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急诊重危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对比

雷彩萍

关键词:股静脉, 采血方法, 重危患者, 抢救, 应用
摘要:通过两种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急诊重危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对比,得出结论是急诊重危患者抢救过程中,股静脉采血成功的前提是操作者对腹股沟区解剖部位清楚,操作方法熟练.而传统股静脉采血定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股静脉体表投影点定位法采血弥补了传统方法的缺陷,成功率显著提高.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探讨

    在医院各个部门科室中,检验科的主要工作是对各类疾病病人的标本进行处理分析.血液检验人员经常需要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梅毒螺旋体、丙肝病毒、乙肝病毒和艾滋病等病毒都可以通过血液传播.血液检验人员如果不加强自我防护,就会增加疾病感染的可能性,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本文主要研究血液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种类及其有效防护措施.

    作者:米热尼沙·热米吐拉;古力娜尔·依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5例肝硬化患者,随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理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心理状况较对照组优,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肝硬化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许美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9例孕产妇死亡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3-2012年朝阳市孕产妇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孕产妇死亡39例,平均死亡率为13.64/10万.孕产妇死亡以羊水栓塞,妊娠和并心脏病,妊娠合并高血压为前三位死因.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和妇产科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救治能力,同时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孕产妇死亡发生率.

    作者:张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围刺罐灸治疗带状疱疹

    目的 探析带状疱疹应用针灸围刺及罐灸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及门诊带状疱疹患者72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以针灸围刺及罐疗法,对照组予以口服阿昔洛韦片及外用阿昔洛韦软膏,两组均治疗28d,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各项参数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 vs.63.9%,P<0.05);治疗组的疼痛消失时间、后遗神经痛率、出疹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应用针灸围刺及罐灸疗法,临床效果确切,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国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瘢痕子宫患者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的临床观察.方法 对62例瘢痕子宫患者且要求人流术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术前1天口服米非司酮150 mg,对照组行普通人工流产术,观察2组患者术中宫颈软化及扩张程度、痛苦程度、手术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以上项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瘢痕子宫患者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并发症.

    作者:佟玉涛;李庆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析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资料为分析依据,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对照组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如入院指导宣教、心理辅导、功能康复训练、家庭护理指导等.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儿arris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较护理前有显著提高,组内护理前后数据比较P<0.01;对照组护理后的儿arris评分与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数据比较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系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疗效,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7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和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高血压32例治疗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7例显效,12例患者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心绞痛17例患者治疗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6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52%.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情况以及心绞痛改善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张铁;刘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析人性化护理在心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提高心外科护理整体水平.方法 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86例患者做人性化护理研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和健康相关行为,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心理抑郁、焦虑、恐惧等都较护理落实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P <0.05,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4.41%(270例).结论 人性化护理对于改善心外科患者的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和健康相关性行为有着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价值

    据目前统计显示,外伤性脑梗塞较少见,其症状常被原发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所掩盖,其影像特征也常常因出血征象较明显而被忽略而漏诊.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外伤性脑梗塞作为颅脑外伤的重要并发症的检出率.本文回顾分析20例外伤性脑梗塞病人的CT资料,结合文献对外伤性脑梗塞的CT特点进行讨论.

    作者:王立强;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医院护士中随机抽取60名,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对对照组进行普通的护理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护士的管理效果及对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半年后,观察组的护士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士感觉压力小于对照组,对管理方式更加满意,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管理护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能够有效的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使护士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崔燕姿;刘新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腹外疝患者102例,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的有效护理措施,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康复出院的例数为102,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外疝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 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白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综合治疗及护理观察

    目的 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综合治疗以及护理观察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实施综合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综合治疗以及相关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临床预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瑞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住院治疗的宫颈癌术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预防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发生尿潴留3例(9.68%),明显低于对照组9例(29.09%),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预防和护理措施,可减少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中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固定矫正期间发生牙龈炎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固定矫正期间患者并发牙龈炎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固定矫正期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在固定矫正期间仅给予卫生指导,而未进行口腔卫生,观察组在卫生指导基础上,给予口腔卫生干预.结果 观察组牙龈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固定矫正期间患者卫生指导基础上,加以口腔卫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牙龈炎发生率.

    作者:苏楠;王英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60例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接受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诺和灵N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的血糖情况、胰岛功能及低血糖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和胰岛功能,且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概率较低,疗效安全、可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护理管理中的激励方法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护理管理中运用激励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此次研究的123名护士进行研究,同时护士长根据护士的需求来实施相应的激励,对实施激励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施激励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存在明显性的差异(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运用激励方法则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积极性,进而使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王夕梅;王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检验中两种不同的细菌鉴定法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细菌鉴定法在血液检验中的临床分析.方法 采集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发烧并感染患者的300份血液标本,采用常规药敏试验以及药敏试验两种检验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药敏符合率和细菌鉴定情况.结果 在300份血液标本中一共有220份被检测中阳性血液样本,通过细菌鉴定法和常规的鉴定方式相比结果相似率为76.4%.结论 可以采用直接方法进行检测,并且直接方法获取结果的时间较短,能够迅速检验并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结果,对临床的用药指导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亚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观察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临床选取90例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产妇,其中45例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术(观察组),45例未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术(对照组).观察两组难产产妇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产伤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顺产率、产后出血率、产伤率分别为182.22%、6.67%、2.22%,对照组则为42.22%、22.22%、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术在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提高顺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张敏;綦萍;王占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必净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血必净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1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治疗的病例10作为参照组.入院后6h内,两组均给予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活性炭、硫酸镁导泻及血液灌流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肝功能、肾功能、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的肝肾功能损害程度均较参照组轻,动脉血氧饱和度及存活率均较参照组高,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不会对各脏器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存活率较高,是一种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元化做好全员岗位培训 切实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医院内感染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医院人群的健康和病人的康复问题,也是当代卫生学、临床医学、微生物学、护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面临的综合课[1],目前国际医院感染控制的理念是对医院感染要“零宽容(ZeroTolerance)”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关键在于有一支业务精、知识广、董管理、敬业奉献、执行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因此,加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和对医院全员职工进行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显得极为重要,医院管理者应增强意识,运用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的只能,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奖惩力度,充分调动科室感控小组职能作用和发挥临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院在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工作中不断探索,提高集中培训,重点科室针对性培训、现场指导针对性培训、医院感染管理通讯等信息平台培训、岗前培训、模拟演练培训、实习生培训等多元化培训路径加强对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全员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意识,从而满足现代医院感染管理的需求,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爱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