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艳蕾;刘聪辉;李真真;解宝泉;王红阳;李立群;张盼盼;张嘉宾;王袁
腹主动脉瘤破裂( 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死亡率高达75%~90%,即使经过外科干预死亡率亦高达40%[1]. 高龄病人往往合并多种疾病,救治更加困难. 本院成功救治1例rAAA高龄病人,现报道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作者:胡坚;万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骨折,目前的治疗观点是建议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人在全身情况能耐受的情况下早期手术,使病人早期恢复活动,能减少病人的死亡率[ 1-2].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如何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缩短手术时间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 随着手术室专业化、专科化的不断发展,专科手术护理被证明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3]. 我院将骨科专科化护理应用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陆媛媛;王云华;陈星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在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为重症老年病人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有效治疗更加具有挑战性. 老年病人因其自身重要组织器官功能减退,对药物的耐受力降低,因此针对老年重症病人抗生素的使用要求更为严格. 本文就老年重症病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冯婷婷;王佳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及其对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ARDS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病人均采取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SOD、GSH-Px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 d后,2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SOD、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氧和指数均显著上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改善更显著(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低分子肝素可减轻ARDS病人体内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疗效确切.
作者:汪义发;陈金钟;明敏;胡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常测参数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病人中的水平.方法 选择2013~2017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诊断为HFpEF的161例病人作为HFpEF组,并选择同期的17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标准,将HF-pEF组分成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个亚组.检测并比较不同亚组与对照组间的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房横径(RAT)、右心室横径(RV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NT-proBN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FpEF亚组的LAD、LVEDD、RAT、RVT、IVST、LVPWT均增大;LAD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大(P<0.05).HFpEF亚组的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大(P<0.05).NT-proBNP、LAD、LVEDD、RVT、RAT、IVST、LVPWT均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24、0.796、0.406、0.496、0.575、0.746、0.740.结论 超声心动图常测参数和NT-proBNP水平可为诊断HFpEF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尤其NT-proBNP和LAD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提高诊断HFpEF的准确率.
作者:王武;段书;谭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衰)老年病人心脏舒张功能、B型利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诊的射血分数保留老年心衰病人118例,按住院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2组病人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口服曲美他嗪,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比索洛尔.观察2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2组病人BNP、CRP、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早期血流峰速率(E)及舒张晚期血流峰速率(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1%,对照组为73.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24,P=0.0473).治疗后,2组病人的BNP及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病人的LVEF、LVEDV、E及E/A均显著升高,LVESV、LVEDD和A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病人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衰老年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BNP和CRP水平,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构,病人预后较好.
作者:吴劲松;张艳;张怀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在≥75岁高龄老人中应用时,对各项肾功能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老年科住院且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人,共计16例.应用肾动态显像法(ECT)明确病人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并收集病人的实验室一般检查结果.在将阿托伐他汀等治疗剂量调整为瑞舒伐他汀前以及调整后1周收集尿样,检测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病人在调整为瑞舒伐他汀治疗后1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他实验室一般检查指标及肾脏相关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75岁高龄病人中应用时,短期未加重肾脏功能的恶化.
作者:邓慧;戴阳;陆昊;王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手部约束老年糖尿病病人第1滴血和第2滴血的末梢血糖值与静脉血糖值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手部约束老年糖尿病病人30例,用血糖仪采集病人受约束手的无名指外侧末梢血第1、2滴血,检测末梢血糖值;同时抽取病人静脉血,检测静脉血糖值.结果 试纸所测手指毛细血管第1滴血与第2滴血的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纸所测手指毛细血管第2滴血与静脉全血的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纸所测手指毛细血管第1滴血与静脉全血的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部约束糖尿病病人第1滴血的末梢血糖值不能反映其真实的血糖水平,医务人员应依据第2滴血测试的血糖值采用相对应的医疗措施,进行合理化血糖护理.
作者:朱倩倩;梅克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医院内重症监护室是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的特殊科室,以老年病人居多. 老年人的特点是病情复杂、病程长、治疗慢、愈后差. 因此,部分老年病人在长期治疗中,出现了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反应,甚至出现应激性精神障碍. 应激障碍是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异常心理反应所致的精神障碍,包括急性应激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等,其中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是病人受到较为强烈的刺激后引起的. 当精神刺激因素达到一定的强度,超过个人的耐受阈值,即可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使个人失去自控能力,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1]. 因此关注重症监护室内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对预防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是势在必行的一项护理任务.
作者:王玲;胡学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老年病人磨牙非手术根管治疗(NSRC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牙体牙髓科门诊因牙髓炎、根尖周炎需要行NSRCT的病人参与本次临床试验,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每组190例.经NSRCT后随访3年,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2组牙髓炎、根尖周炎NSRCT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牙髓炎、根尖周炎的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RCT治疗老年人磨牙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倩;朱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炎症因子水平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5~2016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治疗.检测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炎症因子和磷脂酶A2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的纤维蛋白原(FIB)、炎症因子、磷脂酶A2水平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均未出现脑出血等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有效提高病人神经功能.
作者:房宇;倪杰;樊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糖尿病性非酮症性高渗昏迷( nonketotic hyperos-molar diabetic coma,NHDC)是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可达10%~50%[ 1-2] ,多见于老年病人.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rhabdomyolysis, RM )是指一系列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能量供应的多种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导致的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细胞内容物包括肌红蛋白、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等以及离子和小分子毒物的漏出,部分伴有威胁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RM的病死率在3%~27%[ 3-4]. 1974年Gorsman等报道NHDC与 RM有关, NHDC合并RM国内外报道罕见[ 5-6] ,现报道老年病人1例如下.
