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烧伤病因病机浅析

侯新安

关键词:烧伤, 病因病机
摘要:火热是烧伤的首发病因.火热侵害人体,首先成伤.外伤形体,内伤阴液,出现瘀滞,腐烂的烧伤创面,继之,邪毒侵袭,化热攻里,瘀、腐、毒反过来,更加重了伤,以致变证峰起,病情复杂,均系于伤、瘀、腐、毒胶结而难解,此乃病机之关键.因此.临床救治,要求疗伤必须重视内外同治,外应积极修护毁伤之形体,蔽护人体的完整统一,不仅可以防止津脱液失,血气耗伤,又能有效阻止邪毒的侵袭;内应补液养阴,顾护正气,恢复体内阴阳平衡,鼓舞正气,祛邪解毒,促进创面愈合.化瘀通络,祛腐生新,防治邪毒感染,无疑是正确疗伤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手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病辨证及其证型的疗效评价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病的辨证及其证型的疗效评价规范化方法;方法应用老年病文献调研和老年病前瞻性临床诊断试验,对357例门诊病例作症状的系统聚类分析筛选出25项症状,对含血脂等理化检查的40例筛选出4项计量指标;结果 40例病例的29项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辨证结果相符;结论在老年病范畴内的辨证和证型的疗效评价可以通过对29项指标的量化进行规范.

    作者:彭明德;杨殿兴;林红;李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8例疗效观察

    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与用西药对照组疗效观察,治疗组58例,临床痊愈5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58例,临床痊愈44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4.48%.两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愈疡汤能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实为治疗该病的良方.

    作者:朱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电针加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56例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表现为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小腹部疼痛,或痛及腰骶部,或伴恶心呕吐,或头晕头痛,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则昏厥等症状,笔者采用电针加中药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升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扶正排毒颗粒对32例艾滋病无症状HIV感染者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扶正排毒颗粒对无症状HIV感染者早期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方药与病机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自身对照方法对32例无症状HIV感染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扶正排毒颗粒对于HIV无症状期CD4+计数在200/mm3~350/mm3 的感染者疗效较好.结论 依据脾肾为人先后天之本,采用培补元气、祛除湿毒之方能明显改善CD4+计数较低的无症状HIV感染者的免疫指标水平.

    作者:郭会军;陈继忠;郭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70例宫颈糜烂红外线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RS-5A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暴露宫颈消毒后,根据糜烂程度,将无菌照射机头轻轻伴入阴道内,距糜烂面约0.5CM均匀垂直照射一定时间(视糜烂程而定),然后上药,术后40天-50天后复查.结果 170例中1次治愈者达89.92%(152/170),2次治愈18人,总治愈率达100%;经2次治疗者均为糜烂型Ⅲ*并宫颈肥大,且经1次治疗后已从Ⅲ*化为Ⅰ*后痊愈.结论 RS-5A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一次治愈率高.对于出血多者,加服维生素,安络血,或直接在刨面上凝血酶或添纱压迫,必要时是适当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我科行康复训练的57例脑卒中偏瘫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与2004年1月-2005年3月在我科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伴肩关节半脱位的57例患者进行内科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肩关节的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于治疗三个月后进行评价,康复护理干预组肩关节恢复率61.4%,常规护理组29.8%.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伴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有促进作用.

    作者:安巧;苏慈宁;司彤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泻患儿误吸抢救成功1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患儿误吸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我科1例因误吸窒息的患儿的护理方法.结果 这例患儿成功抢救,经对症治疗和护理病愈出院.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是预防患儿发生误吸、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因素.

    作者:蓝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校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探讨

    本文就高校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强调计算机在医学中的应用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医学实际应用开设计算机应用课程、为高校医学计算机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潘礼庆;刘俊;陈方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内科学试题解析(摘编)

    A1型题1 哮证发作的主因是A 外邪B 饮食C 情志D 伏痰E 风邪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黄帝内经》对外感热病的认识

    <黄帝内经>在<热论>、<刺热>、<评热病论>、<热病>等多个章节对外感热病进行了阐述.对热病的概念、病因病机、症状变化、治疗原则、禁忌、预后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发,对后世临床及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就其在外感热病方面的论述进行归纳分析,并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心得,现分述如下:

    作者:张国雄;李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腰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脑外伤的护理

    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在脑外伤治疗中,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使医生随时掌握病人脑脊液变化,减轻病人痛苦,减少脑外伤并发症,降低死亡率[1],现将我院38例手术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香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疗法对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80例,以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及西医治疗方法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共40例,西医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总显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7.5%,西医组为75.0%,两组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为优.

    作者:杨涛;刘中文;谭洪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腹部手术后酒石酸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择期下腹部手术5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25),芬太尼6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布托啡诺组(B组n=25),布托菲诺8mg+氟哌啶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两组病人均在全麻下手术,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m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布托啡诺0.02mg.kg-1,芬太尼2μg.kg-1,丙泊酚2mg.kg-1,阿曲库铵0.5mg.kg-1,麻醉维持:丙泊酚6mg.kg-1.h-1,阿曲库铵0.5mg.kg-1.h-1,吸入异氟醚1%.手术结束后,B组静注布托啡诺1mg,F组静注芬太尼0.1mg作为负荷量,然后接静脉PCIA泵,参数设定:输入速度2mg.h-1 自控剂量2ml/次,锁定时间30min.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用镇静评分法(RSS)评价镇静效果,同时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镇痛效果都较为满意B组VAS评分低于F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RSS评分低于F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BCS评分高于F组(p<0.05).B组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少于F组(p<0.01).结论 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术后镇痛效果可靠副作用少,可以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

    作者:钱伟民;崔敬伟;杨佰梅;王福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的开发研究,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临床疗效越来越被医疗界高度重视,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旺盛生命力.我院2002年6月~2004年6月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90例梗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峰;陈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胆源性胰腺炎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7年26例胆源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11例行早期手术治疗,治愈11例,8例经保守治疗7-10天手术,治愈8例,另有4例于急性期后3周~3个月接受择期手术治疗,治愈4例,其余3例拒绝手术,复发2例.结论 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应以去除原发胆道疾病为根本,以急性水肿性胰腺炎的治疗措施为基础,根据具体病情,实旌个体化治疗方案,注重临床表现及腹部体征,依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卢小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与硬-腰联合麻醉手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比较

    本文旨在观察对比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作者:刘书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

    目的 评价抗菌素药物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角膜炎95例,以抗菌素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共41例,抗菌素药物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54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刘中文;杨涛;谭洪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方夏天无片配合痛风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

    目的 观察复方夏天无片配合上中下通用痛风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50例给予复方夏天无片配合上中下通用痛风汤,每日水煎服;同时加用复方夏天无片一天两次,一次4片口服.对照组18例给予MTX 10mg,每周1次,口服.两组均观察8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以及在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夏天无片配合上中下通用痛风汤能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及ESR、CRP等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

    作者:白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30例

    再发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经治疗后,细菌尿阴转,但以后再次发生真性细菌尿,再发可分为复发和重新感染.复发是由原先的致病菌再次引起尿路感染.通常是在停药1个月内发生.

    作者:秦季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8例的护理

    目的 探讨和总结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 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梅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