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处理体会

曲刚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临床观察
摘要:本院2000年3月~2008年3月间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386例,其中胆囊管异常426例,现将其处理的体会报告在文中作简要分析.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78例老年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手术治疗探讨

    老年人大肠癌发展缓慢,症状隐匿,急性肠梗阻是其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梗阻常呈渐进性发展,就诊时间的早晚影响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78例,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

    作者:张振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幼儿高热惊厥误诊为青霉素过敏1例

    高热惊厥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期所特有的一种惊厥原因,约占全部小儿人口的5%~6%,在住院病儿总数中约占2%.其发病以1~3岁的幼儿多见,而<6月或>6岁则较少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全身强直、意识障碍、高热,大小便失禁、颅内压增高等.

    作者:郭皓;杨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81例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8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项目在老年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81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在正常参考范围内≤6.5%有32例,>6.5%有49例.通过统计,有60.5%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到标准.结论:老年人2型糖尿病人群血糖控制现状堪忧.

    作者:滕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探讨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全麻诱导期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目前国内关于瑞芬太尼此方面的评价较少.本研究拟比较相同剂量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

    作者:荣茂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破裂的临床探讨

    我院2007~2008年期间收治各类外伤300余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肠破裂经手术证实10例,占3%左右.本文对腹部闭合性伤致肠破裂的临床研究进行探讨.

    作者:周东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腕式电子血压计与台式汞柱血压计测量结果的比较

    目的:研究腕式电子血压计与台式汞柱血压计监测血压数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随机抽取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普通内外科住院患者共220例,分别用二种血压计监测血压,分别获得二组数值进行比较,计算其差异.结果:二组数值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建议临床上在观察病情抢救病人时不可使用腕式电子血压计;一般病人使用时首次测量或长期测量者应定期与台式汞柱血压计进行比较,并且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作者:马玉侠;臧侠;董秀英;张荣侠;张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卡马西平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症状,并有或无先兆和伴随症状为主的综合征.本文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2月70例偏头痛患者用卡马西平加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刘兴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症状性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监测的意义

    本文讨论我院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间收治的28例症状性子宫肌瘤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的声像学特征及血流变化规律.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动脉介入治疗在宫颈癌术前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动脉介入治疗在宫颈癌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Ⅰb ~Ⅲ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分别行1~2次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灶获得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至术前宫颈直径缩小约0.8~1.3cm,且质地变软,术中宫旁组织易剥离,出血少.术后病理Ⅱb期以下病例各断端均未见癌细胞.结论术前介入化疗栓塞明显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还有助于杀灭肿瘤周围微小转移灶,可作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吴书信;韦建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提高中专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做法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本质的科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重要桥梁学科.但目前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着教学效果,笔者通过:打破传统的理论课和实验课之间的严格分界线,有效地把实验课融入到理论课中;大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效率;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增强教学实效;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改革考试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胡晓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胃癌伴癌综合征临床新表现1例报告

    皮肤瘙痒常常与皮肤病或内分泌等疾病相联系,很少人把胃癌和皮肤瘙痒联系起来,现有1临床病例,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的胃癌患者,报道如下,以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以期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率.

    作者:吴纪霞;董玉金;陈雪松;王世清;周新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2005年3月~2008年3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患者56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心理护理可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护理是治疗的基础措施;药物护理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出院后指导患者提高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能力,防治并发症.通过以上护理措施,56例糖尿病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袁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皮穿刺留置导管心包引流术的护理

    心包填塞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处理不当可危及病人的生命.一旦确诊应立即作心包穿刺减压抢救.但是如果心包渗出持续存在,经心包穿刺并不能有效阻止心包填塞的发生,传统的处理方法是进行外科肋下造口引流术.近年,我院对2例肺癌患者施行经皮穿刺留置导管心包引流术进行治疗取得成功,疗效满意.

    作者:江懋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深圳市葵涌地区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深圳市及其周边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各种螺类和鼠类的生长,为广州管圆线虫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上鼠类构成的流行病学特征,广州管圆线虫病对人群健康构成的威胁及引起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受到高度重视,该病已列为我国新发传染病之一,已经是逐渐突出的影响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喻东海;李春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林晓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前、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冯明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我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2006年度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用药金额列前3位依次为紫杉醇(13.13%)、参芪扶正注射液(11.40%)、吉西他宾(9.47%);用药频度前3位依次为他莫西芬(26.28%)、格拉司琼(7.86%)、参芪扶正注射液(7.14%).结论:我院抗肿瘤药使用状况比较合理;抗肿瘤植物药和中药类已经成为肿瘤用药的主要趋势,还应加快国产化疗药物及化疗辅助药物的研制,以降低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陈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浅谈小儿胃复安中毒的护理

    胃复安为胃驱动药,临床上较常用,一般用药都比较安全,但过量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在广大农村由于卫生知识的缺乏和用药剂量掌握不准,小儿胃复安中毒较为常见.我科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了25例胃复安中毒的小儿,均治愈出院,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作者:董玉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临床分析

    随着麻醉、无菌技术的不断改进,抗生素及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的安全性越来越高,加上当今社会人们观念的改变,医疗纠纷的增多等,使得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本文就我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165例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伯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科室护理质量环节控制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有效的科室环节质控方法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对护理工作中的各个重点环节实施全面持续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了服务行为,提高了护理的整体水平.结论:持续有效的科室环节质量控制,是确保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者:阳珍金;蒋小剑;刘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杂志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省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