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昕;于雪凡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其血浆ACE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ACE基因多态性,同时用比色法测定血清ACE水平.对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与5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老年脑卒中组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DD基因型患者血清ACE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ACE水平和ACE基因多态性有关,提示D等位基因可能与老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关.
作者:曾爱萍;马建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并探讨对策,以达到控制院内真菌感染的目的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CCU 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177例患者逐一调查.结果 C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1.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多,其次为肠道、尿道及血液;基础疾病以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感染例次高.分离的42株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多,其次为热带念珠菌;药敏结果发现酮康唑和益康唑耐药性较高.结论 应加强对CCU内老年患者及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复苏后等医院真菌感染高危疾病的监控,对送检标本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减少患者并发症,控制医疗成本.
作者:付文波;丁世芳;蒋洁泉;陈志楠;龚志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分析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123例T2DM患者,对其一般情况、代谢指标等进行检查,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受试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分析T2DM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抑郁患病率为38.2%,焦虑患病率为29.3%.进入焦虑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微量尿白蛋白(UALB)、眼底改变、吸烟史、家族史、并发症数;进入抑郁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HbA1c、UALB、总胆固醇(TC)、吸烟史、病程、并发症数.进入焦虑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HbA1c、UALB和并发症数目;进入抑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HbA1c、病程、吸烟史和并发症数目.结论 抑郁、焦虑为T2DM患者常见心理障碍,HbA1c以及并发症数目为T2DM患者心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赵真;王淑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高龄透析患者越来越多,老年人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护日益受到重视[1].作者观察了65例均为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动静脉内瘘手术或多次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且又无法行腹膜透析(或拒绝腹膜透析)的老年患者,其永久性带涤纶套双腔管的建立及使用情况,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丽云;赵俐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明显延长,绝大多数妇女绝经后还要经历平均25年甚至更长的生命时间,因此应当重视绝经后妇女的健康与保健.
作者:胡娅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导致女性泌尿生殖道萎缩的主要原因是雌激素缺乏.该疾病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问题,也见于哺乳、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全身或局部应用激素治疗(hormone therapy, HT)是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缩的首选措施[1],具体的治疗方案有待深入和系统的研究[2].
作者:白文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我国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大约占10%,而其中有5%~10%的急性感染转为慢性持续性感染,并发展成为不同程度的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目前对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治疗多采用联合治疗,如使用干扰素、核苷酸类药物、免疫调节剂和甘草酸制剂等[1].
作者:侯春兰;王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老年精神科住院的2 365例病历进行分析.结果 共查出医院感染278例,感染率为11.75%;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居首,160例次(57.55%),其次是泌尿系统55例次(19.78%)、皮肤感染33例次(11.87%);感染病原以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杆菌及大肠埃希杆菌多见.感染发生与基础疾病以及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有关.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意识,增强病人的身体素质,能有效降低老年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蒋幸衍;朱建中;徐清;季莉;诸春明;黄寅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方法观察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结构异常表现,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年来收治的41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1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中,共有32例(78.0%)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4例(9.8%),后循环病变28例(68.3%),其余9例(22.0%)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除1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出现短暂的椎动脉痉挛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循环血管结构异常是常见的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血管性病因,前循环狭窄亦是致病因素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
作者:侯昊明;刘振华;刘亚杰;黎洪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在体条件下观察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对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Aβ25-35及生理盐水做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后,采用水迷宫、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实验动物学习记忆改变、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大鼠海马部位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 A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通过水迷宫的潜伏期分别为(59.93±23.43)s和(8.56±4.81)s,差异显著(P<0.01),而Aβ组海马各区及齿状回可见大量的NF-κB阳性细胞,以齿状回和CA1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在体条件下Aβ能激活NF-κB,提示NF-κB的活化与Aβ的神经细胞毒性有关.
作者:王秋艳;马涤辉;陈微;李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绝经后老年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可发生泌尿生殖道萎缩、局部抵抗力低下,细菌易于侵入繁殖引发炎症,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以及尿频、尿急及尿路感染等,易反复发作,且病程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老年妇女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问题值得重视.
