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
急性肾衰竭是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病死率高,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膜透析在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得到了临床医生的重视.为评价腹膜透析在急性肾衰竭中的治疗效果及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膜透析的可行性.
作者:王国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在陈旧性肛裂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科2002年~2004年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12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3例均治愈出院.平均疗程10天,且无后遗症及并发症.本组病例经术后3个月至1年随访得知:123例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笔者以为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肛裂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民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有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各种疾病.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选择我院所辖社区适龄妇女419人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多数妇女对围绝经期的缺乏有关知识,对囤绝经期知识有强烈的渴求.结论:围绝经期社区妇女需大力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邓小红;熊万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预测指标,为个体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2例拉米夫定(LAM)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予口服ADV,每日一次,每次一片,每片10mg,治疗52周;检测治疗前、24周和52周时的HBV DNA定量、肝功能,采用几何均数的t检验和X2 检验分析对比.结果:52周时,获得HBV DNA阴转者与未阴转者在治疗前两组HBV DNA定量、ALT均数相比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早期病毒学应答者(24周时HBV DNA定量下降至小于1.0×103 拷贝/ml)与未早期病毒学应答者在52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相比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LAM治疗后发生YMDD变异的CHB患者应用ADV治疗前HBV DNA低水平、ALT高水平且24周时HBV DNA阴转是52周疗效好的预测指标.
作者:移军;朱蔚岗;周稳兰;花兴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肿瘤,也是癌症死亡率较高的疾患,中医在治疗和廷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杨艳;刘宝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由于不稳定性斑块破裂伴有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使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缺血性微小损伤.从而随时有引发心脏病发作的可能.
作者:张建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重量在50g以上,年龄大于80岁,合并心、脑、肝、肺、肾等脏器病交的,临床称为高危BPH.我院使用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疗效明显.
作者:郭培林;蒋春涛;赵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3%和77.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和26.4%,结论: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艳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介绍冻伤的病因、发生机制、病理生理、危害性及其防治.
作者:马丽菊;岳昱;段克进;孙显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引起宫颈糜烂的病原体多为化脓性细菌,如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大肠肝菌等.多与阴道炎宫颈息内,那氏囊肿等同时存在,波姆光治疗具有时问短、痛苦小、操作简单、方便等特点.
作者:张美珍;李松涛;徐瑞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尿病是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并AMI非典型发病者多,无病占45%.资料表明,糖尿病并AMI病死率高达32%,且随血糖增高,致命性并发症和病死率均增高,这与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糖所致的血粘度增高,影响心肌侧枝循环,加重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作者:高东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跗骨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跟骨骨折可分为波及跟距下关节骨折与不波及跟距下关节骨折两大类,以波及跟距下关节骨折者多见.治疗方法较多.
作者:李智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脑积水、病毒性脑炎、癫痫等小儿脑病,在目前医学界治疗仍为刺手,暂无理想的特效的治疗方法.几年来,笔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临床获效满意.中医中药治疗原则:整体观念、辨症施治、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多无创伤,无毒副作用,深受病家欢迎.
作者:史存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侵犯人体肝脏后出现的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机体通过特异性体液免疫(抗-HBs)和细胞免疫而清除病毒,使患者恢复健康,但是部分患者由于抗体产生不足或抗体效价不高,缺乏有效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等因素,导致不能将病毒清除,以至HBV在受感染的肝细胞内不断复制增殖,不断释放并进人未感染的肝细胞,同时诱发一系列的免疫细胞对受感染的肝细胞的反应,导致肝细胞的损害和炎症.
作者:牟成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水蛭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寄生体,可通过人们的饮水进入人体,寄生于某个部位.其具有吸血特性,故使受害者出现贫血或便血症状,常与肿瘤难于鉴别.
作者:刘莉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误吸是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后果.本文通过分析老年人发生误吸的临床症状,探讨引起误吸发生的生理和疾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为制定预防误吸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以期有效地预防误吸的发生.
作者:苏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兰索拉唑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其对消化性溃疡用于成年人的较多见,对老年性消化溃疡的研究较少.通过我们的研究认为,老年性消化溃疡应急时,彻底的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贺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除淋球菌外,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感染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性接触传染.引起NGU的病原体主要为沙眼衣原体和解尿支原体.
作者:姚礼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应用彩色多谱勒实时超声和高频探头,可测出甲状腺2~3mm的病变,其方法简便,无创伤.便于重复.对甲状腺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便于临床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检查.
作者:刘克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胆囊大部分切除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86年6月~1997年8月行胆囊大部分切除的4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例中因胆囊本身病变行胆囊大部分切除41例,术后无胆瘘、出血、黄疸、腹腔脓肿等并发症.非胆囊病变行胆囊大部分切除、保留带血管蒂胆囊瓣修复良性肝胆管狭窄与缺损4例,术后3个月经T管胆道造影修复处无狭窄.结论:胆囊大部分切除能降低术后并发症,且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赵宗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