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克坤;魏剑波;张汝林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8-01-12在我院儿内呼吸科住院治疗发生1-6二磷酸果糖、多巴胺、甘露醇液体外渗的患儿9例,男5例,女4例,年龄7个月~6岁.1-6二磷酸果糖外渗5例,多巴胺外渗3例,甘露醇外渗1例.
作者:冀敏;王晓利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们于2008-06~12对120例头位初产妇进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06-12我科对220例初产妇进行临床观察,此组产妇均无心肺疾病,胎心正常、羊水清,胎儿重量在2000~3500g.按住院顺序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2组在年龄孕期及生育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冠脉造影术潜在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 总结2008-01~2008-12住院行冠脉造影患者2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75例,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对照组1225例,实施常规整体护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结果 2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冠脉造影术潜在并发症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改善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文萍;陈长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2006-01~2008-12,我科收治重症胰腺炎31例,通过我们细心观察、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23~76岁.住院16~50d.
作者:王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满足病人的不同需要,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调动患者的主动运动的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降低残废率.
作者:郑少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科于2005-01~2008-12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保健能力,促进早日康复.现我科通过采用口头、文字、示教等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住院期间所采取的健康教育的特点体会如下.
作者:宋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常规剂量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效果不佳病人改为半量(2.5mg/d)治疗,并与常规剂量相比较.对所有治疗病人进行头痛发作期症状控制率及发作频率的效果、总有效率和远期疗效观察比较.结果 小剂量西比灵组和常规用量组对比,小剂量治疗组对头痛发作控制率(25%)和总有效率(81%)均较后组好,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对服用常规剂量西比灵后无效,甚至症状加重的偏头痛患者,小剂量西比灵仍有较好治疗效果,显效率高,远期治疗效果好.
作者:杨森;王虎;王琦;陶中海;袁勇;荣良群;陈保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慧芳;蓝正芙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样,容易误诊为神经精神疾病而延误诊治.
作者:杜福文;黄丽华;杜福亮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结合我院近年来救治的各种颅脑损伤病人自身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睿;周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高血压危象是指患者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血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收缩压可达260mmHg,舒张压在120mmHg以上,伴头痛、烦躁及神经功能障碍等表现[1].我科自2007-03~2009-03成功救治高血压危象患者共3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杨莉莉;刘卫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3d、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疗效.结果 2组病人疗程3d、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唐月学;向大军;曾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5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早期护理、皮肤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保护创面,及时输液、补血,加强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56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应首先防止创面感染,做好心理护理和伤后皮肤护理,并加强康复期的指导.
作者:阚金茹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老年慢性肾衰竭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比例也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人受各系统衰老和多种疾病并存的原因,加之维持性血液透析需要2~3次/周、4~5h/次的治疗模式,经济负担、身体负担、家庭矛盾等诸多因素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依从性下降,很难做到充分透析,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作者:时秋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安全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输液安全成为患者担心的问题,特别是老年患者,较其他人群更易出现护理问题[2].2007-11~2008-11对在该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共439例,实施了系统的安全目标管理策略.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李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它适用于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但需大量补液,静注高营养液,应用具有血管刺激性药物等的患者,在抢救危重及休克患者时也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输液时患者须得将头偏向对侧,如若改变卧位则常可引起输液滴速不畅或不滴现象,严重影响治疗的有序进行,增加患者痛苦及护士工作量.
作者:孙宛玲;孙会;李国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们自2001年始应用苦参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观察联合用药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2007-01~2008-01我院门诊及住院64例慢性乙肝患者,年龄16~65岁,男32例,女32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我院手术室2007-09~2009-03对16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清;宋志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某二级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洗手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某二级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习惯认知、洗手指征、影响洗手和手消毒原因、手套认知情况及洗手次数进行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普遍认为洗手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特别是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很强,而对于个别人员手卫生习惯认识不到位、工作繁忙、洗手设备不方便等成为影响洗手的主要原因.结论 促进医护人员手卫生习惯认知和洗手指征的认识,除完善相关知识培训外,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备非常重要.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中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观察组采用系统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教育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优良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 系统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获得相关知识,提高医疗行为的依从性,配合治疗和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晓敏;孙淑敏;花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