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抚触不同手法对婴儿情绪的影响

董艳芳

关键词:抚触手法, 婴儿,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抚触手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出生的80例足月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袁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婴儿接受先仰卧,再俯卧的传统按摩方式.观察组婴儿接受先俯卧,再仰卧的按摩方式.比较两组婴儿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婴儿在抚触时及抚触后情绪更平静(P <0.05).结论 先俯卧,再仰卧的抚触手法,更易被婴儿接受,且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可起到较好抚触效果.应推广于临床.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的采用气压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采用气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外科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接受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气压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例(7.5%)患者发生肿胀情况,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后17例(32.5%)患者发生肿胀情况,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患者轻度肿胀2例(5.0%)明显优于对照组8例(20.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气压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赵立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普外科微创手术护理的发展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中,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下,患者护理操作的差异及相关指标的不同,总结微创手术下护理对策的改变.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差异.结果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下患者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恢复更快,可减少镇痛剂使用,提前开始进食,但术后吸氧时间延长.结论 根据微创手术的技术特点及患者恢复规律,改进护理对策可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孙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后抑郁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老年期消化性溃疡后抑郁的发生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68例老年期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出现的抑郁与并发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溃疡后出血及穿孔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且严重.结论 对上述并发症的患者早期做好心理治疗,及时发现和防止抑郁发生.

    作者:方敏;岳红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甲状腺癌手术后效果满意,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加强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作者:杨治芬;邱照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针对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自愿选取治疗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参照组.选用硫酸镁治疗的38例患者为研究组,剩余选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治疗的24例患者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并发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采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要高于参照组,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小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即P <0.05.结论 采用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显著,降低了血压的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75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和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高血压32例治疗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7例显效,12例患者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心绞痛17例患者治疗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6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52%.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情况以及心绞痛改善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张铁;刘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护理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为在社区行预防接种的小儿寻求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206例小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比研究对象接受预防接种前后的情况,采用自制调查表,在小儿每次接种时进行调查,包括家长对接种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接种的依从性以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探讨预防接种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且小儿对于预防接种的依从性也明显提高,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的评分明显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是保证社区行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淑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骨科所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则以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施护.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效果更佳,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范伟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本院住院新生儿83例进行研究,将其中5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细菌感染组,将其余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非细菌感染组,检测两组PCT和CRP,并进行对比.结果 细菌感染组的PCT要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 <0.05,细菌感染组的CRP与非细菌感染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PCT增高人数为2例,要明显少于CRP增高人数,p<0.05;细菌感染组PCT增高人数为43例,要明显多于CRP增高人数,p<0.05.结论 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PC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对PCT水平的动态检测来判断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唐艳兰;邓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盐酸吡柔吡星在肿瘤介入术中的不良反应及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吡柔比星在肿瘤介入手术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对策.方法 以在本院实施肿瘤介入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盐酸吡柔比星进行抗癌治疗,观察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中轻度、中度、重度不良反应分别为25例、11例、3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75%,其肝部肿瘤介入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大,且不良药物反应与用药量成正比.结论 盐酸吡柔比星在肿瘤介入手术中普遍存在不良反应,且与给药部位和用药剂量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临床应采取有效对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何建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诺和锐在妊娠糖尿病应用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45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短期住院密切检测血糖,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未能达标的患者开始使用诺和锐皮下注射以控制血糖,血糖达标后教会患者自行皮下注射诺和锐并定期检测血糖直到临产.结果 应用诺和锐进行皮下注射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可平稳控制血糖达标,无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结论 诺和锐皮下注射可有效、安全地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

