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莉;刘卫勤
神经系统疾患可以引起心电图的各种变化已有报道[1-2],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更易出现心电图的表现.但长期以来,心电图改变对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未得到大家的重视,且易引起误诊.为了探讨心电图的改变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对我院2007-02~2008-01的78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的心电监测,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安民;李伟;王红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早吸吮对母婴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5-2007年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早吸吮对母婴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术后产妇24h出血量少200ml,多700ml,>500ml者42例.2100例中术后12h哺乳并哺乳成功者占94%.早吸吮明显减低了婴儿的发病率. 结论 剖宫产后早吸吮可以降低母婴发病率.
作者:张艳琴;康秀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入院时和术后3个月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护士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给予心理指导并加强与家属沟通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子宫切除后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彭继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高血压危象是指患者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血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收缩压可达260mmHg,舒张压在120mmHg以上,伴头痛、烦躁及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1].我科自2007-03~2009-03成功救治高血压危象患者共3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杨莉莉;刘卫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急诊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6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患者进行溶栓前后护理,以及正确的康复锻炼与出院指导.结果 65例患者通过急诊静脉溶栓后,大部分患者血管再灌通良好.参加早期锻炼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急诊静脉溶栓是一种重建冠脉灌注非常有效的方法.正确的全程护理及出院注意事项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保证.
作者:刘俊奇;王朝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 将66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宣教.结果 实验组在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娩方式、相知识掌握率、产妇自理能力、母亲角色适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它能调动孕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健康保健、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促进自然分娩,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
作者:岳变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院1997-01~2000-02共收治脑卒中病人225例,其中50例(为急重型脑卒中)均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占22.22%.现将临床评估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姚素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们自2001年始应用苦参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观察联合用药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2007-01~2008-01我院门诊及住院64例慢性乙肝患者,年龄16~65岁,男32例,女32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满足病人的不同需要,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调动患者的主动运动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降低残废率.
作者:郑少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有效的在职培训,是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有效培训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紧迫任务.为了适应医疗科学发展的需要,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护理专业技术队伍,通过10年实践,总结出适合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的方法,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具体实施手段 ,加强护理人员基本技能及理论知识的培训,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华;郑润菊;孙建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热的原因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10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把其中18例发热患者作为发热组,其余84例无发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发热18例,占总人数的17.6%,多为儿童,因进水较少或受凉引起.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术中受凉、手术时间长、术后饮水过少,发热发生率及发生程度与介入治疗方法无关;做好封堵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工作,术后鼓励饮水是减少并预防发热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俊平;李文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其病死率30%~50%[1],仅次于恶性肿瘤.我院2007-06~2009-06采用颅内血肿穿刺治疗脑出血62例,经系统、精心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近几年医院中心供应室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出现了集中管理模式的中心供应室[1].从2006-11,我院中心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物实施集中供应模式,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总结如下.
作者:贺彬;闫春荣;刘会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慧芳;蓝正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样,容易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而延误诊治.
作者:杜福文;黄丽华;杜福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们于2008-06~12对120例头位初产妇进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06-12我科对220例初产妇进行临床观察,此组产妇均无心肺疾病,胎心正常、羊水清,胎儿重量在2000~3500g.按住院顺序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2组在年龄孕期及生育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的佳体位及效果.方法 将妇科手术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法:膝胸卧位,臂部抬高,插入肛门深度10~15cm;对照组采取传统左侧卧位,插入肛门深度7~10cm.观察2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情况、灌肠次数、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2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情况、灌肠次数、患者的舒适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清洁灌肠法能彻底清洁肠道,减轻患者多次灌肠的痛苦,同时还能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时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院自2007-07始开展对恶性肿瘤患者家庭护理干预,通过近1年来对这些患者的护理随访,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7-07~2008-06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156例,其中消化系统肿瘤62例,呼吸系统肿瘤21例,泌尿系统肿瘤16例,生殖系统肿瘤19例,神经系统肿瘤11例,其他27例;男116例,女40例,年龄16~76岁,平均52岁.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已定型的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肾血管高血压大鼠模型,12周后应用人工寒潮引发卒中.预防组给予阿司匹林,假手术组和实验对照组用等剂量植物油,连续7d后,置于人工寒潮箱3d诱发脑卒中;之后,取脑TTC染色、常规病理HE染色以统计卒中灶数目.结果 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卒中发生率、卒中体积.结论 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及梗死体积.
作者:刘春岭;黄如训;林健雯;廖松洁;李常新;解龙昌;施晓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实施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已广泛应用于各专科护理工作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通过手术方式治疗,在术后的ICU监护中,离开父母,去适应陌生的、孤独的、恐惧的新环境,加上手术创伤的因素,使本来就脆弱的心灵,又面临沉重的负荷,这时适时的心理支持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张桂仙;李冬兰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