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郭冬菊;庞聪玲
盐酸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为阿片受体纯拮抗剂.
作者:张环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PB)治疗癫痫时的血清浓度(Cp)、血清游离浓度(FCp)、唾液中浓度(Cs)的关系.方法: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6例单服PB的癫痫患儿的3种PB浓度.结果:不同年龄组癫痫患儿之间PB的平均Cp、FCp、Cs差别无显著意义;Cp与FCp,FCp与Cs有较好的相关性,而Cp与Cs之间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测定Cs可反映FCp的水平,因此可通过测定PB的Cs水平检测PB实际抗癫痫药物浓度.
作者:王莉;陈国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自1998年来,我院采用手术及药物综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1例,疗效满意,明显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生存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传军;布汝文;王建刚;李贵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们自1998年6月以来,采用半常规量甘露醇0.5g/(kg*次)治疗脑卒中50例,并与常规量甘露醇1.0g/(kg*次)治疗的脑卒中50例进行肾脏损害的观察.使用半常规量组明显降低了肾脏损害,且降颅压效果基本相同.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凤武;刘永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现将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及生命质量、自我保健指导、住院指导、出院指导教育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庞晓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CT及MRI临床应用,癫痫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CT、MRI、脑电图相关因素,本文对我院1996-12~2001-12收治1850例中风病人,其中首次中风后继发癫痫100例,作一临床及影像学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宝朝;潘燕;殷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护理要点.治疗方法:降纤酶10U+生理盐水150ml,静滴,qd,连用3天,同时应用常规治疗.结果:700例使用降纤酶患者中有2例发生脑出血死亡,并出现针眼处渗血、牙龈出血等.结论:做好脑梗死患者使用降纤酶期间的护理,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月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昏迷者不能经口进食,为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营养,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促进身体的康复.往往需要安置胃管进行鼻饲,以供给患者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和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护士必须掌握好胃管置入的操作,以减少病员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陈玲红;陈韵瑜;林平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1].人们经过100多年不懈努力,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内分泌学、现代影像学、现代神经眼科学、现代病理学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对垂体腺瘤的临床和基础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虽然大多数垂体腺瘤属良性肿瘤,但由于其位于蝶鞍区,位置较为重要,且部分肿瘤侵及或(和)包绕颈内动脉或其他邻近重要结构,呈侵袭性生长,手术难以完全切除,造成术后复发,给治疗带来困难.侵袭性垂体腺瘤复发性高和治愈率低,一直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原因,是目前神经外科领域主要难题之一.随着现代内分泌学、现代影象学等的发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对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其近年来有关病理和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牛光明;薛德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把血压降低到合适水平,可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从1998~2001年,我们通过对高血压并发脑梗死病人116例采取降压治疗,对预防再次并发脑卒中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占红;李援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现将脑卒中后28例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45例脑卒中患者均为1996-03~2002-01急诊留观察及住院病人,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男性185例,女性60例,平均60±13岁.其中脑出血81例,脑梗死1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
作者:张秋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有效的治疗方法,1998-02~2001-04我院对出生后24h入院的中、重度HIE患儿应用纳洛酮治疗,并作随访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薛春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的近期疗效.方法:对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运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32例与对照组(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9例,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基本痊愈与总显效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性眩晕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李忠;杨建中;李玉英;纪彦文;王著安;曾家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不规则服药对脑血管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6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其服药规则与否和高血压病程对脑血管病发生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不规则服药并发脑血管的人数显著高于规则服药者.结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应正规服药,对减少脑血管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强;乔鹏;杨丽红;杨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8~2001年,作者采用通过颏孔用纯甘油注入下牙槽神经管治疗三叉神经的分支下牙槽神经、颏神经痛[1]18例.本组病例在疗效和复发率方面均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各病组.现将1~3年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强;宋忠臣;周弘;吕保辉;张彦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根据临床及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检查方法,对98例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分析.
作者:孙彩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妊娠高压综合征(PIH)是妊娠期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是指妊娠20W后发生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者可发生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甚至抽搐、昏迷至母婴死亡.迄今为止,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国内报告发病率约9.4%,在孕妇死亡原因顺位的第二位,因此加强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我院自2000-01~2001-12应用小剂量熟大黄预防PIH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脑梗死的有效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近我们采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50例取得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继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96年开始对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方法治疗脑室出血,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富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发病率为1/10万至2/10万[1].由于其特殊的病理生理基础,血肿会逐渐扩大,不采取手术治疗则血肿难以吸收.我院收治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年半后血肿自行完全吸收,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亦平;张宝斌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