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颅内高压病人的护理观察与对策

姚素玲

关键词:脑卒中, 颅内高压, 护理观察与对策
摘要:我院1997-01~2000-02共收治脑卒中病人225例,其中50例(为急重型脑卒中)均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占22.22%.现将临床评估及护理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重症胰腺炎的护理

    2006-01~2008-12,我科收治重症胰腺炎31例,通过我们细心观察、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23~76岁.住院16~50d.

    作者:王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2例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 方法 自2004-01~2009-01我科共收治22例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针对发病因素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 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形成静脉血栓患者,应采取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抬高患肢、监测凝血指标、观察出血倾向,在置管溶栓期间做好导管护理,并采取措施预防肺栓塞.

    作者:苗世英;梁翠英;王全收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21例子痫观察与护理

    子痫是在有严重妊高征象的基础上有抽搐发生或伴有昏迷.我院共收治21例子痫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和精心护理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轩玉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我院2005-05~2008-05采用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治疗145例动脉瘤急性期破裂的病人,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华;朱月琴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膀胱破裂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体会

    膀胱破裂是泌尿系统损伤中的常见病,但膀胱破裂在急诊外伤中并不常见,且多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易被其他器官损伤或休克所掩盖,单纯膀胱破裂大量出血者更是少见[1],易造成诊治延误[2],而影响急诊救护.我院急诊科2006-01~2008-12,共接诊6例外伤性膀胱破裂患者,现将急诊救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青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静脉输液患者的安全目标管理策略

    安全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接受治疗的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输液安全成为患者担心的问题,特别是老年患者,较其他人群更易出现护理问题[2].2007-11~2008-11对在该科住院的60岁以上的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共439例,实施了系统的安全目标管理策略.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李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注重临床提高儿科护生实习质量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儿科护生的实习质量,近2年我们根据儿科整体护理发展的需要,对儿科护生临床实习的安排做了改革,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任青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65例颅内肿瘤病理诊断的分析

    目的 分析颅内肿瘤组织类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为防治颅内肿瘤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对65例颅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颅内肿瘤男女发病率相近,<50岁占65%.常见胶质瘤和脑膜瘤,且多发生于中青,儿童多见髓母细胞瘤.临床表现较复杂,术前诊断主要依靠CT、临床表现等.免疫组化标记能更加明确肿瘤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等.结论 胶质瘤和脑膜瘤术后有复发倾向,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髓母细胞瘤预后差.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颅内肿瘤的组织类型鉴定、观察肿瘤分化及预后等情况.

    作者:杨普;陈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降纤酶及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以疗程3d、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疗效.结果 2组病人疗程3d、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唐月学;向大军;曾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出血术后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心理护理的措施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心理护理的措施和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本组50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良好,心理状态良好,无严重护理并发症发生.1例死亡,1例重残.结论 加强脑出血术后康复期心理护理对保证脑出血患者术后的顺利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

    作者:何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120例产妇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我们于2008-06~12对120例头位初产妇进行双侧阴部神经阻滞与局部浸润联合麻醉,取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06-12我科对220例初产妇进行临床观察,此组产妇均无心肺疾病,胎心正常、羊水清,胎儿重量在2000~3500g.按住院顺序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2组在年龄孕期及生育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卒中的家庭康复指导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在当今的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带着残疾出院,需要在家庭中继续康复,而患者和家属多缺乏家庭康复的知识和技能,使多数患者错过佳康复时机而留下严重的的后遗症.为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对辖区内的脑卒中患者及家属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疾病康复指导.

    作者:龚令甫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剖宫产后早吸吮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早吸吮对母婴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分析2005-2007年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早吸吮对母婴发病率的影响.结果 术后产妇24h出血量少200ml,多700ml,>500ml者42例.2100例中术后12h哺乳并哺乳成功者占94%.早吸吮明显减低了婴儿的发病率. 结论 剖宫产后早吸吮可以降低母婴发病率.

    作者:张艳琴;康秀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

    我科于2005-01~2008-12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保健能力,促进早日康复.现我科通过采用口头、文字、示教等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住院期间所采取的健康教育的特点体会如下.

    作者:宋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脑卒中颅内高压病人的护理观察与对策

    我院1997-01~2000-02共收治脑卒中病人225例,其中50例(为急重型脑卒中)均出现脑水肿颅内高压,占22.22%.现将临床评估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姚素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对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三腔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肝炎后肝硬化是引起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常见原因.虽然目前止血的方法和药物层出不穷,但对于肝功能严重损坏者(child-pugh c级),手术止血的病死率可高达60%~70%[1].1998-06~2008-12我科对28例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者进行三腔管压迫止血,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向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浅谈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现将我院2007-01~2008-12 20例护理差错进行分析,旨在寻求有效的控制对策,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郭晓玲;乔秋霞;郭园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苦参胶囊临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

    我们自2001年始应用苦参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观察联合用药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2007-01~2008-01我院门诊及住院64例慢性乙肝患者,年龄16~65岁,男32例,女32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茴拉西坦治疗老年脑器质性记忆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茴拉西坦(忆立福)治疗老年脑器质性记忆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采用自身对照法.结果 治疗3个月后测得MMSE、ADL及MQ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茴拉西坦是一种对脑器质性记忆障碍有效的药物,且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王红梅;曹玉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我院手术室2007-09~2009-03对16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顺利,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清;宋志宇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