作者:何珂;卞荣蓉;陆西宛;朱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病人由于存在间歇性低氧-复氧,可以引发氧化-过氧化损伤,从而损伤认知功能. 此外,OSAHS可以单独作为卒中的危险因素,加重大脑神经细胞损伤,进一步加重认知障碍[1]. 2型糖尿病病人除高血糖导致的细胞功能障碍外,还可以并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相关性痴呆.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由于口咽部肌肉松弛,老年人OSAHS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其患病率高可达24%,而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亦较高[ 2-4]. 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NGAL)及内皮素-1( ET-1)水平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而血管损伤激发的一系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性增加、血流缓慢,均可以加重缺氧,导致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5].但老年2型糖尿病伴OSAHS病人血浆NGAL及ET-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尚未见报道.
作者:戈艳蕾;刘聪辉;李真真;解宝泉;王红阳;李立群;张盼盼;张嘉宾;王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逐年递增,由此产生的卒中、慢性肾脏疾病、冠心病例数也较前大大增加. 大量研究已证实: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脑卒中、终末期肾病和死亡. 本研究通过心内科门诊筛选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病人,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并密切随访血压、血糖的达标情况,旨在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的门诊慢性病管理模式,以提高血压、血糖的综合达标率,终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徐莲;王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系RGC-5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RGC-5细胞,分为NMDA损伤组、正常对照组、地卓西平阳性对照组、丹参酮ⅡA预保护组,丹参酮ⅡA预保护组又分为3个亚组(0.4μg/mL、4μg/mL、40μg/mL).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NMDA(100μmol/L)诱导损伤,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Bax和Bcl-2的mRNA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MDA损伤组RGC-5细胞损伤,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增加,Bcl-2 mRNA表达降低,Bax mRNA表达升高(P<0.05).与NMDA损伤组相比,4μg/mL、40μg/mL丹参酮ⅡA预保护亚组RGC-5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凋亡减少(P<0.05),另外4μg/mL丹参酮ⅡA预保护亚组Bax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可抑制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元,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ax mRNA和上调Bcl-2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苏志彩;邵蔚;张芳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全球约有500万名P D病人,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占总人口的0. 3%,在超过60岁的人中大约占1%[1]. PD病程长,需要长期管理与康复的病人人数众多,长期以来,临床上主要依靠医生检查、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UPDRS)以及 Hoen-Yahr分期等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估. 但是这些方法敏感性较低,不能发现轻微的运动功能异常,不利于PD的早期诊断;而且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难以消除不同检测者主观差异造成的影响,不利于医生对病人病情的纵向观察和对疾病进展的评价,这样既不客观也不准确[2].
作者:蒋顶;龚大伟;章文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诊断为冠心病的92例老年病人为手术组,另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45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手术组病人分别于PCI实施前24 h及术后3个月时,测定其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NO水平.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手术前,手术组病人SAQ各项评分及血清N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手术组病人SAQ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清NO水平均低于手术前,但手术组病人SAQ各项评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可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手术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的损伤.
作者:祝聪聪;盛蕾;洪李锋;黄文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水平血压控制的非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以探索佳的血压控制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961例非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压控制水平将病人分为强化降压组[收缩压(SBP)<120 mmHg]和常规降压组(SBP<140 mmHg),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结果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强化降压组和常规降压组分别为8.1%和9.3%(HR=0.77;95%CI:0.27~0.95,P=0.040);COX生存分析显示:心衰发生率(1.9%比2.5%,P=0.002)、肾小球滤过率下降>30%发生率(11.3%比18.5%,P=0.001)和心脏病相关死亡率(0.7%比1.1%,P=0.011)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降压较标准管理可显著降低非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然而强化降压带来的医疗费用增加和相应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作者:郭红梅;季鹏;王屹;蔡静波;窦钰;朱玫玉;熊亚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约影响我国1. 7%的老年人群,其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及姿势步态障碍. 除了这些运动症状外, PD病人还伴有种类繁杂的非运动症状,如认知障碍、情绪改变、视幻觉、睡眠障碍等. 目前普遍认为 PD的众多症状不仅仅归因于单纯的基底节功能障碍,还牵涉到多种神经环路及功能网络的广泛性功能紊乱. 近年来,随着功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静息态下的脑功能研究,主要研究手段包括: 功能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fMRI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脑电图( EEG) 、脑磁图( MEG) 、扩散光学成像( DOT)等. 其中 fMRI 技术以其无创、无放射性、时间空间分辨率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使得对PD的研究可以扩展到脑功能/神经物质代谢等层面,为进一步了解 PD 运动及非运动症状的发病机制提供方法. 本文则就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resting-state fMRI,rs-fMRI)在 PD 病人脑功能连接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进一步了解 PD 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发病机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作者:董文文;邱畅;龚大伟;章文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右心室起搏电极位置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CRT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4例,术中左室起搏电极位置为侧后壁者65例,非侧后壁者19例,根据术中右室起搏电极位置为右心室流出道间隔(RVOT)和右心室心尖部(RVA)分为RVOT组(n=34)和RVA组(n=50),比较各组病人治疗前后QRS波时限(QRSd)、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的变化.结果RVA组LVEF显著高于RVOT组(P<0.05),NYHA分级、QRSd、LVEDD、LVESD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起搏电极在侧后壁者中,RVA亚组LVEF显著高于RVOT亚组(P<0.05),NYHA分级显著低于RVOT亚组(P<0.05),QRSd、LVEDD、LVESD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侧后壁者中,RVA亚组与RVOT亚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组和RVOT组病人CRT有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受双室起搏位置的综合影响,右心室RVA起搏可能较RVOT起搏更具有临床优势,尤其是对于左心室为侧后壁起搏者,将右心室电极置于RVA有利于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尹微;陈学颖;许铎;季伟敏;王宝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