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89例

伍启军

关键词:胫骨中下段, 中药治疗,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
摘要:目的 提高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近6年来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89例,男65例,女24例,年龄18~64岁,平均34岁,均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配合中药治疗.结果 经6~36个月随访,愈合86例,延迟愈合3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9.1周,膝、踝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结论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配合中药治疗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闭塞性血管病不宜重用活血药

    闭塞性周围血管病是指血管病变以狭窄、闭塞为主要病变的周围血管病.临床上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为代表,治疗此类疾病的目的在于改善病变血管供血能力,增加其血流量,使机体正常活动所需要的血流量得到满足.中医治疗这类疾病,古往今来,临床上盛行重用活血化瘀药,多选用桃仁、红花、当归、水蛭等药物.

    作者:李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利培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利培酮和奋乃静治疗,疗程4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7.5%,奋乃静组为7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利培酮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优于奋乃静,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闻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50例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以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好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涛;牛福娟;庄志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高职院校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研究

    该文阐述了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必要性,对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方法 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实践性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作者:田广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 探讨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刃针及针刺疗效的对比.方法 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数字表法(2:1:1)随机分为刃针配合手法治疗组和刃针对照组及针刺对照组.结果 三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刃针对照组和针刺对照组.治疗组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表明:病程越短,治愈好转率就越高,治疗组发病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表明:发病年龄越小,其治愈好转率就越高.结论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刺激俞穴与外周神经,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筋膜室间张力,调整腰椎间盘内外压力,恢复脊柱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作者:马胜;于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白虎汤治疗高热重症验案

    经方是后人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的方剂称谓.虽然年代久远,但现代仍对中医临床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步入岐黄二十余年,凡遇重症,应用经方,顿起沉疴.可以说获益匪浅.这里就本人应用经方治疗高热重症的一些案例,择举介绍,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国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施他宁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64例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对6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复方大承气汤、施他宁结合支持疗法、抗生素等治疗,必要时中转手术.结果 64例患者在腹部手术后2周内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系统治疗后痊愈.结论 准确掌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特点,系统化治疗不但可以治愈,而且可避免再次手术的发生.

    作者:冷坚强;陆鸣;朱友群;张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风恢复期的护理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很高.中风发病后如能及时抢救、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可安全度过急性期而进入恢复期.此时,令患者难以接受的是半身不遂致行动不便、口角歪斜、进食困难、讲话发音不清、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使之惊恐、烦躁,甚至抑郁愤世,影响健康.

    作者:菅永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中国医学史教学体会

    中国医学史是中医院校基础性课程之一,中国医史教学在开阔新生眼界,训练联系思维,为专科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笔者从事中国医学史教学多年,针对中国医学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拟从针对性教学、讨论式教学、关联式教学、人文化教学等方面总结教学经验,期待与同仁沟通与交流,以提高中国医学史教学水平.

    作者:甄雪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试论县级公立医院人员劳资的现状与趋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各行各业人员在劳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公立县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受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劳资方面的独特现象.这对于县医院的发展特别是新医改政策出台后,县医院的发展趋向极具研究价值.

    作者:高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内巨大柿石症18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内巨大柿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胃内巨大柿石,先采用Wilson公司生产的胃石切割器切割治疗,再配合中药化石排石.结果 18例胃内巨大柿石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均一次治愈、捧出.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内巨大柿石省时省力,患者痛苦少易于接受,又不损坏医疗设备,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试述中医妇科的成才之路

    保证中医妇科的可持续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关键是人才的培养,中医妇科在传统中医领域中具有鲜明的专科特色.本文结合作者的亲身体验,论述了妇科特色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以及在主观努力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姚石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 通过对分娩性新生儿臂从神经损伤的观察及早期康复护理,探讨该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对18例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在给予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2年.结果 预后与损伤类型及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有关.结论 臂丛神经损伤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于减少后遗症及畸形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升阳补脾扶正法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中药升阳补脾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的内科药物及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加以升阳补脾扶正的中药注射液,偏气虚者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偏阴虚者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内,采用简式Fug-2Meyer量表评测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测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变化,分6级评定步行功能的恢复.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步行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01,但观察组除上肢的运动功能外,其余各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升阳补脾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ADL 能力、步行功能等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清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下骨折

    目的 报告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24例.Seinsheimer分类:Ⅲ型8例,Ⅳ型11例,V型5例.结果 24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4个月.22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6个月.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术后6个月近端锁钉退出,骨折已愈合将退钉取出.无感染、交锁钉断裂、下肢缩短及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粗隆下粉碎性骨折并发症少,缩短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桑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疮(RAU)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迄今尚无可根治的药物或疗法.我们采用口服中药方剂加替硝唑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庄文清;谢业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1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体针加耳针与单独体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即分为体针加耳针组(治疗组)80例、单独体针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首先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穴位压痛点,继而针刺秩边、委中、阳陵泉等穴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体针治疗,2组均治4个疗程,疗程结束及半年后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复发率差异.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耳针配合体针治疗坐骨神经痛优于单独体针治疗.

    作者:王儆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52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资料分析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特发的常见的肝脏功能紊乱的疾病.80%在妊娠30周开始出现,也有在妊娠25~29周出现,个别甚至更早.ICP对孕妇预后及胎儿有不良影响,使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淑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剂量对药物作用性质的影响

    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同一个药物,剂量大小不同,作用性质可以完全不同,甚至刚好相反.那么,这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就不同,我们必须熟悉这些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才能指导临床上合理用药,正确防治不同的疾病.

    作者:吴虎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参苓止泻汤加减辨证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体会

    泄泻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多在夏秋暑湿当令之时发病,并以2岁以内患儿居多,这是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较少,消化酶活性较低等这些特殊生理现象所致.

    作者:江冬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