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巧;苏慈宁;司彤云
A1型题1 哮证发作的主因是A 外邪B 饮食C 情志D 伏痰E 风邪
作者:《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对慢性肾小球炎患者进行护理.本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独特实用价值,值得推广.慢性肾小球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于双肾肾小球的一组弥漫性或局灶性病变.临床特点为病程长、迁延难愈.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并伴有肾功能损害,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本病为内科常见病,但现在医学并无特效之方法治疗本病.而我科在采用西医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和护理取得明显之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茂芳;崔绍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临床思维是医生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它不属于学科理论范畴,而是一种基于学科理论的思想方法.中医临床思维是根基于中医学科理论的思想方法.中医内科学是中医皋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要深化到与临床接轨的层次,培养中医临床思维方法应作为主线贯穿中医内科教学的全过程.
作者:谢颖桢;高颖;邹忆怀;刘岑;王新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有关诱因.方法 对42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8.78%,致病菌G菌多见.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以腹胀明显或加重.腹水短期增多,利尿治疗效果差为主要临床表现.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是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依据.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可以通过综合支持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而得到预防.
作者:刘宝华;张长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廉泉穴针刺配合冰制棉球口腔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口腔护理.治疗组取廉泉穴直刺,冰制棉球改良式口腔护理,采用洼田饮水实验,于治疗10d、20d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第10d测试,治疗组有效率70%,对照组有效率23.33%;20d测试,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经针刺廉泉穴及改良式口腔护理,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
作者:陈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皮肤病与性传播疾病是<中医外科学>[1]中重要的章节之一,不仅包涵疾病种类较多,学时比例重,且多有形症具备的局部表现特点.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临床常见皮肤性病的中医知识、基本诊断和常规治疗? 本人根据多年的中西医结合<中医外科学>中皮肤性病章节教学实践,略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作者:邓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录一、疫情监测二、食品卫生三、饮水卫生四、环境卫生五、病媒生物防制六、消毒处理七、化学中毒预防和处理八、尸体处理九、心理危机干预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和中医药的开发研究,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临床疗效越来越被医疗界高度重视,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旺盛生命力.我院2002年6月~2004年6月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90例梗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峰;陈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无菌技术是护生在学习<基础护理学>中的重要章节,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基本技能操作,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姬晓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坎离砂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效果.方法 针刺配合坎离砂外敷胃脘部,设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86%,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针刺配合坎离砂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马奎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5月12日下午,你省部分地区发生了7.8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面对灾害,灾区广大卫生工作者和中医药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精诚团结、无私奉献,顽强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全力抢救灾区受伤群众.在此,我局特向灾区群众表示诚挚的慰问,向抗震救灾的全体卫生工作者和中医药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采用正交试验探讨砂仁破碎程度、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三因素对砂仁煎煮液挥发油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要得到较高挥发油含量的煎液,应将砂仁壳与种子均破碎、不必浸泡、煎煮10min.
作者:冯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抗菌素药物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细菌性角膜炎95例,以抗菌素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共41例,抗菌素药物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54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刘中文;杨涛;谭洪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自2003年6月~2007年6月,笔者应用逆行穿针固定配合中药治疗锁骨骨折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广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医精品课程网站是中医精品课程建设成就的展示平台,是开展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也是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带动作用的重要手段.搞好课程网站建设是中医学精品课程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中医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在建设机制、技术手段、资源共享和利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作者:何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4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 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梅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论文摘要是文章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目前很多公开发表的论文都要求有英语翻译的摘要,但通过对众多论文摘要翻译的仔细阅读,发现其中存在语法错误、单词拼写错误、词语使用不当等严重错误,需要作者和刊物出版单位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曾祥发;张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应用针灸医术治病许多人往往治疗某病则用某几穴为主,或强调单穴的功能.对此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翻阅古代文献,发现前人对此问题早有论述.
作者:梁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对近10年来有关针刺留针的文献进行整理,从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疗效关系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留针是针刺取效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建立客观可行性的留针时间标准是针刺发展的方向之一.
作者:严伟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