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张根荣

关键词:黄芪, 黄芪注射液,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综述
摘要:黄芪系豆科植物黄芪干燥的根,味甘微温,为中药益气药,有补益脾肺、益气补阳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1],含有黄芪皂苷、黄酮、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显著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功能作用.黄芪注射液为中药黄芪提取物制成的针剂,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通脉养心、健脾利湿的作用,比黄芪的应用更加广泛,在临床上常用于肝硬化、过敏性鼻炎、病毒性心肌炎等肺心脑疾病方面.本文仅从黄芪的药理作用及I临床应用两方面作以概括供临床参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150例乙肝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乙肝患者的治疗,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乙肝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0.7%.结论 阿德福韦酯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鹿成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0例

    目的 探讨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配合传统的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等系统康复治疗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栓通注射液加常规康复护理.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3、6个月时进行Fug12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6个月时肢体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较单纯使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康复的疗效更佳.

    作者:陈建新;黄振俊;王艳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人文关怀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在静脉输液流程中同时融入完善的人文关怀带来的的护患关系及社会效益.方法 选取病区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应用常规静脉输液流程;治疗组100例,应用完善人文关怀后的静脉输液流程.结果 静脉输液的流程中同时融入完善的人文关怀,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不仅减轻了患者操作中的生理疼痛,亦使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由此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创造和谐的病区气氛.结论 操作前、中、后过程中与患者多沟通、使用各种静脉输液技巧等方面着手,不仅减轻了患者操作中的生理疼痛.亦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

    作者:何文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3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以中药复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扁平疣患者30例.结果 除2例外其余患者症状均有缓解.结论 本法治疗扁平疣效果佳,疗程短,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明珠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3899例铁路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铁路职工健康状况,分析原因,提高铁路职工自我保健意识.方法 对3899例铁路职工2009年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脂肪肝、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血糖异常、超重肥胖等慢性病阳性检出率为41.19 %、43.63%、30.93%、36.60%、18.88%、49.16%.结论 几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率高,铁路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早进行健康干预.

    作者:张淑芬;邬玉芝;国桂云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鼻内窥镜手术护理

    伴随鼻内窥镜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鼻内窥镜外科技术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应用范围己延伸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各个领域.鼻内窥镜手术术后复发率较低,治疗效果好,正确认真的护理对手术治疗的成功提供一定的保证.

    作者:许妍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医药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进展

    恶性肿瘤现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类疾病,且发现时大多己失去手术机会,化疗成为全身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往往阻碍了进一步的治疗,中医药在减轻甚至预防化疗后骨髓抑制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将对近年来骨髓抑制中医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较系统的阐述.

    作者:王振强;陈宝义;李小江;杨文英;刘守礼;谢丽娜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外科病人健康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

    健康教育作为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手段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佳健康状态.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术前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1].本文为了解本院外科健康教育实施现状,探讨一种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崔英玉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浅谈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压力及应对

    目的 了解合同制护士职业的压力来源,并设法减少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 作为护理管理者,平时加强对合同制护士和在编护士的观察比较,并通过访谈、发放护士调查表等了解护士的压力,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护理现状提出了主要应对措施.结果 现阶段合同制护士面临的压力来源主要有: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良的工作环境、知识更新的压力、社会地位低下等.结论 合同制护士的工作压力将给他们的身心健康乃至护理事业带来重大影响,建议从管理角度对合同制护士的使用和管理要做到规范化、人性化、合理化,建立长效、公平的激励机制,使合同制护士坚定专业信心,从而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文娟;张海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点刺委中穴加火罐治疗急性腰扭伤100例

    1996~2006年,我科采用三棱针点刺委中穴加拔火罐治疗急性腰扭伤100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17~52岁,病程1d内75例,2~3d25例.

    作者:熊军霞;万舜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中药制剂分析》气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的实验教学改进

    目的 建立适合教学用的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有效组分含量的学生实验.方法 采用SE-30弹性交联石英毛细管柱,FID检测器,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测定十滴水中樟脑的含量.结果 气化室温度为230℃;柱温为120℃保持5min,以10℃/min升至160℃,保持2min;检测室温度为250℃.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经济、简便、准确,可作为实验教学用.

