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慰问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键词:国家, 中医药, 管理局, 卫生工作者, 抗震救灾, 灾区, 群众的生命, 地震灾害, 无私奉献, 四川省, 国务院, 党中央, 牺牲, 慰问, 受伤, 人民, 抢救, 地区, 财产
摘要: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5月12日下午,你省部分地区发生了7.8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面对灾害,灾区广大卫生工作者和中医药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精诚团结、无私奉献,顽强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力抢救灾区受伤群众.在此,我局特向灾区群众表示诚挚的慰问,向抗震救灾的全体卫生工作者和中医药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8例疗效观察

    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与用西药对照组疗效观察,治疗组58例,临床痊愈5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58例,临床痊愈44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4.48%.两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愈疡汤能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实为治疗该病的良方.

    作者:朱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有关诱因.方法 对42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8.78%,致病菌G菌多见.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以腹胀明显或加重.腹水短期增多,利尿治疗效果差为主要临床表现.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是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依据.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可以通过综合支持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而得到预防.

    作者:刘宝华;张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62例

    目的 观察脑心通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针80毫克,胞二磷胆碱1.O克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中静注.加服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三次.对照组静注同样扩血管药物加服复方丹参片3片,每日三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与89.7%(p<0.05).治疗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发现出血倾向.结论 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冯黎明;王秋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留针时间研究近况

    通过对近10年来有关针刺留针的文献进行整理,从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疗效关系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留针是针刺取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建立客观可行性的留针时间标准是针刺发展的方向之一.

    作者:严伟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30例

    再发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经治疗后,细菌尿阴转,但以后再次发生真性细菌尿,再发可分为复发和重新感染.复发是由原先的致病菌再次引起尿路感染.通常是在停药1个月内发生.

    作者:秦季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0例

    急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喉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3年至2007年在临床治疗中,使用中药银翘散加减成方,选择性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左立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黄凝胶制备及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制备血黄凝胶并通过临床证实其疗效.方法 选用氮酮、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等基质与中药提取液混合制备凝胶,与涂邦力痤疮王临床对照,观察其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结果 血黄凝胶组对皮损类型、皮损数目、脂溢情况、肿胀破溃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黄凝胶治疗寻常痤疮有确切疗效.

    作者:何琦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章节教学浅谈

    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是<中医外科学>[1]中重要的章节之一,不仅包涵疾病种类较多,学时比例重,且多有形症具备的局部表现特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临床常见皮肤性病的中医知识、基本诊断和常规治疗? 本人根据多年的中西医结合<中医外科学>中皮肤性病章节教学实践,略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作者:邓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前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思考

    本文总结目前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活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从改变观念、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考核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作者:李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病名是去还是留?——中医外科教学与临床中的一些思考

    在多年的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对中医病名每每觉得甚是苦恼,与西医病名相比较,固然是在很多方面没有西医病名来得普及,很多人不能了解;但另一方面,中医病名自身在命名方面的很多不足也确实使得它在教学和临床中遭遇很多尴尬.以<中医外科学>(1)为例,参考目前临床使用的<中医病历规范书写手册>(2)(以下简称<手册>),我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作者:高国宇;王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烧伤病因病机浅析

    火热是烧伤的首发病因.火热侵害人体,首先成伤.外伤形体,内伤阴液,出现瘀滞,腐烂的烧伤创面,继之,邪毒侵袭,化热攻里,瘀、腐、毒反过来,更加重了伤,以致变证峰起,病情复杂,均系于伤、瘀、腐、毒胶结而难解,此乃病机之关键.因此.临床救治,要求疗伤必须重视内外同治,外应积极修护毁伤之形体,蔽护人体的完整统一,不仅可以防止津脱液失,血气耗伤,又能有效阻止邪毒的侵袭;内应补液养阴,顾护正气,恢复体内阴阳平衡,鼓舞正气,祛邪解毒,促进创面愈合.化瘀通络,祛腐生新,防治邪毒感染,无疑是正确疗伤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

    作者:侯新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和胃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及时治疗、预防癌变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自2005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应用和胃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药用植物学借助于药苑植物进行实验(训)教学的方法

    提高药用植物学实验(训)教学,结合药苑植物重点讲解,学生喜闻乐见,易学易记易辨,实验(训)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李秀英;黄文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校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探讨

    本文就高校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强调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医学实际应用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为高校医学计算机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潘礼庆;刘俊;陈方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专护生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考核失误原因及分析

    无菌技术是护生在学习<基础护理学>中的重要章节,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基本技能操作,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姬晓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镜鉴法在推拿手法教学中的应用

    推拿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其主要依靠医生的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以各种不同手法,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目的.所以学好推拿的关键在于基本推拿手法是否熟练.

    作者:周红军;张秋雨;孟建国;徐智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伤寒论》桂枝汤应用研究

    本文从<伤寒论>桂枝汤的组成、方义及服法讨论入手,分析与研究了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就大论范围而言,桂枝汤原方所治病证多达15种,桂枝汤加减化裁方所治病证则多达32种,可见先贤称桂枝汤为群方之冠,诸方之祖,确是名副其实.并由此提示我们只要熟练掌握桂枝汤组成与方义,临床之际,便可灵活加减,因证化裁,以一方面御百病,事半而功倍矣.

    作者:柴瑞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切实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对医学工作者的人文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医学院校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品格,是人文科学知识在个体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及人格、个性和修养等方面的精神化[1].

    作者:杜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祛湿化浊汤治疗气虚痰浊型2型糖尿病70例

    目的 观察祛湿化浊汤对2型糖尿病(DM)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0例,B组62例,A组在西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祛湿化浊汤;B组仅用西药治疗.结果 经3个月治疗,A组中医症状有明显改善,游离脂肪酸(FFA)显著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增加.结论 祛湿化浊汤对于肥胖湿浊型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毛振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