作者:薛凤霞;华绍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阵发性房颤(PAF)患者的左心房大小及P波离散度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52例有PAF发作史的老年心脏病患者与55例无心房颤动发作史的老年患者,分别测量其窦性心律时的12导联心电图(ECG),并分别测定大P波时限(Pmax)及小P波时限(Pmin),并计算P波离散度(Pd);心脏超声测量2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PAF组的Pmax、 Pmin及Pd值分别为:(118.56±12.63)ms、(70.82±8.69)ms及(47.74±6.78)ms;而对照组分别为:(112.53±10.03)ms、(71.47±6.78)ms及(40.82±5.26)ms,两者相比,PAF组中Pmax、P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此外,2组在进行心脏超声测量中,PAF组的LAD值[(4.19±0.38)cm]较对照组[(3.58±0.26)cm]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Pd、LAD与PAF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作者:谈世进;杨建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的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AS)是急性脑梗死(ACI)的主要致病因素,在AS形成的诸多病因中,脂蛋白代谢紊乱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载脂蛋白B(ApoB)作为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结构蛋白,参与三酰甘油(TG)的代谢,并且是LDL与相应受体结合必不可少的配体,其在ACI尤其是进展性脑梗死(ECI)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陈玉熹;缪心军;蔡平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老年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变化,探讨检测细胞因子在脑梗死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意义,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品;洪丽;邓建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年龄69~91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骨科手术的患者48例,分2组,对照组(Ⅰ组)硬膜外麻醉,试验组(Ⅱ组)腰-硬联合麻醉 .分别评定麻醉效果,记录2组给药前后多时段生命体征、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及维持时间 ,分别于术前、术毕和术后 24 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起效时间Ⅱ组明显快于Ⅰ组(P<0.05),各时段NE和E的浓度Ⅰ组均高于Ⅱ组(P<0.05),术中镇痛效果的满意度Ⅱ组(96%)明显高于Ⅰ组(74%).结论 只要术前准备充分,掌握给药的剂量和速度,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患者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且可减轻手术的应激反应,是一种效果好而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晓峰;姚立农;柴伟;梁峰;杨永慧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老年人口的比例显著增加.女性一生将有1/3甚至更长时间在围绝经期与绝经后期度过.历来对绝经问题的定性均存在分歧:绝经是一种疾病?一种激素缺乏状态?或者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而不必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的干预?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造成的雌激素不足,是促成老龄并发问题的因素,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绝经及其治疗应被看作有关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
作者:张绍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老年初发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病因、诱因构成和病因聚集性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线索.方法 144例AHF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比分析2组间病因、诱因构成和多病因情况.结果 老年组前3位基础病因为冠心病(52.1%)、高血压 (32.1%)、慢性肾功能衰竭(8.5%),非老年组前3位基础病因为风湿性心脏病(32.6%)、慢性肾功能衰竭(21.7%)、扩张型心肌病 (19.6%);在病因聚集性方面,老年组多病因AHF占49.5%,非老年组为9.8%;2组发病诱因均以感染多见,老年组54.4%,非老年组 51.2%;预后方面,老年组住院病死率(33.98%)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7.07%) (P<0.05).结论 老年与非老年AHF的病因构成比不同,冠心病、高血压是老年AHF常见的病因;老年多病因 AHF多见;老年AHF患者住院病死率较高;感染是常见的发病诱因.在老年AHF的预防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作者:刘平;王建昌;苏日格;张婧;靳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BP)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的影响.方法 选取36例单纯EH及33例合并T2DM的EH患者,行24 h ABP监测,对2组患者的ABP及BP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单纯EH患者相比,合并T2DM的EH患者日间平均收缩压(dmSBP)(P<0.05)、日间脉压(dmPP)(P<0.01)、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P<0.01)及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dSBPCV)(P<0.05)显著增大.结论 T2DM加重EH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引起ABP及BPV增大;改善其体内糖代谢状况,将有助于改善其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作者:王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3例老年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前者给予替罗非班加常规治疗,后者仅以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30 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同时观察2组患者出血的发生率以及需要输血的比例.结果 30 d内的MACE发生率替罗非班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出血、输血的比例2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老年ACS患者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彭志松;叶飞;陈绍良;朱中生;张俊杰;林松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健康老年人与年轻人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及CD4+、CD8+T细胞CD28表达水平的比较性研究,探讨免疫衰老的细胞学机制.方法 采用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年轻组(21~59岁)与老年组(≥60岁)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老年组CD3+、CD8+CD28+、CD8+T细胞明显低于年轻组(P<0.05~0.01),CD4+CD28-、CD8+CD28-T细胞明显高于年轻组(P<0.01).结论 老年人CD8+ T细胞CD28+ 、CD28-的表达水平及CD4+T细胞CD28-的表达水平均随着增龄而有明显改变, CD28+ 表达水平下降,CD28- 表达水平增高,预示着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提示 CD4+CD28-、 CD8+CD28+、CD8+CD28-T细胞可能是评价免疫衰老的潜在生物标志.
作者:邹春英;吕培中;王晓莲;宗峰;丁国宪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