    作者:王术玲;曾元儿;张迪;谢佳颖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小儿高原性心脏病的X线分析

    小儿高原性心脏病是由于缺氧引起RBC增多,肺小动脉痉挛而导致的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负担加重,右心室肥厚.互助县地处高海拔地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现将我院近几年确诊为小儿高原性心脏病患者20例,作一X线分析,以探讨其在高海拔地区,X线方面的一些特点.

    作者:李万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颅脑外伤重型患者临床急救应用新型护理程序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重型患者临床急救应用新型护理程序--快捷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门诊急救阶段收集我院颅脑外伤重型患者170例,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抢救,试验组按快捷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急诊入院死亡率、抢救时间及抢救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急诊入院死亡率、抢救时间及抢救费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外伤重型患者在急救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后,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抢救时间缩短,抢救费用降低.

    作者:宋燕;赵桂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肺癌肉瘤误诊1例

    患者,男,45岁,以咳嗽、痰中带血15d,发热,左胸痛5d入院.查体:左肺叩诊浊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4%,单核细胞百分比13.6%.CT:所见左肺下叶直径约4.0cm大小软组织块影,其内见一小透亮区即空泡征,内侧缘见一切迹,左肺舌叶片状影(图1),增强后团块影未见强化.

    作者:安光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外界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分析

    冠心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日益增加,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一种心身疾病.然而,冠心病是一种多因素致病的疾患,很多外界因素可增加患得冠心病的机会,这些危险因素就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以用该疾病的外在因素影响,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如何控制和预防这些外界因素的发生,解除患者心理压力、调节行为方式、改善生活习惯对冠心病预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作者:朱玉艳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结合的临床

    目的 采用DNA-蛋白质杂交(Southwestern blot)技术研究p16基因上游序列-869bp中是否含有核基质结合元素,并分析p16基因上游序列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组与对照组内与核基质蛋白结合的情况.方法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结合的实验研究.结果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核基质蛋白的结合在急性白血病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结论 p16基因外显子1α上游-869bp片段可以与核基质蛋白结合,表明该片段存在MAR序列,对p16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养心氏片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养心氏片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为22例(男16例,女6例)75岁以上的老年人,明确诊断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随机服用养心氏片,每日3次,每次3片,连续服用3个月,服药前后分别检查心功指数、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心律、心率等指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照组18例(男14例,女4例)服用其他中草药对比疗效.各组服药前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养心氏片组22例终完成了3个月的疗程.与服药前比较及与对照血18例服其他中药组比较.心功指标、心电图、心律、心率、血脂等指标差异明显.结论 服用养心氏片对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心肌供血情况有明显改善.

    作者:于晓波;仇同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关于缝隙连接理论在男科的应用

    阴茎勃起生理机制中,海绵体平滑肌舒张是重要因素.人类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网络,之所以能同步兴奋并快速协调一致的舒缩,是因为存在缝隙连接(gapjunction,GJ).由于它主要由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构成,故又称Cx43型GJ(connexin43 gap junction).GJ广泛分布于各脏器组织,在平滑肌协调性舒缩、内环境稳定、胚胎发生及细胞生长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国际研究比较热门的课题之一.Cx43型GJ是维持正常勃起功能的重要条件,其表达异常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彭方云;吴应彬;段守信;秦伟;刘刚;杨紘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王意庵挽治误诊误治案赏析6则

    王意庵,名王琠,字邦贡,号意庵,别号小药山人.生于1497年,卒年不详.明代安徽祁门县人,嘉靖御医.所著<意庵医案>原不曾刊行,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金鼎、曹鸿云1982年在郑州发现其手抄本,以善本医书整理校注,由江苏科技出版社1986年出版,使其公诸于世.王氏医技高超,辨证精当,善用仲景、戴人法,屡挽危殆于既成,使许多急危重疑及误治病例获救,因而名闻京师.

    作者:李林运;黄志华;赵青春 刊期: 2010年第23期

  • 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多发于春夏季节,一般一周内可治愈.近两年,手足口病发展为重症病例者增多,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及时的诊断、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的治愈率.

    作者:窦瑞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