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嗪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郑云栓;王晓丽

关键词:川芎嗪, 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良好疗效
摘要:我院近年来采用川芎嗪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中青年脑梗死1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62例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92例,高血压48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动脉炎9例,糖尿病6例,烟雾病2例,妊高征产后2例,头颈部外伤2例,肥胖63例,嗜烟60例,嗜酒62例,原因未明者38例,占23 5%.死亡8例,病死率4 9%,结论老年人脑梗死的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而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由单一因素引起者47例,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者77例,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脑动脉炎是本组中青年脑梗死的常见原因,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烟酒嗜好、肥胖等,脑源性死亡是中青年脑梗死致死的根本原因.早期积极控制其危险因素可望降低其发病率.

    作者:高绚照;赵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38例临床分析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们于1994~2001年间收治的38例脊前动脉综合征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杨海申;陈志荣;张玉静;谭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5111厂社区高血压调查分析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由1979年的5 8%上升到1993年的11 88%[2],高血压患病率的迅速上升可能与我国近20年来社会环境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有关.我们于2000年6~9月间对5111厂社区内5338人进行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调查,探索社区高血压的发病率可能原因与危险因素.

    作者:韩艳玲;王青;刘倩玲;张素梅;王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患者病史将确诊为高血压病的136例患者随即分为3组.A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片12 5mg,3次/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B组患者给予双氢克尿塞片12 5mg,2次/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C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片6 25mg 3次/d口服,同时给予双氢克尿塞片12 5mg,1次/d口服,连续观测血压3个月.结果A组与B组降压效果一般,出现副反应较多,C组降压效果明显,副反应出现较少.结论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病疗效理想,而且副反应发生较少.

    作者:李彦宏;葛宏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指导

    现代高科技、多变的社会给人们带来很大压力,加之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脂、高血压、肥胖、吸烟等因素致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连年上升,已成为夺取人们生命的可怕杀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给以正确的指导教育,对疾病的转归、病人的康复大有益处.

    作者:杨东琪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儿童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的诊断分析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但儿童少见,其临床表现与成人有别.自1995 02~2001 10,我们共收治小儿急性脑梗死43例,并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正;曹传祥;孟翔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75例报告

    尿激酶(UK)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溶栓药物,基层医院脑梗死病人多数不能在常规溶栓窗内(<6h)就诊或高龄、血压偏高病人,不适应大剂量(2万U/kg)溶栓治疗.本试验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以上病人静脉序贯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万冬宇;李宗卫;叶梅;余长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川芎嗪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我院近年来采用川芎嗪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郑云栓;王晓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栓塞病人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脑栓塞恢复期即急性治疗后病人智力、体力和社会生活能力在逐渐恢复的过程.此期病人心理复杂,皆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吞咽困难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生命质量.此期需要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恢复期护理.

    作者:张继红;赵瑞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5例护理体验

    应激性溃疡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自1999~2001年底我院共收治颅脑损伤198例,按GCS分型有重型颅脑损伤98例,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45例,我们对其进行精心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20例治疗与护理

    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中为严重、有死亡危险的一种类型[1],多发生于酒中毒患者突然断酒或减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而酒精可抑制ACTH急剧下降引起震颤,谵妄可能与失水、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维生素缺乏、脑水肿等多种因素致广泛部位的脑神经细胞急性代谢紊乱有关[2].我院自1996~2000年共收治酒精中毒患者115例,出现震颤谵妄20例(17 4%),无一例死亡,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34例临床分析

    现将我科三年来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4例,对其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高根方;吴双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R)及纤溶活性异常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抗高血压药物对其影响目前报道较少.本文观察了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培哚普利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及纤溶活性的改变,探讨这些因素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邹广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一氧化氮与癫癎的研究进展

    癫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引起癫癎的病理机制复杂.目前一氧化氮(NO)参与癫癎的发作已得到公认,但具体机制不明,现就NO与癫癎的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立克;生学明;宋秀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血气胸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1临床资料本组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合并血气胸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12~68岁,平均40岁.

    作者:张素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出血性脑梗死24例临床及头颅CT分析

    我院自1998 01~2001 12间收治经CT诊断的出血性脑梗死(HI)共24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和CT所见分析如下:

    作者:白振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疏血通治疗脑梗死2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例脑梗死病人,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并与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疏血通治疗脑梗死有显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蓓蕾;袁成林;张桁忠;许俊;李军;赵海宁;俞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75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9 01~2002 09收治的3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原因,并加以归类总结.结果母亲因素占58 6%,分娩因素占27 9%,胎儿因素占13 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逐年递增,要降低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必须从病因入手,产前预防和高危妊娠管理极为关键.

    作者:张民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外伤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14例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后发生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14例,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全部病例低血钠症状恢复.结论低血钠、高尿钠及限水治疗有效是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作者:唐伟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因其影响进食而引起营养不良;易发生误吸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所以,给予早期、科学的康复训练极为重要,同时辅以电疗等方法,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本文总结了我院80例延髓性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殷春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