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医大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之经验浅谈

张宇翔;杨建宇

关键词: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 经验, 非特异性炎症, 乙状结肠, 黏膜下层, 临床表现, 精神刺激, 反复发作, 大肠黏膜, 病情轻重, 病变, 跳跃式, 全结肠, 脓血便, 弥漫性, 连续性, 重型, 直肠, 诱因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精神刺激、劳累、饮食失调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临床有轻型、重型、爆发型,后两型较少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种亚型肾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 196例肾细胞癌病人中有156例透明细胞癌,发病率为79%,肿瘤平均直径为3.5cm,肾透明细胞癌的共同CT表现:平时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低不等混杂密度,增强扫描皮髓质期肿瘤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多为富血供,有特征性CT表现,可与其他亚型肾细胞癌相鉴别;

    作者:顾爱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浅析药师在药房中的作用

    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就是药学人员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和工具,向社会公众(包括医药护人员、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关心用药的群体等)提供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药学服务要求药学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尽量保证对病人的药物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且尽量降低总的医疗费用.

    作者:于芳;凌绍菊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苏木素-伊红染色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切片的一种常规染色方法,操作方法简单,但在染色过程中易受组织固定、脱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染色质量下降.笔者就染色中常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提高病理切片染色质量.

    作者:孙倩;曹文荣;陈芳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络石藤在不同病种中的应用

    络石藤,属于茎藤类植物,在<神农本草经>称络石、石鲮.具有祛风,通络,止血,消瘀的功能.笔者查阅了近10年的文献,可以看出络石藤在不同疾病中均有其不同作用.

    作者:杜炯;李飞跃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柴胡疏肝汤合黛力新治疗更年期神经症37例

    更年期神经症,不同于更年期综合征,又不同于老年性抑郁症.笔者认为该病属于神经症范畴,年龄接近于更年期.这部分病人很常见,常常被医生漏诊而失掉治疗的机会.相似更年期神经症病名有更年期综合征常见更年期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更年期抑郁症常见于更年期发生的抑郁症.

    作者:塔其一;刘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MD),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临床上出生时正常,生后6~12h或延迟至24~48h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表现呼吸急促(>60 min/次)、发绀、鼻翼扇动、吸气性三凹征明显的呼气呻吟.

    作者:曹维炜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带教体会

    深静脉置管术因其快速补液扩容,中心静脉压监测、肠外营养、建立长期静脉通道、输注化疗药物等方面有独特的优越性.现已在国内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手术室、麻醉科、急诊等科室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一条有效途径.但实际置管操作有一定难度与风险,临床讲授较为困难,带教老师担心学生出差错,初学者动手机会较少,大部分实习生及进修医生都反映很难掌握其要领.

    作者:赵锋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胎粪污染羊水在产科处理过程中的新认识

    胎粪污染羊水只有极小一部分会发展为胎粪吸入综合征,并不一定代表胎儿缺氧的存在.所以,羊水污染产科临床处理时影响产科处理的程度,医生应综合考虑胎儿监护、头发血pH值及病人的意愿等,从而决定进一步的分娩方式.

    作者:解敬辉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浅述泌尿系结石的中医特效疗法

    1 泌尿系结石的病因1.1肾结石 肾结石在泌尿系统结石中占居首位.在我国南方沿海诸省发病率较高,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20至50岁年龄年段人较多,结石的位置常见于肾盂内约占80%.肾结石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肾实质结石少见.平片显示肾区有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钝三角形致密影,密度高而均匀.

    作者:江亮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产后出血80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卫生医学的发展,虽然孕产妇死亡率已经有明显下降,但是产后出血仍然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产妇的死亡率,作者选用本院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护和治疗措施.

    作者:王连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外用治疗斑秃89例

    目的 观察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斑秃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应用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1日3次.对照组卤米松乳膏外用,1日3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1.8%,对照组有效率4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作者:柯烜宇;章婧;郑建峰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0例

    目的 探讨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配合传统的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等系统康复治疗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栓通注射液加常规康复护理.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3、6个月时进行Fug12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6个月时肢体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较单纯使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康复的疗效更佳.

    作者:陈建新;黄振俊;王艳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宫颈注药促进产程进展38例

    目的 宫颈注药促进产程进展的优势分析.方法 采用宫颈注射利多卡因、东茛菪碱、安定加缩宫素静脉滴注计划分娩,并总结分析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宫颈评分明显增加,产程与分娩时间缩短,并且对新生儿评分及产后出血无明显影响.结论 宫颈注药对局部组织无刺激,又能消除宫颈水肿,软化宫颈,迅速扩张宫口,减少孕妇疼痛,对母婴无害,建议推广.

    作者:郭立兰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养心氏片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养心氏片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为22例(男16例,女6例)75岁以上的老年人,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随机服用养心氏片,每日3次,每次3片,连续服用3个月,服药前后分别检查心功指数、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心律、心率等指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照组18例(男14例,女4例)服用其他中草药对比疗效.各组服药前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养心氏片组22例终完成了3个月的疗程.与服药前比较及与对照血18例服其他中药组比较.心功指标、心电图、心律、心率、血脂等指标差异明显.结论 服用养心氏片对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心肌供血情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于晓波;仇同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医内科学》全英语教学浅识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进行临床实践的临床课程,是实践性强,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的一门学科.它是与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及临床各学科联系甚为紧密的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中医内科学>涉及病种41个,要求掌握熟悉的证型、概念、名方约三百余个,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学习也显得尤为困难.对于国外留学生,我院要求内科教研室老师开展全英教学.

    作者:蓝海;周莲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血清格列吡嗪方法的研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血清格列吡嗪药物的浓度,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优点.采用这种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都能满足测定人血清格列吡嗪浓度的要求.

    作者:陆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分离胶真空采集管与普通干燥管在血糖检测中的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2种样本管血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稳定性.方法 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带促凝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内,分别在2、4、6、8、24、48、72、96h测定血液葡萄糖,观察血液葡萄糖在2种不同采血管中及不同时间内的稳定性.结果 普通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明显低于带促凝剂分离胶血清葡萄搪.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糠在4h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8、24、48h的血清葡萄糖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胶血清放置96h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浓度可稳定4h,分离胶采血管中血清葡萄糖浓度在室温下至少可稳定96h,建议实验室使用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

    作者:宋文炜;陈新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意见

    随着透析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日渐增高.其原因与患者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自制力降低、诊断失误、脱水量过多等诸多因素有关.透析中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低血压、晕厥、心律失常、其他少见症状包括出血、中风、梗塞等.其中低血压是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它可使其他脏器受到损伤.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鞘,将导管鞘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注入PVA或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肌瘤血供.结果 对4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所有病例随访3~36个月.月经过多得到纠正,子宫肿块伴随症状得到缓解,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微创,既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又能保留子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尚远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王意庵挽治误诊误治案赏析6则

    王意庵,名王琠,字邦贡,号意庵,别号小药山人.生于1497年,卒年不详.明代安徽祁门县人,嘉靖御医.所著<意庵医案>原不曾刊行,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金鼎、曹鸿云1982年在郑州发现其手抄本,以善本医书整理校注,由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年出版,使其公诸于世.王氏医技高超,辨证精当,善用仲景、戴人法,屡挽危殆于既成,使许多急危重疑及误治病例获救,因而名闻京师.

    作者:李林运;黄志华;赵青春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