作者:孙荣生;李祖广;郑兰凤;黄斌;侯万里;周修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乙肝的传染途径及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并分析了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期间收治的324例乙肝患者资料.结果 父母均可以传染给予女,且感染者以有外出就餐、注射、口腔就医历史者为多.结论 应加强对乙肝的预防及进行有效的护理.

    作者:王定雯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医古文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思考与设计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也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课程.医古文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当前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有所脱节,教学内容和方法远远落后于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医古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医古文课程的改革,交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过去只讲不练,局限于课本的滞后状况.使医古文课程成为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古医籍能力,扩展和丰富古代文化知识的一门精品课程.

    作者:周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TIMP-1水平在IgA肾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的IgA肾病患者和由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展至肾衰竭的患者血清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分组,并设立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组和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观察各组间TIMP-1水平的表达情况,数据用(x±s)表示,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肾衰竭组、IgA肾病重度病理改变组及中度病理改变组血清中TIM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肾衰竭组和IgA肾病重度病理改变组血清中TIMP-1水平又较中度病理改变组显著增高(P均<0.01),而IgA肾病轻度病理改变组患者血清中TIMP-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IMP-1在肾衰竭组、IgA肾病重度病理改变组及中度病理改变组血清中水平明显增高,提示TIMP-1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的增加以及肾脏的纤维化密切相关,它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过程而导致ECM积聚,从而导致基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

    作者:张晓速;王颖;常玲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婴幼儿泪囊炎的治疗

    目的 探讨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的方法.方法 对571例(640眼)接受泪道探通术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随访6~8个月.结果 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治疗次数越少.结论 应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简便,损伤少,疗效好.

    作者:华成如;刘萍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19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尿蛋白电泳分析

    目的 了解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蛋白尿成分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将19例确诊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行右侧肾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并留尿行尿电白电泳分析.同时将21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无蛋白尿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9例伴蛋白尿者,肾脏病理异常13例占68.4%,其中IgA-肾病9例、系膜增殖性肾炎4例.尿蛋白电泳:病理异常组蛋白<33kD/70kD、160kD/70kD、>160kD/70kD比值均较病理正常及对照组高;病理正常组<33kD/70kD、160kD/70kD比值均较对照组为高,>160kD/70kD比值无表达;对照组<33kD/70kD同样有表达.结论 左肾静脉压追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有68.2%合并肾脏病理改变;肾脏病理异常和正常者均存在小球小管损伤,但病理异常者较正常者为重;无蛋白尿肾脏病理无异常的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同样存在肾小管的损伤;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大分子量蛋白尿的存在可作为鉴别是否合并肾脏病的一个指标.

    作者:张晓速;王颖;武文斌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15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乙肝患者的治疗,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乙肝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0.7%.结论 阿德福韦酯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鹿成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益气安喘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为建立益气安喘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气安喘丸中的三七、当归、川芎进行了定性分析鉴别.结果 分别鉴别出益气安喘丸中的三七、当归、川芎.结论 实验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为建立益气安喘丸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陈颢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MD),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临床上出生时正常,生后6~12h或延迟至24~48h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表现呼吸急促(>60 min/次)、发绀、鼻翼扇动、吸气性三凹征明显的呼气呻吟.

    作者:曹维炜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胎心监护对脐带异常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研究胎心监护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高了可靠的依据.孕产妇入院时常规行胎心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489例有脐带异常的胎心监护图形,监护时间20~40min.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 489例脐带异常的胎心监护图中有355例监护图出现变异减速.结论 脐带异常与胎心监护中出现变异减速关系密切,胎心监护是目前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诊断早期胎儿宫内窘迫的有利依据.

    作者:陈淑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我院孕产科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孕产妇妊娠中晚期血常规检测,及时纠正与处理各种不良因素,防止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减少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和病残率的发生.方法 我院对孕妇进行血常规的检测,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孕妇的血常规发生很大的变化,除了血小板以外,其它3项都降低.结论 孕妇应定期进行检查,并注意饮食与铁剂补充.

    作者:王甫;李凤;方庭毅;何琴;宾昌锦;卢万斌;熊英;夏亦贵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护理体会

    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足跖趾关节极度疼痛,局部红肿,触痛显著,同时伴发热、多汗、头痛、心悸等症状、呈间歇发作,多次发作后关节变形,僵直,皮肤溃破、流脓.常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在临床中,我们观察在其急性期给与必要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复发,缩短疗程.

    作者:郑竹玲;张文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抢救26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

    当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而碳氧血红蛋白不能带氧,从而造成人体缺氧.病人可出现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6人,经我们抢救和护理,全部脱离危险,现将抢救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行为干预对改善老年慢性前列腺疾病的影响

    目的 对老年慢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行为干预,改善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180名已有夜间尿频症状的离休干部进行行为干预.结果 能帮助患者获取相关知识,延缓病情发展,改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朴顺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1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糖尿病临床分析

    本文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7例,占同期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人的4.2%.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因.可与乙肝病毒侵犯胰腺并在此复制、影响氨基酸与葡萄糖代谢,以及大量长期摄葡萄糖致胰岛B细胞功能衰弱与减退有关.

    作者:张忠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辨治眩晕症验案5则

    临床中经常遇到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证候的一类疾病,医学上统称为眩晕症.其轻者眩晕闭目自止,休息即愈,重者如坐车舟,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汗出,站立不稳,甚至晕厥、昏迷等.在<黄帝内经>中称为头眩、目眩、掉眩、眩冒、眩晕.本症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梅尼埃综合征、贫血、低血压以及某些脑部疾患等均属此范畴.证之临床,将其分为五个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作者:李延文;鲍月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33例

    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是指乙肝病毒直接或间接诱发的肾小球肾炎,并经血清免疫学及肾活检免疫荧光所证实,并除外肝、肾两种疾病无关同时存在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病因引起肝肾病变的一种疾病.HBV相关性肾炎至今无特效药物,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多数无效,而上述药物应用可延迟中和抗体产生,并促进HBV复制,加重病情,故应用此类药必须慎重,只有肾病病情需要,且血清HBV复制指标阴性时才宜应用,且需密切监测HBV复制指标及肝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充分发挥了中医之特长,提高了治疗效果.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其治愈率将会明显提高.

    作者:孟宪刚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酞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酸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的存在状况,以便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自临床分离的95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TEM,SHV,OXA,PER,GES,IMP,VIM,DHA和OprD2)结果 9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了7种耐药基因,其中25%菌株检测到两种耐药基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酞胺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是由多种耐药基因决定的.提示该菌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

    作者:乔立冬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