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尿蛋白电泳分析

张晓速;王颖;武文斌

关键词: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肾脏病理, 尿蛋白电泳
摘要:目的 了解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蛋白尿成分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将19例确诊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行右侧肾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并留尿行尿电白电泳分析.同时将21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无蛋白尿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19例伴蛋白尿者,肾脏病理异常13例占68.4%,其中IgA-肾病9例、系膜增殖性肾炎4例.尿蛋白电泳:病理异常组蛋白<33kD/70kD、160kD/70kD、>160kD/70kD比值均较病理正常及对照组高;病理正常组<33kD/70kD、160kD/70kD比值均较对照组为高,>160kD/70kD比值无表达;对照组<33kD/70kD同样有表达.结论 左肾静脉压追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有68.2%合并肾脏病理改变;肾脏病理异常和正常者均存在小球小管损伤,但病理异常者较正常者为重;无蛋白尿肾脏病理无异常的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同样存在肾小管的损伤;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蛋白尿患者大分子量蛋白尿的存在可作为鉴别是否合并肾脏病的一个指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

    目的 观察中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疾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穴位贴敷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燕;郑连雪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输血安全管理的关键点控制

    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生命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输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因此,加强输血安全管理,保障输血安全已成为输血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者:孙健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鞘,将导管鞘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注入PVA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肌瘤血供.结果 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所有病例随访3~36个月.月经过多得到纠正,子宫肿块伴随症状得到缓解,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微创,既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又能保留子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尚远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带教体会

    深静脉置管术因其快速补液扩容,中心静脉压监测、肠外营养、建立长期静脉通道、输注化疗药物等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现已在国内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手术室、麻醉科、急诊等科室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实际置管操作有一定难度与风险,临床讲授较为困难,带教老师担心学生出差错,初学者动手机会较少,大部分实习生及进修医生都反映很难掌握其要领.

    作者:赵锋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医证治乳腺增生病38例体会

    乳腺增生病是常见的乳腺疾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乳腺增生病是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症,并每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轻重变化,多在月经来临前加重,它是一种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乳腺增生病归属中医乳癖的范畴,多由情志内伤、冲任失调、痰瘀凝结而成.

    作者:王袁元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外界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分析

    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日益增加,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一种心身疾病.然而,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的疾患,很多外界因素可增加患得冠心病的机会,这些危险因素就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以用该疾病的外在因素影响,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如何控制和预防这些外界因素的发生,解除患者心理压力、调节行为方式、改善生活习惯对冠心病预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作者:朱玉艳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应用护理程序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属病理性眼压增高,并伴有视功能障碍的致盲性眼病,为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我科对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病人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武婕;张丽珍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闭合性脾损伤121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2004~2009年共收治闭合性脾脏损伤121例,现就其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1例,男性81例,女性40例;年龄17~60岁,高发年龄为25~45岁,其中合并肋骨骨折36例,血气胸14例,肾损伤8例,肝破裂7例.15例行非手术疗法,10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全脾切除86例(脾切除脾大网膜移植3例),脾修补20例.

    作者:吴向昕;孙跃强;张金波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3899例铁路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铁路职工健康状况,分析原因,提高铁路职工自我保健意识.方法 对3899例铁路职工2009年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脂肪肝、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血糖异常、超重肥胖等慢性病阳性检出率为41.19 %、43.63%、30.93%、36.60%、18.88%、49.16%.结论 几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率高,铁路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早进行健康干预.

    作者:张淑芬;邬玉芝;国桂云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国医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之经验浅谈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临床有轻型、重型、爆发型,后两型较少见.

    作者:张宇翔;杨建宇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外用治疗斑秃89例

    目的 观察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斑秃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应用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1日3次.对照组卤米松乳膏外用,1日3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1.8%,对照组有效率4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作者:柯烜宇;章婧;郑建峰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小切口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目的 探讨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69例).结果 手术顺利,平均时间25min,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时间平均3d,随访无复发.结论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好,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吴伟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炎琥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内的患儿,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临床以不同程度的哮喘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北方以冬春季节发病居多.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哮喘严重时会合并心力衰竭、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我们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注射用炎琥宁(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芮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中药注射剂治疗脑部疾病

    补阳还五汤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黯淡,苔白,脉缓.君药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臣药当归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

    作者:金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医古文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思考与设计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也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课程.医古文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当前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有所脱节,教学内容和方法远远落后于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医古文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医古文课程的改革,交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过去只讲不练,局限于课本的滞后状况.使医古文课程成为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古医籍能力,扩展和丰富古代文化知识的一门精品课程.

    作者:周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养颜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按照处方工艺制备养颜口服液,建立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等质量标准,并用养颜口服液治疗粉刺、风瘙痒、痱子152例,同时以龟苓膏、湿毒清胶囊为对照进行64例观察.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杨家福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多发于春夏季节,一般一周内可治愈.近两年,手足口病发展为重症病例者增多,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及时的诊断、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的治愈率.

    作者:窦瑞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磁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20例

    目的 观察磁热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综合康复训练加用磁热疗法: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采用视觉模拟类比评分评定肩关节疼痛.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类比评分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明显显著于对照组.结论 磁热疗法能有效地减轻脑卒中后肩痛的疼痛程度,效果明显.

    作者:骆丽玲;吴樱英;朱乐英;彭银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黄芪系豆科植物黄芪干燥的根,味甘微温,为中药益气药,有补益脾肺、益气补阳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含有黄芪皂苷、黄酮、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作用.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提取物制成的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通脉养心、健脾利湿的作用,比黄芪的应用更加广泛,在临床上常用于肝硬化、过敏性鼻炎、病毒性心肌炎等肺心脑疾病方面.本文仅从黄芪的药理作用及I临床应用两方面作以概括供临床参考.

    作者:张根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分离胶真空采集管与普通干燥管在血糖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样本管血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方法 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带促凝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内,分别在2、4、6、8、24、48、72、96h测定血液葡萄糖,观察血液葡萄糖在2种不同采血管中及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 普通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明显低于带促凝剂分离胶血清葡萄搪.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糠在4h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8、24、48h的血清葡萄糖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胶血清放置96h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浓度可稳定4h,分离胶采血管中血清葡萄糖浓度在室温下至少可稳定96h,建议实验室使用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

    作者:宋文炜;陈新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