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东;司贤峰
<务中药性>作者为何本立,何氏字道生,号务中,生于乾隆44年,卒于咸丰2年,江西省清江人.何氏自幼习儒,年长则潜心医药,尤精究本草之道,历数十年苦心于药物之性能探究,而著<务中药性>共20卷,其中药物部分18卷,卷首卷末各1卷,清·道光25年其子何晴皋以怀仁堂名义刊刻发行.
作者:朱传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甲氨喋呤(MTX)配合中药内服保守治疗稳定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4至2007年我院收治的稳定型输卵管妊娠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22例,肌注MTX(50mg/m<'2>体表面积),Ⅱ组24例配合中药内服.结果 Ⅰ组治愈8例,总有效率77.3%.失败5例,失败率22.7%.Ⅱ组治愈18例.总有效率95.8%,失败率4.2%.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甲氨喋呤配合中药内服成功率高于单纯甲氨喋吟组.故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稳定型输卵管妊娠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崔翠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芍药汤加减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疗效.方法 40倒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芍药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戍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芍药汤加减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疗法.
作者:迟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1/3肺结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尤其是大咯血,来势凶险,常可引起窒息及失血性休克,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做好护理工作对咯血的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晓君;左秀云;侯淑艳;Li Xiaoli;Yang Hong;Liu Jianping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白黎芦醇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膳食喂养方式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1·d-1).每组10只.实验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与肝组织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RES中、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四项指标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RES中、高剂量组的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GSH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表明RES高、中剂量均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P<0.05).结论 RES对大鼠NAFL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对抗脂质过氧化以及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段胜红;Duan shenghong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附子,性温,具上温心阳、中运脾阳、下扶肾阳、外固卫阳、内解寒凝等多种作用,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炮附子、芍药、茯苓、白术、人参5味药物组成.为温阳散寒、健脾祛湿之剂.主治少阴寒湿证及少阴阳虚畏寒证.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只要辨证属阳虚寒盛者,均可获效.
作者:何季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医药学基础>是中医学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内容繁多课时有限,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佳.因此,<中医药学基础>课程教学亟待多种教学手段、多种媒体有机同步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中医药学基础>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实现这一目的 的有效途径.本课题以<中医药学基础>新教材内容为蓝本,采用Photoshop、Flash等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音频、视频、图像、动画有机结合,在保留中医固有特色的前提下,冲破传统文字教材不直观的局限和中医理论玄奥抽象的缺陷,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医药学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龚小红;孙贵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的联合用药方案;B组采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的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A组HP根除率为86.0%(37/43),溃疡愈合率为79.1%(34/43),B组HP根除率为65.1%(28/43),溃疡愈合率为58.1%(25/43).A组与B组相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HP感染的效果优于甲硝唑三联疗法.
作者:王明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采用简单可行的水煎煮法提取马齿苋的有效成分,对62例急性肠道菌痢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治愈4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有效率96.77%.
作者:陆桂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分子标记物与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其微观辨证规律.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根据国家标准分为气滞、气虚、痰浊、阴虚四亚型,并测定其血清No、ET、VWF值,经统计学比较之间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NO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F组>D组>C组>E组,与A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ET由高到低依次为E组>C组>B组>D组>F组>A组,与A组相比,除D,F组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E组>c组>D组>F组>B组>A组,与A、C、E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相比除F组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管内皮损伤是冠心病血瘀证的重要因素,其分子标记物血清NO、ET、VWF值是冠心病血瘀证不同亚型微观辨证的可靠指标.
作者:杨军辉;欧阳玉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银杏叶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银杏叶片口服,对照组给予拜阿司斯匹林肠溶片口服,疗程4周.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症状、心电图改变,检测心功能指标,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0.6%.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的每搏量(SV)、心捧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EVF)值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组SV、CO提高更为明显.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银杏叶片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
作者:谭东;司贤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了提高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对3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主要采取迅速补充血容量、处理原发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病情迅速好转.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龚俊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主要药效学实验,验证康感清口服液与临床功能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及机制.方法 结果体内抗菌实验表明,康感清口服液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可降低其死亡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康感清口服液能明显减少氨水引发的小鼠咳嗽次数并能明显延长豚鼠枸橼酸引咳的咳嗽潜伏期,减少豚鼠咳嗽的次数;康感清口服液能明显增加小鼠气道酚红捧出量,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表明康感清口服液具有增加气道分泌物,促进痰液捧出的作用.结论 康感清口服液具有一定的抗菌、止咳、化痰、镇痛作用.
作者:徐镇军;崔艳;许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山楂是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山楂的成熟果实,山楂味酸、甘温,归脾、肝经,其作用价值很高.秋末初冬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山楂因产地不同,而有南北之分.
作者:袁瑞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孙六合,男,1938年生,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医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几十年来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针灸专著一部,主编一部,获省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作者:鲁嵬;徐江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肺内多种疾患表现为球形结节灶,其中球形肺炎与肺癌有时就不易区别,我们对以往工作中23例球形肺炎误诊为肺癌的教训做了总结回顾,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
作者:任金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结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单纯微波(输出功率60W)烧灼糜烂面治疗85例,微波治疗后加用干扰素栓阴道给药,隔日1粒,15次为1个疗程,治疗89例,两组分别于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 单纯微波治疗组治愈率8.2%;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组治愈率为44.9%,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麋烂效果显著.
作者:马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蒙药外敷治疗青少年近视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有近视的青少年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治疗组患者采用自拟调视眼膏和调视脐膏,分别眼周穴位外敷和神阙穴外敷并结合耳穴贴敷,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眼保姆近视治疗仪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蒙药结合穴位外敷治疗青少年近视有显著疗效.
作者:翟佳滨;孙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自拟行气祛瘀汤治疗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取中药行气祛瘀汤煎服;对照组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华佗再造丸口服.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9%,对照组为6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行气祛瘀汤治疗脑中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纪奎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各位老师,各位学员:大家上午好!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正式启动了,经过公正而严格的笔试,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222名中医临床骨干成为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的研修学员.在此,我谨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第二批研修项目的启动,对第二批研修项目的学员,致以热烈的祝贺!
作者:洪净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