    作者:李少卿;王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元化做好全员岗位培训 切实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医院内感染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医院人群的健康和病人的康复问题,也是当代卫生学、临床医学、微生物学、护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面临的综合课[1],目前国际医院感染控制的理念是对医院感染要“零宽容(ZeroTolerance)”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关键在于有一支业务精、知识广、董管理、敬业奉献、执行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因此,加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和对医院全员职工进行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显得极为重要,医院管理者应增强意识,运用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的只能,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奖惩力度,充分调动科室感控小组职能作用和发挥临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我院在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工作中不断探索,提高集中培训,重点科室针对性培训、现场指导针对性培训、医院感染管理通讯等信息平台培训、岗前培训、模拟演练培训、实习生培训等多元化培训路径加强对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全员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意识,从而满足现代医院感染管理的需求,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爱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踝关节骨折34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析2008年8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结果 治疗效果优28例,良3例,中2例,差1例.结论 手术治疗,能够复位重建踝穴的稳定性,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形态,有效的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张晓亮;于金芝;尹升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诺氟沙星胶囊粉末用于压疮的治疗和护理

    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菌谱广,对于革兰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肠道,呼吸道,皮肤感染疗效显著,具有清创收敛,去腐生肌的疗效,局部使用抑制细菌生长,促使肉芽组织生长,加速病损组织修复作用,并且诺氟沙星胶囊粉末极少溶解在伤口上,在疮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保护创面不受细菌的侵入,并且可使创面已感染的细菌溶解死亡,创面被纤维组织覆盖,为周边细胞爬行创造了条件,促使疮面早期愈合.回顾分析20例压疮患者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粉末后,除1例晚期肿瘤患者没有治愈,3例深度溃疡期压疮好转,其余16例均治愈.治愈率80%.

    作者:王晶;孙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对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对胃良性病变组、胃癌患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进行采集,对14种肿瘤标记物的含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在对胃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A242、CA15-3、CEA、CA125、CA72-4表现出了较高的敏感性;对胃良性病变组、胃癌患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的肿瘤健康进行多项肿瘤标记物检测,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胃癌组合良性病变组、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在阳性率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早期肿瘤与晚期肿瘤进行区分的时候,采用12项肿瘤标记物检测,检测出来的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对胃癌进行诊断时采用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地提升胃癌诊断的阳性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良;郑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了解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1830例剖宫产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首次排便时间、胎硬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新生儿首次排便量多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调整小儿生理功能,提高健康指数,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筱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科手术确诊腹部肿块的病例分析

    腹腔肿块是外科临床经常遇到的疾病,有的为恶性肿瘤,有的为良性肿物,有的为炎性包块,有的为囊性肿块,有的起病急,有的起病慢,往往术前难以明确诊断.现就术后确诊的8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下:例1,女36岁,腹疼3月有余,腹部见一包块,月余,伴发热.查体:T38.C,心肺(一),腹中部偏右侧可触及肿块,边缘不清,质地硬,压痛++,血像:H b110g/L,WBC12×102/L.NO.70.ESR 28 mm/1h,B超提示:腹腔有实性暗区,诊断:右侧结肠癌.腹部探查见回肠下段肿胀,距回肠瓣30cm处回肠壁有一6cm×8cm肿物,被大网膜紧紧包裹,分离时出血较多,故将病变处小肠大网膜及肿块一并切除,肠断端吻合.病理检查报告:肠结核,增生型(干酪块).

    作者:麦托乎提·麦木塔吾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科住院患者焦虑忧郁情绪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焦虑忧郁的具体状况,分析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找出应对焦虑忧郁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来我科就诊的202名内科患者,通过查询记录和谈话访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分析202名患者的心理状态数据,发现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忧郁,紧张,焦虑,绝望.结论 患者住院期间由于身体状况,家庭负担,经济问题等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但通过合适的心理治疗和疏导,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担忧焦虑,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作者:吴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从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进行择期手术的400位老年患者,统计与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手术以后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记录.结果 在术前用药与术后镇痛方面,组内比较,P <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醉方法、术后镇痛、ICU病房入住以及抗胆碱能药物的使用等都与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者:孙川力;郑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有关因素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新生儿窒息患者50例,分析导致患儿出现窒息情况的原因,并对患儿在临床上的特征表现加以密切观察.结果 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的原因较多,出现胎儿窘迫以及出现脐带异常等相关因素都能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结论 为了有效防止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针对医院产科存在的高危因素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孕产妇做好产前保健的相关性工作,有效将我院的产检质量提高,并且通过研究具体措施有效降低我院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概率.

    作者:李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