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伴有哮喘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水平衡的护理

周杨娜

关键词:哮喘,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水平衡
摘要:目的 对伴有哮喘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水平衡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择25例于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并伴有哮喘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以使其水平衡获得有效维持.结果 21例患者哮喘获得有效控制,终康复出院,2例患者由于出现较低血氧饱和度和哮喘持续状态,对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病情获得改善,1例患者出现脑水肿,经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获得缓解,1例患者死于脑疝.结论 对伴有哮喘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护理干预方法能够使术后水平衡获得有效改善和维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出院病案延迟归档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做好病案归档管理工作.方法 对病案延迟归档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病案及时回收的常见问题,采取严格病案回收制度;改变催交方式.结果 病案按期归档率提高.结论 加强病案管理工作,做好病案归档这个环节,实现病案信息的有效再利用.

    作者:张淑艳;于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运用研究,做好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引发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方法 我院2012年至2013年之间不断加强医院治疗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制定出严谨的工作程序并且严格实施,注重培训工作人员的技术,了解生活、关心理解每位工作者,积极改善手术环境和工作人员环境,做到符合手术医生要求,做到以病患为主导地位的理念.结果 该院护士在手术管理工作显著提高,许多病患满意程度相对增加,手术医生对手术管理满意程度一年比一年满意.结论 人文关怀在手术护理管理工作中有全面、积极性意义.

    作者:杨丽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胆囊结石胆囊炎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8月——2013年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围手期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再对临床护理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中,有77例行腹腔镜手术,另有3例患者自愿选择开腹手术,手术均顺利完成,经过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后,无1例患者因术后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临床上采用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时,于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银馨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司匹林持续小剂量服用于拔牙术后处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持续小剂量服用于拔牙术后处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于2013年7月——2013年9月间门诊治疗的4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术后出血情况.结果 在本组45例患者中,有6名患者拔除8颗牙术后出血少,患者持续咬住纱布30分钟未见出血或者凝血块;1例患者拔除2颗牙拔牙窝内填塞碘仿明胶海绵,然后对位缝合;有36名患者拔除48颗牙拉拢两侧牙龈缝合止血.所有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无大量出血,患者均无二次门诊处理拔牙创.结论 阿司匹林持续小剂量服用对拔牙术后出血的处理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于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患者的拔牙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分析.

    作者:任涛涛;李爱群;刘涛;王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消痔汤治疗痔疮96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采用消痔汤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92例痔疮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观察组采用消痔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9.2%,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消痔汤治疗痔疮,可有效改善患者出血、肿胀、便秘、糜烂等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痛苦,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解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超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对彩超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4月——2013年8月在我院救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健康志愿者和非心血管疾病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给予彩超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分析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组中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8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0%,数据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关系密切,彩超检查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检查的常规项目.

    作者:崔哲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68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别为94.1%、73.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7%,对照组为85.3%,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盆腔炎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充分掌握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秀娟;徐秋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0例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临床调查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其原因,寻找解决不合理用药的方法及对策.方法 抽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患者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120份病历中共有50例病历资料出现用药不合理,涉及用药医嘱共432条,不合理用药医嘱240条,占总数的55.56%.结论 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相当严重,应当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才能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保护广大患者的利益.

    作者:慕开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选择25例在我院进行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没有患者发生切口不愈、感染以及出血等并发症,手术完成后患者24例患者视力高于0.3,1例患者视力低于0.3,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推动患者治疗进程的顺利进行,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黄琴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困难根管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困难根管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在普通牙体牙髓病门诊中根管治疗无法继续的困难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进行治疗,针对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 使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治疗后,38个折断器械根管成功例数28例,失败10例;31个钙化根管中成功例数23例,失败8例;29个侧穿根管中成功例数21个,失败8个,总成功率为73.5%;在98个根管之中,共取出断针器械73个,取出成功率为74.5%,直根管与弯曲部位以上取出成功率高于弯曲部位以下,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根管治疗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髓室底穿通、根管侧壁侧穿等并发症,利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能够准确确定病变位置,提升治疗成功率,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生安菊;王新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60例大肝癌RFA治疗前超声引导下肝穿刺取样活检,PO WERV ISION TM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射频消融治疗;统计分析肝癌HSP-70表达情况及临床参数与RFA疗效的关系.结果 60例大肝癌HSP-70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5.0%,正常肝组织HSP-70阳性表达率为35.0%,肝癌病例HSP-70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FA可作为大肝癌治疗的一种补充手段,对无手术指征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只要条件允许,可选择RFA治疗.肝癌组织内HSP-70表达水平、临床分期、肝功能分级、肿瘤灭活、AFP表达均与大肝癌RFA治疗效果有关.

    作者:宋士军;申家辉;赵红丹;李俊鹏;自力丸;郭康;张喜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

    综述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主要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体检及常规检查项目、主要实验室检测方法、疾病诊断标准.总结了OSAHS患者的健康教育经验,包括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认为做好OSAHS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何金;苏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药理分析及合理应用

    参麦注射液是以传统方药“生脉散”为基经现代工艺萃取而成的纯中药制剂,其克服了传统中药定量模糊、应用不变的缺点,在临床多专业得到广泛应用.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笔者对近年来参麦注射液相关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1 处方来源参麦注射液取方自生脉散,张元素·《医学启源》有言:“麦门冬,……,加五味子、人参二味,为生脉散,补肺中元气不足,须用之”,对生脉散命名、组成均首次明确显示,故现代认为生脉散源自《医学启源》.其方以人参补、麦冬润、五味子敛相合,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效,参麦注射液以红参替人参以增补虚之力,去五味子收敛之效,更专益气生脉、养阴固脱之功.

    作者:路存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目的 对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共80例,观察患者入院6d后,有无发生ALI进行分组,对近期预后指标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80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中,观察组40例(急性期发生ALI),对照组40例(未发生ALI).无论是在急性期死亡率、CT中线移位例数、还是在植物状态例数以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多器官功能不全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较差,临床经过凶险.

    作者:陈建彬;肖志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护理管理中的激励方法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护理管理中运用激励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此次研究的123名护士进行研究,同时护士长根据护士的需求来实施相应的激励,对实施激励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施激励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存在明显性的差异(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运用激励方法则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积极性,进而使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王夕梅;王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人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断与治疗

    自发性结肠穿孔系正常肠管在无任何病变或外伤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穿孔,临床较少见.多发生于老年人,是老年人急腹症原因之一.发病率仅占结肠疾病的0.5%,在结肠穿孔性疾病中占3.2%.[1]因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极易误诊及延误治疗,笔者近期收治1病例.现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梁学吟;邓儒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分组护理制度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至2012年在我院消化内科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前后住院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前后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护理合格率和文书书写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往返病房的次数及铃声呼叫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化内科实施分组护理制度,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利娜;温揽月;王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分析

    目的 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79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袁法分组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0%(38/40)、2.5%(1/40);87.2%(34/39)、10.3%(4/3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柏子滋阴润肠汤治疗,有效地促进患者通便,同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温召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小针刀联合膝关节腔注射,对照组给予膝关节注射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占95%,对照组占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富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弹性排班在口腔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针对口腔科护理工作性质以及工作流程的特殊性,对排班方法进行改革.方法 根据不同时间治疗量的不同,在固定排班的基础上,实行弹性排班工作制,合理利用和分配人力资源.结果 保证了护理助疗的高效运转,满足了临床治疗的需要.结论 科学、合理排班能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

    作者:王丽;阿提干·阿帕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