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
旧观念得了心脏病就需静养在临床上绝大部分心脏病患者及家属认为自从生病后就不能运动,只能待在家中静养.由此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其实,这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误区.从医院接收的心脏病患者来看,绝大部分都认为得了病后就只能窝在家里,尽量少运动.除了生活质量下降外,并发症也因此增多.因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而反复住院甚至死亡的人越来越多,由此造成的医疗费用支出巨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张廷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中草药都是纯天然的,毒副作用少或没有,于是很多人用中药调制药茶或药酒服用,以达到保健养生的作用.但专家提醒,“是药三分毒”,这6味养生中药如果盲目使用可能会伤害眼睛,甚至导致失明,因此大家不要盲目服用中药,应遵医嘱.
作者:唐富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季节交替,腹泻成为一种常见病,中医称为“泄泻”.腹泻多因受到暑、湿、寒、热之邪侵袭,加上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或进食不洁腐败之物等,伤及脾胃而导致.因此,对腹泻患者,应根据具体病情来选用中成药来治疗.
作者:周成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孕育新生命,父母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据了解,有5类疾病与遗传密切相关,父母应该多加注意.视力问题近视、色盲和弱视都具有一定遗传性.如果父母都近视,孩子近视的机率达25%~50%.色盲基因仅由母亲携带,只有男孩会发病.如果母亲携带色盲基因,孩子是色盲的机率为50%.建议:从孩子1岁起,每年做个常规的眼睛检查.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假药之祸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目前,假药的制造、销售比较猖獗,打着免费讲课、赠品或者义诊的招牌推销假药的骗局也不少,消费者若想要少上当或不上当,在这“雾里看花”的乱象中,广大的消费者在选购药品时,还需练就“火眼金睛”,才能辨别真伪.
作者:谢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对于老人来说,养生保健之道不只在于饮食、运动等方面,就像洗头这样的小事上也不容忽视,老年人高发的中风以及头晕、头痛等症状有时就与洗头的方法有关.所以老年朋友洗头,要着重注意以下三点:
作者:小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近网传“人在深度睡眠时突然被闹钟叫醒会引起身体保护性的条件反射,长期催醒会诱发高血压并使心血管病加重,还会增加身体的慢性压力,导致精神压抑……”闹钟和高血压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心血管内科专家表示:闹钟的确称得上是引发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作者:豆豆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据2007年至2008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9240万,高居全球第一位.更为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后备军”——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高达1.48亿,这意味着中国即将迎来糖尿病发病的新高潮.专家指出,唤醒每一位公众对糖尿病风险的关注至关重要.
作者:刘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男科专家指出,偶尔没有晨勃或在性生活中表现不佳,并非一定意味着男性的性功能出现了障碍.由于性生活时可能受到心理压力、身体疲劳状况以及与伴侣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男性的“功力”.相反,夜间睡民时不受干扰的自然勃起,才真正反映一个男性的真实勃起功能.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乳腺增生”——是很多女性并不陌生的疾病,然而又有多少女性具体了解乳腺增生呢?现在很多医生对乳腺增生的病因不解释,治疗采用放任态度,将很多患者带入“乳腺增生不需要治疗”的误区.在临床上有很多女性发现乳房有硬块就担心自己患上了乳腺癌,或者一查出乳腺增生就担心癌变.其实乳腺增生症极少发生癌变.可以说,90%以上的乳腺增生是安全的,不会癌变,但仍有10%癌变的可能,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唐桂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每到秋季,许多人就会感到身体不适,甚至有的人会出现口干舌燥、鼻咽燥涩、皮肤干枯、干咳少痰、烦躁不安等等,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秋燥症”.该如何克服“秋燥症”,中医教你.早睡早起由于秋季天气较凉,风声较急,地气清肃,万物变色,人们宜早睡早起,使意志安逸宁静.这样收敛神气,可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从而保持肺的清肃功能.
作者:韩梅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糖亦是药,如今糖尿病盛行,人们都害怕吃糖多了会得糖尿病,对糖敬而远之.其实,有时吃糖比吃药还管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情况吃块糖,就可有效缓解不适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又可以导致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神经系统、肌肉骨骼和呼吸等系统的并发症.
作者:孟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缺血性肠病(IBD)是指肠壁血液灌注不良引起的肠壁缺血性病变,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主要累及结肠.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也可见于长期口服避孕药或某些青年患者.
作者:刘变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我妈耳根子很软,经常相信外面人说的话.一些虚假广告宣传可是让她花了不少冤枉钱.对于地换回来的一大难各种各样的治疗仪、保健品等,每次我们告诉她这些都是没用的,她就会不高兴,显得我们当子女的不太孝顺.我该怎么办呢?——王先生老人容易轻信“权威”老年人一般都比较节俭,在上医院看病较贵的情况下,他们更易相信所谓“权威专家”的上门服务.
作者:周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7期
老人怎样看病吃药既能少花钱,又能节省时间和高质量的就医,这里有一些看病要点供您参考.复杂突发疾病去大医院如果有复杂疾病,初诊好找大医院的专家就医.这是因为大医院分科细,医生专业,而且大医院的检查手段较多,可以迅速地查清病因.以避免误诊和漏诊.时间对于重大疾病的预后极为重要.一旦出现危重病,更要就近到大医院、专科医院进行诊治.如果先去小医院再转院,往往错过佳诊治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章晓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一些女性认为,只要能控制饮食、积极锻炼、注意防晒、每天刷牙及定期检查,身体自然就不会出问题.然而,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坏习惯往往会破坏健康.本期,我们为您总结了这些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续民 刊期: 2012年第17期
7月1日,北京友谊医院调整挂号费价格,实行新的医事服务费.普通号42元,副主任医师号60元,主任医师号80元,知名专家号100元.其中,医保报销40元.也就是说,如果挂普通号,医保患者只需自付2元;如果挂不同级别的专家号,分别需要自付20元、40元、60元.结果,普通号需求大增,而专家号出现剩余.
作者:白剑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乏力只是一种症状,常被分为生理性乏力和病理性乏力.在正常情况下,糖是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或相对缺乏,糖不能被很好的利用,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源,所以会感到乏力.还有,在糖尿病时,由于肝脏、肌肉组织摄取氨基酸的减少,蛋白质合、成减弱,分解代谢加速,导致负氮平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组织修复能力和抵抗力降低等症状.
作者:周海波 刊期: 2012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