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美兰
目的 探讨耳鸣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给予西比灵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在西比灵基础上,加以敏使朗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全血黏度性指标较对照组优,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耳鸣患者西比灵联合敏使朗进行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韩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有关因素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新生儿窒息患者50例,分析导致患儿出现窒息情况的原因,并对患儿在临床上的特征表现加以密切观察.结果 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的原因较多,出现胎儿窘迫以及出现脐带异常等相关因素都能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结论 为了有效防止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针对医院产科存在的高危因素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孕产妇做好产前保健的相关性工作,有效将我院的产检质量提高,并且通过研究具体措施有效降低我院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概率.
作者:李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61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分析,发现胎位异常及脐带异常是造成重度窒息的主要原因,发生率48.8%,由于重度窒息可造成大脑损伤,对将来的神经系统发育、智力发育有较大影响.故认为:①宣传和认真进行产前检查;②普及产科B超应用;③放宽剖宫产指征.可减少重度窒息发生,减少残疾儿童出生.
作者:何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与研究孕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预防孕产妇产后出现出血症状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25例孕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产妇产后出现出血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25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在孕期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剖宫产、心理因素、胎盘因素、产程延长等高危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当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孕产妇的实际生产状况,对孕产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提升助产质量,更新助产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
作者:査春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适合妇幼保健院经济运行的保健部门绩效核算分配方案.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2012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绩效核算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绩效核算方案使保健各科室诊疗人次和业务收入双增长.结论 妇幼保健院绩效核算分配方案必须坚持个性化设计,突出保健特色,并兼顾学科发展的原则.
作者:赵粉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我院于2010年6月份对3例晕厥性癫痫患者进行了临床与脑电图分析,现报告如下:1 目 的晕厥性癫痫的诊断价值.2 方 法采用上海诺诚NATION9128W数字化脑电图仪.受检者3例晕厥性癫痫患者,男1例,女2例,大年龄63岁,小年龄57岁.3 脑电图表现3.1 背景活动以a波为主.3.2 全部导联伴有3-4c/s慢波.3.3 局部有棘波.3.4 全部导联显示轻度节律失调,波幅大于150.uv3.5 a波指数为a%.4 结 果4.1 广泛轻度异常脑电图(符合癫痫诊断).4.2 限局性4-7次棘波.5 讨 论5.1 晕厥性癫痫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心慌、头晕、面色苍白及意识障碍,发作后数小时甚至数日内尚感疲乏无力.脑电图改变,发作时可见棘波、棘慢波综合,发作性两侧对称、同步的节律,并易被各种诱发方法活化.
作者:时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21207例已婚妇女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及辅助妇科检查,记录并分析其普查结果.结果 患有妇科疾病为10321例,患病率为48.66%,其中患有慢性宫颈炎6685人次,阴道炎2260人次,盆腔及附件炎症4736人次;子宫肌瘤335人次;外阴白斑247人次.结论 对已婚妇女定期进行常规体检可降低患病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作者:戎俊英;俄木阿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方法 对我科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共采取股骨颈骨折的38例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心里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等全方面的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科的38例患者,均无术口感染,全部达到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对治疗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可以尽早恢复患者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焦虑忧郁的具体状况,分析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找出应对焦虑忧郁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202名内科患者,通过查询记录和谈话访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分析202名患者的心理状态数据,发现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忧郁,紧张,焦虑,绝望.结论 患者住院期间由于身体状况,家庭负担,经济问题等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但通过合适的心理治疗和疏导,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担忧焦虑,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作者:吴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治疗思维的优异是疾病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序贯疗法”的应用有助于临床营养治疗思维的养成,可以作为临床营养治疗思维的基础模式加以完善和系统化,为规范营养治疗标准和建立营养治疗的临床路径奠定基础.
作者:孙新;杨忠明;黄曼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ICU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气管插管方式的临床应用对比.方法 选取2011年7月到2012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45例,Ⅰ组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来建立人工气道,Ⅱ组在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通气24小时候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以及护理的工作量.结果 Ⅰ组和Ⅱ组通气24小时候动脉血气指标均较通气前好转,与插管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痰痂形成例数、脱管例数均显著少于Ⅱ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Ⅱ组,但是Ⅰ组护理量显著少于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比在喉镜引导下经口插管来治疗ICU呼吸衰竭效果好,安全性高而且显著降低护理工作量.
作者:谢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慢性咽炎疾病是属于多见的五官科的一大疾病,慢性咽炎的产生和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而且慢性咽炎现在分布的范围越来越广,成了社会一大难题.为了远离慢性咽炎的困扰,远离这种难缠的疾病,我们平时就要做好预防护理.
作者:李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中,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下,患者护理操作的差异及相关指标的不同,总结微创手术下护理对策的改变.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差异.结果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下患者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恢复更快,可减少镇痛剂使用,提前开始进食,但术后吸氧时间延长.结论 根据微创手术的技术特点及患者恢复规律,改进护理对策可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孙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200例肾内科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肾内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中有效落实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系数,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作者:刘庆梅;刘庆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循证护理模式在肾穿术后按压止血中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肾穿术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满意度、SAS和SDS评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无再出血现象,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再出血率为8.3%,总满意度为83.3%;护理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AS评分、SDS评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肾穿术后按压止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再出血的发生率,并能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作者:张彩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据目前统计显示,外伤性脑梗塞较少见,其症状常被原发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所掩盖,其影像特征也常常因出血征象较明显而被忽略而漏诊.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外伤性脑梗塞作为颅脑外伤的重要并发症的检出率.本文回顾分析20例外伤性脑梗塞病人的CT资料,结合文献对外伤性脑梗塞的CT特点进行讨论.
作者:王立强;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中医食疗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高血压病患,分别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宣教法治疗方式,而观察组除应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外,还实施了中医食疗护理方式,对比和分析两组病患症状变化情况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两组病患症状变化情况与血压变化情况的对比结果来看,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更为显著,其在高血压护理中采用中医食疗,病患对这种护理方式的满意度为93.2%.结论 从本次研究可知,在高血压护理中,基于常规护理治疗方式的应用,再来实施中医食疗,所获得成效较为显著,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孙晓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了提高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对3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主要采取合理安置、迅速补充血容量、处理原发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病情迅速好转.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世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两种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急诊重危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对比,得出结论是急诊重危患者抢救过程中,股静脉采血成功的前提是操作者对腹股沟区解剖部位清楚,操作方法熟练.而传统股静脉采血定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股静脉体表投影点定位法采血弥补了传统方法的缺陷,成功率显著提高.
作者:雷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9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与对照组(76.92%)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桂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