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伟;谢秋菲
目的 探讨与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按照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与认知正常组,记录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分析脑卒中严重程度、血管危险因素及基本资料因素对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尿失禁、运动障碍均是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认知及精神状态评定,明确患者的认知状态,并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穆军山;叶建新;林航;林敏;张敏;崔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6年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试验组,将其根据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评分法将该组患者的疾病类型分为阿尔茨海默病、混合性痴呆及血管性痴呆,同时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将该组患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另选同时期收治的40例非老年痴呆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人员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循环酶法检测并进行对比. 结果 阿尔茨海默病组、混合型痴呆组及血管性痴呆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痴呆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着痴呆程度的加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 结论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程度越严重,这就需要临床工作者对老年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变化引起重视.
作者:张琼;戴朝博;王巍;陈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醌氧化还原酶2 (NQO2)下调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s)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方法 将RASMCs分为3组:野生型组、阴性对照组和NQO2下调组.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体外培养的RASMCs中NQO2,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渗入法检测细胞增殖,用阳离子染料JC-1标记RASMCs线粒体内膜并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法检测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细胞色素C水平.结果 在野生型组、阴性对照组和NQO2下调组中,BrdU阳性细胞比率分别为(18.94±1.43)%,(18.29±0.92)%和(9.21±1.42)%,NQO2下调组的细胞增殖明显被抑制(P<0.01);3组细胞经JC-1标记后红色/绿色荧光比值分别为15.48±0.41,15.96±0.52和13.58±0.12,NQO2下调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细胞色素C水平在3组细胞中分别为(9.62±0.29) ng/L,(9.36±0.07) ng/L和(15.83±0.83) ng/L,NQO2下调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NQO2的下调可降低RASMCs线粒体膜电位,致细胞色素C释放增加,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作者:蔡静波;季鹏;尹红丽;王岚;郭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并分析比较63例aMCI患者和60例年龄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的ApoE基因多态性. 结果 aMCI组ApoE基因型中ε3/4型的频率(28.6%)显著高于正常老年组(13.3%),其他基因型频率2组间无明显差异.aMCI组ApoEε4的等位基因频率(25%)显著高于正常老年组(11.5%),ε2和ε3的等位基因频率尚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aMCI患者有较高的ApoEε4基因携带率,对这一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对该类患者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作者:何重远;刘百薇;柏琪;陶霖;佡剑非;郑东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接受厄贝沙坦治疗)39例和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治疗)34例,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水平.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TNF-α、hsCRP、IL-6、IL-8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炎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尿素氮、胆固醇、肌酐、三酰甘油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治疗4周后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厄贝沙坦能够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NF-α、hsCRP、IL-6、IL-8水平,控制血压和心率,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作者:王林;王崇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老年非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体位训练对术中术后耐受恢复的影响. 方法 300例老年非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根据术前有无接受体位训练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术中术后耐受情况的差异. 结果 研究组麻醉机强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和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分别为3.33%、8.67%、4.00%和1.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67%、23.33%、12.67%和8.67%)(P<0.05);研究组患者体位舒适度和耐受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研究组头晕头痛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66%;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4.67%,低于对照组的46%,经秩和检验表明,研究组对头晕头痛和恶心呕吐的耐受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 结论 术前体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老年非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舒适度和耐受力,降低术中生理指标变化,改善术后头痛、恶心发生率,患者术中术后耐受性好,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侯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老年睡眠障碍(失眠),观察其对血清细胞因子及皮质醇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在我院门诊治疗的81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组27例,分别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组);口服奥沙西泮治疗(药物治疗组);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皮质醇水平,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定,并根据患者入睡时间及总睡眠时间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认知行为治疗组为62.96%,药物治疗组为70.37%,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1),认知行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7个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细胞因子及皮质醇水平均较高,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 结论 老年失眠患者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其血清细胞因子及皮质醇均显著升高,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其血清水平,提高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单一的认知行为治疗组及药物治疗.
作者:徐萍;季卫东;潘尧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培美曲塞持续巩固治疗在治疗老年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方法 82例老年进展期NSCLC患者接受4周期培美曲塞/卡铂方案诱导化疗,56例疾病控制者以2∶1随机分为巩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巩固治疗组继续接受培美曲塞单药巩固治疗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比较2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及化疗相关毒性反应. 结果 巩固治疗组与对照组PFS分别为4.0月和3.4月(P<0.05),中位OS分别为14.2月和11.2月(P>0.05).巩固治疗的不良反应可耐受,其中1/2级乏力10例(27%),贫血7例(18.9%);3/4级贫血4例(10.8%). 结论 培美曲塞持续巩固治疗是治疗老年进展期NSCL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PFS.
