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升阳补脾扶正法在中风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

刘清梅

关键词:升阳补脾扶正法, 中药, 康复, 运动功能, 中风后遗症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升阳补脾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的内科药物及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加以升阳补脾扶正的中药注射液,偏气虚者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偏阴虚者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内,采用简式Fug-2Meyer量表评测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测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变化,分6级评定步行功能的恢复.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ADL能力、步行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01,但观察组除上肢的运动功能外,其余各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升阳补脾扶正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ADL 能力、步行功能等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糖化血清蛋白增高的临床分析

    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者发现有些患者无原因可解释的血糖降低而糖化血清蛋白增高现象,为此本文对1年来发现的15例患者进行了异常化验结果的原因分析.

    作者:胡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古今医家治疗肝病验2则

    古今医家对肝病的认识、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临征选读明代医家张介宾和近代名医焦树德辨治肝病之精华,指导应用临床,收到实效.

    作者:黄世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临床应用概况

    临床上同一种药物,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法,疗效也有很大不同.黄芪注射液为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临床使用十分广泛,在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显示了很好的疗效.而人体穴位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研究项目.

    作者:暴昕;姚灵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银杏达莫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患者48例(5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口服芦丁、肌苷、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静脉滴注4周.同时观察患者出、凝血时间以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32%,总有效率84%;对照组治愈率12%,总有效率52%.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安全、有效率高.

    作者:刘松华;王艳宁;郭凌坡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目的 探讨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刃针及针刺疗效的对比.方法 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数字表法(2:1:1)随机分为刃针配合手法治疗组和刃针对照组及针刺对照组.结果 三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刃针对照组和针刺对照组.治疗组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表明:病程越短,治愈好转率就越高,治疗组发病年龄与疗效的关系表明:发病年龄越小,其治愈好转率就越高.结论 刃针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刺激俞穴与外周神经,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筋膜室间张力,调整腰椎间盘内外压力,恢复脊柱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作者:马胜;于瑞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金匮要略》调和营卫方证治法浅述

    本文通过对<金匮>原文中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桂汤及芪芍桂酒汤等桂枝类汤为代表,在血痹、虚劳、奔豚气及黄汗等诸病中应用的分析,初步探讨调和营卫法的应用.

    作者:张鹏;高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复方薄荷脑醑中苯酚的含量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醑中苯酚的含量.采用AgilentlCl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73nm.苯酚在82.2~328.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100.2%,RSD为0.7%.该方法 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薄荷脑醑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社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输卵管梗阻性不孕

    输卵管插管注液术诊治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84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院妇科门诊部应用76%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84例共152条输卵管,年龄25~40岁,平均32岁.不孕时间为2~8年;原发不孕35例,继发不孕49例;输卵管梗阻发现时间1~20个月;既往有宫腔通液治疗史28例.

    作者:叶希文;朱丹;栗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症60例

    不孕症是指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避孕措施未妊娠者.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免疫性不孕症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因素,AsAb在男性不育和女性不孕症中的出现率分别是18%和7.7%,近年来,我院采用中医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取得较好疗效,特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芍药甘草汤证的研究及应用

    芍药甘草汤,又名甲乙化土汤,系张仲景为伤寒误汗亡阳、阳复后脚挛急证而设,有柔肝舒筋、缓急止痛之功效.后世医家对本方极为推崇,十分重视此方的化裁运用.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抗炎、止咳、平喘、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痉挛、抗变态反应等作用.现对其渊源、临床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 通过对分娩性新生儿臂从神经损伤的观察及早期康复护理,探讨该病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对18例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在给予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2年.结果 预后与损伤类型及早期正确的康复护理有关.结论 臂丛神经损伤及早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于减少后遗症及畸形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剂量对药物作用性质的影响

    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同一个药物,剂量大小不同,作用性质可以完全不同,甚至刚好相反.那么,这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就不同,我们必须熟悉这些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才能指导临床上合理用药,正确防治不同的疾病.

    作者:吴虎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成人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观察

    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骨科疑难病之一,好发于中青年,其发病病因繁多[1],病程长,疾病后期常因股骨头塌陷而致髋关节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病残,且治疗困难[2].结合临床经验及现代医学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理的研究,提出以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主,消肿止痛为辅的补肾活血汤应用于临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治疗45例,结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滕加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血塞通胶囊治疗阿司匹林抵抗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运用血塞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抵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筛选出冠心病患者中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60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口服血塞通胶囊+阿斯匹林及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均连服1个月后查血小扳聚集率.结果 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检查结果 :治疗组下降率37.50%,对照组为14.5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塞通胶囊对阿司匹林抵抗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平启年;刘红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活血化瘀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

    本文从泻热逐瘀、解毒活血、清热凉血散血、清热通瘀开窍、回阳化瘀固脱、活血化湿、和解化瘀等方面探讨了古前贤及近代医家对温热病挟瘀血证的治疗法则及拟方用药规律.

    作者:蒋新民;张德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全民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提高护士的护理书写水平,对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院针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现介绍如下.

    作者:曹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谈中药炮制与美的形态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其历史悠久,论著丰富,理论充实,方法得当,药物美观,疗效确实,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我国医药学特有的制药术语[1-3].

    作者:李秀英;黄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胆囊结石与原发性胆囊癌——30例胆囊癌观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30例,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胆囊癌与胆囊结石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选择高危人群预防性胆囊切除对原发性胆囊癌发病率下降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孟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传染病中医药文献研究现状与思考

    中医药文献研究是是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的载体,是中医学术研究的基础和载体.结合目前全球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严峻形势,加大对当代重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等)相关文献采用多因子综合和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进行研究,分析传染病的共性证候特征,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决策提供依据,促进重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童佳兵;李泽庚;彭波;刘健;张国梁;潘桂娟;杨程;王传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度血性乳糜尿的辨证施治

    乳糜尿现代医学之名称,类似中医学的膏淋、尿浊之范畴.临床上以小便似米泔水、稠浊,状如脂膏,时而成团,小便不利为主征,或兼有血尿浑浊不分.

    作者:胡方成;周其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