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华
急诊科是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高风险区,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提高护士的认识,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索孕产妇妊娠中晚期血常规检测,及时纠正与处理各种不良因素,防止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减少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和病残率的发生.方法 我院对孕妇进行血常规的检测,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孕妇的血常规发生很大的变化,除了血小板以外,其它3项都降低.结论 孕妇应定期进行检查,并注意饮食与铁剂补充.
作者:王甫;李凤;方庭毅;何琴;宾昌锦;卢万斌;熊英;夏亦贵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从文献角度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病机特点,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筛选近加年来中药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通过频数分析及因子分析,探索AS病机特点.结果 纳入文献115篇;病机研究显示肾虚占纳入文献82.61%,湿邪占79.13%,瘀血占75.65%,其余渐次为风邪、寒邪、气虚、热邪、肝虚、痰浊、血虚;病机形成5个因子,F1包括寒邪、热邪,F2包括风邪、湿邪、经络不通,F3包括肾虚、肝虚、血虚,F4包括瘀血、痰浊、经络不通,F5包括气虚、血虚.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病机以肾精不足、肾阳亏虚为本,以风邪、寒邪、热邪、湿邪、瘀血、痰浊阻滞督脉为标.
作者:张建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 斑秃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应用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1日3次.对照组卤米松乳膏外用,1日3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61.8%,对照组有效率4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姜黄消痤擦剂联合地塞米松外用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作者:柯烜宇;章婧;郑建峰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DNA-蛋白质杂交(Southwestern blot)技术研究p16基因上游序列-869bp中是否含有核基质结合元素,并分析p16基因上游序列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组与对照组内与核基质蛋白结合的情况.方法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急性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结合的实验研究.结果 p16基因上游序列与核基质蛋白的结合在急性白血病组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结论 p16基因外显子1α上游-869bp片段可以与核基质蛋白结合,表明该片段存在MAR序列,对p16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彩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清喉咽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控制质量.方法 用薄层-比色法测定中成药清喉咽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6%,CV为0.64%.结论 可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朱云;李秀芬 刊期: 2010年第23期
中医推拿手法是推拿治疗疾病的基本手段,是推拿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项专门技能.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的重视,推拿治疗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而且已经逐渐被世界人民所接受.21世纪的推拿发展前景,将是实现推拿医学国际化与现代化.
作者:厉延君 刊期: 2010年第23期
更年期神经症,不同于更年期综合征,又不同于老年性抑郁症.笔者认为该病属于神经症范畴,年龄接近于更年期.这部分病人很常见,常常被医生漏诊而失掉治疗的机会.相似更年期神经症病名有更年期综合征常见更年期伴有抑郁或焦虑情绪,更年期抑郁症常见于更年期发生的抑郁症.
作者:塔其一;刘欣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适合教学用的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有效组分含量的学生实验.方法 采用SE-30弹性交联石英毛细管柱,FID检测器,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测定十滴水中樟脑的含量.结果 气化室温度为230℃;柱温为120℃保持5min,以10℃/min升至160℃,保持2min;检测室温度为250℃.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经济、简便、准确,可作为实验教学用.
作者:王术玲;曾元儿;张迪;谢佳颖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合同制护士职业的压力来源,并设法减少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 作为护理管理者,平时加强对合同制护士和在编护士的观察比较,并通过访谈、发放护士调查表等了解护士的压力,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护理现状提出了主要应对措施.结果 现阶段合同制护士面临的压力来源主要有: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良的工作环境、知识更新的压力、社会地位低下等.结论 合同制护士的工作压力将给他们的身心健康乃至护理事业带来重大影响,建议从管理角度对合同制护士的使用和管理要做到规范化、人性化、合理化,建立长效、公平的激励机制,使合同制护士坚定专业信心,从而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文娟;张海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MD),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临床上出生时正常,生后6~12h或延迟至24~48h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伴呻吟;呼吸不规则,间有呼吸暂停;表现呼吸急促(>60 min/次)、发绀、鼻翼扇动、吸气性三凹征明显的呼气呻吟.
作者:曹维炜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阐述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用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技术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9例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高血压病患者,经皮左侧挠动脉穿刺用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后,再用右冠导管进行左右肾动脉造影.术前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消除患者的孤独、恐慌感,介绍手术方法,减轻心理负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过程.术中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主动询问,给患者心理支持.术后指导患者配合治疗,消除烦躁情绪.结果 通过护士耐心、细致、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9例均全愈.结论 切实有效的护理在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连同肾动脉造影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邱利秋;陈宗宁;杨雪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自拟四金滑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用自拟四金滑石汤治疗;对照组42例服用排石冲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6%.结论 自拟四金滑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作者:顾勇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和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配合传统的Bobath疗法、运动再学习等系统康复治疗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血栓通注射液加常规康复护理.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3、6个月时进行Fug12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时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3、6个月时肢体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栓通配合康复治疗较单纯使用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康复的疗效更佳.
作者:陈建新;黄振俊;王艳梅 刊期: 2010年第23期
脓肿是急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症状,脓肿是急性感染过程中,组织、器官或体腔内,因病变组织坏死、液化而出现的局限性脓液积聚,四周有一完整的脓壁.如果病原菌被消灭,则渗出停止,脓液逐渐被吸收,由肉芽组织填补而愈合;如果脓肿经久不愈,向外扩散时,常可形成溃疡、窦道和瘘管等并发症.由此可见,一旦发生脓肿就不可小视,要及时处理.本文通过阐述急救状态下面对脓肿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如何处理,应该采取怎样有效的措施避免脓肿扩散.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在静脉输液流程中同时融入完善的人文关怀带来的的护患关系及社会效益.方法 选取病区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应用常规静脉输液流程;治疗组100例,应用完善人文关怀后的静脉输液流程.结果 静脉输液的流程中同时融入完善的人文关怀,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不仅减轻了患者操作中的生理疼痛,亦使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由此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减少了护患纠纷,创造和谐的病区气氛.结论 操作前、中、后过程中与患者多沟通、使用各种静脉输液技巧等方面着手,不仅减轻了患者操作中的生理疼痛.亦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
作者:何文华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重型患者临床急救应用新型护理程序--快捷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门诊急救阶段收集我院颅脑外伤重型患者170例,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抢救,试验组按快捷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急诊入院死亡率、抢救时间及抢救费用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急诊入院死亡率、抢救时间及抢救费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外伤重型患者在急救中应用快捷护理路径后,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抢救时间缩短,抢救费用降低.
作者:宋燕;赵桂英 刊期: 2010年第23期
探讨、完善护理服务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议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医院服务文化是对护理工作者的客观要求,也是医院生存的根本,为了解病人住院期的各项要求和对当前护理状况及制度的认可程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分别于2010年3月和2010年5月对我科230位病人做了住院病人意见征询调查工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申琴 刊期: 2010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胎心监护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提高了可靠的依据.孕产妇入院时常规行胎心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489例有脐带异常的胎心监护图形,监护时间20~40min.总结其变化规律,结果 489例脐带异常的胎心监护图中有355例监护图出现变异减速.结论 脐带异常与胎心监护中出现变异减速关系密切,胎心监护是目前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诊断早期胎儿宫内窘迫的有利依据.
作者:陈淑玲 刊期: 2010年第23期
基于中南大学远程护理教育实践,结合远程护理教育教学过程特点,构建远程护理教育教学过程监控体系,阐述教学过程监控的形式、内容及具体实施方法.
作者:彭晓玲;李平;张月娟;王湘;彭婧 刊期: 2010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