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0例产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马瑞

关键词:第二产程,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会阴局部浸润麻醉, 护理
摘要:我们于2008-06~12对120例头位初产妇进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06-12我科对220例初产妇进行临床观察,此组产妇均无心肺疾病,胎心正常、羊水清,胎儿重量在2000~3500g.按住院顺序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2组在年龄孕期及生育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需要层次论在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满足病人的不同需要,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调动患者的主动运动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降低残废率.

    作者:郑少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小剂量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剂量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常规剂量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效果不佳病人改为半量(2.5mg/d)治疗,并与常规剂量相比较.对所有治疗病人进行头痛发作期症状控制率及发作频率的效果、总有效率和远期疗效观察比较.结果 小剂量西比灵组和常规用量组对比,小剂量治疗组对头痛发作控制率(25%)和总有效率(81%)均较后组好,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对服用常规剂量西比灵后无效,甚至症状加重的偏头痛患者,小剂量西比灵仍有较好治疗效果,显效率高,远期治疗效果好.

    作者:杨森;王虎;王琦;陶中海;袁勇;荣良群;陈保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我科于2005-01~2008-12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保健能力,促进早日康复.现我科通过采用口头、文字、示教等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住院期间所采取的健康教育的特点体会如下.

    作者:宋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6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其中深昏迷37例,留置胃管患者60例,既往有肺部疾病者41例,呼吸机辅助呼吸25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由多种病因所致,多发生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1周内,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阴性茵,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护理的高度重视.

    作者:卢东文;陆小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梗死的机制之一是降低血CRP水平.

    作者:张雷;张子诚;钟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ICU患者家属心理护理

    我院ICU 2008-2009年对351例住院患者家属进行了心理、行为护理干预.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付过程,其结果是可以适应和不适应的[1].

    作者:邓红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

    目的 通过对神经源性直肠干预解决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问题.方法 通过心理护理、合理的饮食、直肠功能训练的方法使患者建立反射性排便.结果 100例患者进行直肠护理干预后均解决便秘问题,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护理干预对解决神经源性直肠便秘效果显著,有效率达100%.

    作者:刘雁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卒中颅内高压病人的护理观察与对策

    我院1997-01~2000-02共收治脑卒中病人225例,其中50例(为急重型脑卒中)均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占22.22%.现将临床评估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姚素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以神经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样,容易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而延误诊治.

    作者:杜福文;黄丽华;杜福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1例子痫观察与护理

    子痫是在有严重妊高征象的基础上有抽搐发生或伴有昏迷.我院共收治21例子痫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轩玉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探讨儿科药物外渗后的处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8-01-12在我院儿内呼吸科住院治疗发生1-6二磷酸果糖、多巴胺、甘露醇液体外渗的患儿9例,男5例,女4例,年龄7个月~6岁.1-6二磷酸果糖外渗5例,多巴胺外渗3例,甘露醇外渗1例.

    作者:冀敏;王晓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的安全目标管理策略

    安全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输液安全成为患者担心的问题,特别是老年患者,较其他人群更易出现护理问题[2].2007-11~2008-11对在该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共439例,实施了系统的安全目标管理策略.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李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65例急诊护理

    目的 评价急诊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6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溶栓患者进行溶栓前后护理,以及正确的康复锻炼与出院指导.结果 65例患者通过急诊静脉溶栓后,大部分患者血管再灌通良好.参加早期锻炼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急诊静脉溶栓是一种重建冠脉灌注非常有效的方法.正确的全程护理及出院注意事项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保证.

    作者:刘俊奇;王朝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分析

    神经系统疾患可以引起心电图的各种变化已有报道[1-2],特别是出血性脑卒中更易出现心电图的表现.但长期以来,心电图改变对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未得到大家的重视,且易引起误诊.为了探讨心电图的改变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对我院2007-02~2008-01的78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的心电监测,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安民;李伟;王红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膀胱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体会

    膀胱破裂是泌尿系统损伤中的常见病,但膀胱破裂在急诊外伤中并不常见,且多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易被其他器官损伤或休克所掩盖,单纯膀胱破裂大量出血者更是少见[1],易造成诊治延误[2],而影响急诊救护.我院急诊科2006-01~2008-12,共接诊6例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现将急诊救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青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的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其病死率30%~50%[1],仅次于恶性肿瘤.我院2007-06~2009-06采用颅内血肿穿刺治疗脑出血62例,经系统、精心护理,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爱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婴幼儿良性硬膜下积液11例治疗分析

    过性生长发育迟滞等症状.CT是诊断的主要工具,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不需治疗.

    作者:鄢克坤;魏剑波;张汝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茴拉西坦治疗老年脑器质性记忆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茴拉西坦(忆立福)治疗老年脑器质性记忆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采用自身对照法.结果 治疗3个月后测得MMSE、ADL及MQ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茴拉西坦是一种对脑器质性记忆障碍有效的药物,且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王红梅;曹玉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神经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的护理工作,加强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病室的清洁消毒工作.

    作者:史云菊;张红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苦参胶囊临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

    我们自2001年始应用苦参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观察联合用药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2007-01~2008-01我院门诊及住院64例慢性乙肝患者,年龄16~65岁,男32例,女32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