作者:潘士勇;杨民;樊卫飞;王峻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近年来呈上升和低龄化趋势,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不仅严重危害生命健康,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预防脑卒中正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朱记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的精神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PSD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阻碍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然而,到目前为止PSD在国内外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这导致各项研究结果差异较大,亟需对PSD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以提高PSD的识别率和治疗率,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作者:袁勇贵;姜海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不仅影响脑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患者死亡率[1].PSD发病率为5% ~ 67%,严重抑郁者达9% ~ 26%,急性期发病率为16% ~52%,脑卒中后2年内更是高达18% ~55%[2].PSD发生率随着脑卒中后不同阶段呈现动态变化,脑卒中后3月内PSD发生率为25%,到12月时降到16%,2年时又增加到19%,脑卒中3年后,发生率再次增加并稳定在30%左右[3].
作者:岳莹莹;袁勇贵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老年综合评估,国外简称CGA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是老年医学的核心技术,正确掌握和合理应用其技术与方法,对老年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CGA在常见老年综合征和老年问题的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CGA,可为老年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和护理计划,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国际上许多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将CGA作为诊疗常规,但中国大陆的多数医疗机构还未将其列入服务的范畴[1].本文就国内外CGA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临床应用CGA提供参考.
作者:罗昌春;邓宝凤;李海芳;王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激素替代疗法与阿仑膦酸钠治疗的疗效. 方法 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将51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26例,口服阿仑膦酸钠,每周70mg,连续1年.对照组25例,口服利维爱2.5 mg/d,连续1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骨密度、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疼痛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腰1~4椎体和右侧股骨颈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FSH明显降低(P<0.05),E2明显升高(P<0.05),而试验组治疗前后FSH和E2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阿仑膦酸钠和雌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在提高骨密度方面均有效,而阿仑膦酸钠对血清E2、FSH水平影响较小.
作者:邓晓杨;赵锦秀;徐蕾;朱晓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转移因子胶囊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10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结核方案2HRZE/4HR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转移因子胶囊,比较2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治疗1月、2月和3月后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月、4月和6月后,观察组病变吸收率以及空洞闭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转移因子胶囊与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老年肺结核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光艳;夏铵冬;郑自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全球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严重且并发症多,易导致重症肺炎,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重症肺炎激发的应激反应会导致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又会加重感染,损害组织和脏器功能,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此恶性循环,使得病情难以控制,威胁生命.临床上抗炎、对症、支持等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收住我院呼吸科、内分泌科及ICU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鸣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血糖调节受损组和正常血糖组,比较3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Barthel指数和90 d死亡率等指标. 结果 3组出院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NIHSS评分(P<0.01).糖尿病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为(12.84±2.45)分,出院时NIHSS评分为(6.24±2.28)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比率为0.51±0.13,均高于糖调节受损组和正常血糖组(P<0.01);糖尿病组死亡率为10%,高于其他2组(P<0.01),糖尿病组和糖调节受损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正常血糖组(P<0.05). 结论 血糖水平能够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以及患者的预后,治疗早期进行血糖监测并进行血糖控制能够有助于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损害发生率.
作者:唐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7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57.9%,总有效率为9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8%和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提高常规治疗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金玉玲;邱昕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脑卒中后出现的情感障碍,以持续情感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等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脑卒中幸存患者的1/3.PSD显著增加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疾病负担和精神压力[1-2].
作者:曹金霞;姜建东;刘莉;孙运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定性定量分析磁性附着体在老年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修复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0例老年全口覆盖义齿中应用的78副Magfit磁性附着体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2~4年.观察Magfit磁性附着体对老年全口覆盖义齿修复效果并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分析Magfit磁性附着体的全口覆盖义齿固位情况、比较加磁前后大咬合力、2基牙与3基牙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的大咬合力、固位力、咀嚼效率. 结果 (1)经2~4年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在讲话与咀嚼运动时义齿均未发生脱位,不翘动,且基托内无食物滞留情况;(2)上颌牙固位满意10例,固位良好20例;下颌牙固位满意10例,固位良好19例,固位改善1例;(3)左右侧加磁体前后大咬合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加磁体后12月与初安放磁体时大咬合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初安放磁体时与加磁体后12月2基牙与3基牙大咬合力及咀嚼效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固位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Magfit磁性附着体治疗老年全口覆盖义齿修复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普及.
作者:韩伟;谢秋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标准三联疗法在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Hp)胃炎患者过程中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102例老年Hp胃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疗程为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对患者血清IL-10、IL-17和TGF-β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对比治疗前后及2组间IL及TGF水平的差异. 结果 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清IL-10、TGF-β1和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IL-10、TGF-β1和IL-17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p阴性与Hp阳性患者比较,血清IL-10、TGF-β1和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可以显著降低老年Hp胃炎患者机体内血清IL-10、TGF-β1及IL-17水平,该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勇;王栩彬;高巍;刘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