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0例治疗体会

魏有山;刘玉增

关键词:晚发型维生素, 缺乏症, 颅内出血, 现报告如下, 治疗基础, 血肿抽吸, 疗效满意, 硬膜下, 术治疗, 穿刺
摘要: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治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经前囟或人字缝硬膜下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尿激酶和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报告

    我们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量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刘葛霞;尚桂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COPD并脑梗死性疾病61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易并发脑梗死性疾病,虽对患者危害很大,但临床上对此尚不够重视.我院1995-06~2001-12收治COPD 1127例,其中并脑梗死性疾病61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赖伟;阮曙京;莫永恒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双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8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组38例(46只眼)视力损害严重,视野缺损多与生理盲点相连.眼底视盘边界模糊、水肿、渗出及出血,部分呈现视盘缺血苍白.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视盘及脉络膜充盈延迟,视盘低荧光.结果:经多种方法治疗,视力提高32只眼(69.6%),双眼视力相等14例,占36.8%;视野改善21只,双眼视野缺损一致26例,占68.4%.结论: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欠佳,应寻找早期预防、诊断的方法及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晓琳;董仰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改变分析

    本文将我院1998~2001年收治的72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报告如下,以探讨SAH对心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珍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纳洛酮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盐酸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为阿片受体纯拮抗剂.

    作者:张环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高热惊厥90例临床分析

    我科于1994-01~2001-01月间收治高热惊厥9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素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急性偏瘫3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0-01~2000-01共收治小儿急性偏瘫30例,现经随访,结合原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杨明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钠血症的分析

    目的:早期诊断低钠血症,及时治疗,降低HIE死亡率.方法:对1999-01~2001-12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于入院24h内抽取静脉血检查血清电解质.血钠<130mmol/L诊断为低钠血症并给予治疗,共105例.以积极治疗原发病为基础,在吸氧、保护脑代谢等综合治疗的同时,对轻度低钠血症患者给予限水、利尿等治疗,对中、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补钠.按3%氯化钠12ml/kg提高10mmol/L血钠计算,经静滴注3%氯化钠或生理盐水,无胃肠功能障碍者分次口服生理盐水提高血钠.结果:轻度低钠血症42例,占40.0%;中度52例,占49.52%;重度11例,占10.48%.痊愈83人,治愈率79.05%,死亡14人,死亡率13.33%.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8人,占7.62%.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钠血症临床无特异表现,监测血电解质可早期发现低钠血症,并及时限水、补钠等治疗,以提高HIE治愈率.

    作者:成怡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观察

    自2000年~2002年4月,我们应用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26例,取得较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天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动脉炎12例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动脉炎者甚为少见,现将我们近10年来所确诊的12例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霍松;宋景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腓骨肌萎缩症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于1997年4月出现双下肢力弱并逐渐萎缩,病症缓慢加重.自2000年1月份起,逐渐出现站立、行走不稳定,垂足.

    作者:杨培全;龙健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评价静脉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并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比较,应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梗死体积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比较其血浆纤维蛋白原、D一二聚体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其安全性.结果: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从治疗后3天即出现明显效果.在治疗7、14d的CT扫描治疗组的低密度缺血灶体积(10.45±2.24ml,8.16±1.81ml)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从总有效率比较显示:治疗组(82.50%)优于对照组(65.00%),有显著性差异(P=0.04).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P=0.03),D一二聚体升高(P<0.01);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映.结论:小剂量尿激酶静脉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郭月叶;刘乐喜;刘远洪;郭雅聪;牛好敏;张红菊;郝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微量泵的应用对新生儿医源性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预防

    在新生儿输液过程中,液体需要24h均匀持续静脉维持,这样可减少高血糖、低血糖、水肿等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我院1998~2001年有38例早期新生儿在输液时应用微量泵,与同期未用微量泵的30例早期新生儿作对照.结果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丰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运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32例与对照组(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9例,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基本痊愈与总显效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李忠;杨建中;李玉英;纪彦文;王著安;曾家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老年人高血压病是老年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作者对1997-11~2001-11门诊的老年高血压病50例,根据患者的知识层次,及患者的不同个性进行卫生宣教,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星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脑梗死并发高血糖20例分析

    近年来,人们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脑梗死急性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高血糖和糖尿病一样可加重脑组织损伤.我院近两年来收治脑梗死患者20例,其血糖分析如下: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复发性脑出血68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出血多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所致,但复发性脑出血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为探索其特点,现对我院3年来收治的68例复发性脑出血进行分析.

    作者:温昌明;张宝朝;朱喜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相关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CT及MRI临床应用,癫痫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CT、MRI、脑电图相关因素,本文对我院1996-12~2001-12收治1850例中风病人,其中首次中风后继发癫痫100例,作一临床及影像学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宝朝;潘燕;殷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赛莱乐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赛莱乐治疗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5例,应用赛莱乐(盐酸丁咯地尔)200mg溶于生理盐水200ml静滴,10天一疗程.对照组40例,应用丹参注射液20ml溶于5%葡萄糖200ml静滴,10天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赛莱乐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症状

    作者:彭小兰;赵静;严雯;吴惠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3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SVATE-4)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在临床上选取急性颈内动脉系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降纤酶10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隔日1次,共3次,1周后予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日1次,同时予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CT检查显示治疗组病灶缩小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朱海清;陈泉坤;康平;邓国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