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英;姜黎;张建辉;李秀清;段文庆
目的 对于成年男性人群中体型肥胖和体型正常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中的差异和差异所代表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成年、健康的男性,共240名,依照身材、体重的大小平均分为肥胖组、对照组(身材正常)、苗条组.对三组成员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检测并且对比.结果 苗条组与对照组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FT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苗条组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肥胖组的TSH 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苗条组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年男子肥胖状态的发生以及发展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具有联系.
作者:姜海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利用PDCA循环即质量环管理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对新护士开展带教工作,有效缩短了新护士角色的转换,提高其综合能力,使带教进入良性循环.
作者:赵瑾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慢性盆腔炎的感染途径以及常见的致病因素,以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40名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9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的宫颈和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细菌性阴道病、解脲支原体、假丝酵母菌、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阴道毛滴虫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致病因子检出率为:细菌性阴道病占31.91%,解脲支原体占65.16%,假丝酵母菌占21.49%,沙眼衣原体占81.19%,淋病奈瑟菌占31.51%,阴道毛滴虫占11.78%,混合感染10.71%;对照组患者致病因子检出率为:细菌性阴道病占41.43%,解脲支原体占21.09%,假丝酵母菌占31.32%,沙眼衣原体占11.66%,淋病奈瑟菌占0,阴道毛滴虫占21.21%,混合感染21.77%.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观察组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患者受到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后,通过生殖道黏膜上行导致慢性盆腔炎有着一定的关系.
作者:张春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寻求一种所需设备简单,创伤小,应用方便且有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方法 简易CT定位下微创硬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32例.结果 32例病人,死亡4例,死亡率12.5%,存活28例,随访3-10个月,以ADL方法评价病人预后.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10例.H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6例.Ⅲ级:需他人帮助,托拐可行4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清醒者6例.Ⅴ级:癫痫后或死亡2例.结论 简易CT定位微创硬通道技术操作简便,在局麻下可完成,无需全麻,创伤小,疗效确切,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李江;施申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5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3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30例同期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3.3%,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96.2%,术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3例,占到10.0%,而研究组只出现2例,占到3.8%.结论 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中腹腔镜微创手术疗效好,对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能较快恢复,可以在该病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伍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颈椎病患者的X线征象,探讨X线检查对临床颈椎病诊断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42例颈椎病患者(慢性)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年龄将他们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每组71例.回顾性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的X线特征.结果 142例患者均出现显著的颈椎病X线征象.X线征象:青年组患者以颈椎失稳性变化为主要特征,老年组患者以椎骨继发性变化及软骨变性为主要特征(P<0.01).结论 X线是临床诊断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不同年龄患者X线主要征象不同.X线检查对颈椎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庆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院换药室的质量管理,是预防控制医院交叉感染的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及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减低医疗风险系数,利于病人疾病的良性转归.我院换药室,服务第一,强化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环境合理化布局,物品存放规范化,质量监测常规化,细节管理连续化等,并坚持护理人学习长期化,提升专业素质,完善质量控制,利于医院感染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如下做以换药室管理工作的要点阐述.
作者:魏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胎盘早剥孕产妇的相关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并采用回顾性的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在68例胎盘早剥患者中,有58例是剖宫产分娩,10例是阴道分娩;20例胎儿存活,48例死亡;有66例产妇存活,2例死亡,5例产后大出血,4例抢救成功.结论 针对胎盘早剥孕产妇,实行全方位的护理,可以将其临床好转率进行提高,并减少死亡率,进而增强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史慧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进行研究,分成典型胸痛组和无典型胸痛组,对比两组差异.结果 在无典型胸痛组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为51.4%,糖尿病比例为37.1%;无典型胸痛组患者多部位梗死和肺ST段抬高梗死率要明显高于典型胸痛组;典型胸痛组并发症发生率100%,典型胸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5%,无典型胸痛组死亡率为17.1%,典型胸痛组死亡率为11.7%.结论 无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典型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症和并发症多,且治疗效果差.
作者:林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及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2012年12月8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常规用药外,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辛伐他汀.对照组除常规用药外,另加普通肝素,观察心电图、心绞痛疼痛程度及发作次数、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面有无明显差异.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脂、C-反应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高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临床怀疑骨折而X线显示阴性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图像进行软件处理,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确定诊断意见.结果 76例临床怀疑骨折而X线检查阴性的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和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后32例患者发现存在骨折.结论 多层螺旋CT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对隐匿性骨折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阴式全子宫切除加阴道残端自体筋膜悬吊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阴式全子宫切除加阴道残端自体筋膜悬吊术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及准备,以及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出院指导,18例患者均治愈,目前尚无复发病例.结论 针对阴式全子宫切除加阴道残端自体筋膜悬吊术患者的特殊性,加强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及术后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舒玉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6月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5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58例患者,共有92例出现医院感染,感染率达5.9%.老年患者是高危人群,主要感染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胃肠道等,住院天数在21-30d内感染率较高.结论 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重灾区,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众多且复杂,医务人员要对病人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的概率.
作者:赵劲松;任道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治疗组服用步长稳心颗粒,每次9克,每日三次;对照组32例服用胺碘酮片0.2克,每日三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改变.结果 两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张宏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中,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下,患者护理操作的差异及相关指标的不同,总结微创手术下护理对策的改变.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差异.结果 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下患者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恢复更快,可减少镇痛剂使用,提前开始进食,但术后吸氧时间延长.结论 根据微创手术的技术特点及患者恢复规律,改进护理对策可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孙桂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正规降血压治疗血压稳定后离院,实验组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在第二天和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统计分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验前生存质量并无显著差异,实验后,除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外,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上有良好的效果,让高血压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得到专业及时的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实施有效的护理模式.
作者:王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治疗找寻科学合适的米非司酮剂量.方法 对2010年5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8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给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25mg/d),连续服用3月,比较给药前后临床症状、激素水平、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3月连续服用治疗,89例患者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后患者疼痛度明显低于治疗之前(P<0.05);治疗后激素水平和肝功能指标可出现轻微异常,在停药后自然恢复;治疗后患者的平均月经周期明显延长,平均经血量、平均经期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能有效降低手术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应用.
作者:任继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孕期胎儿生长发育是产前监测的主要部分,利用超声测量胎儿生长参数预测胎儿体重给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临床可以提前干预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早期治疗及决定妊娠晚期分娩时机及方式,大大减少了孕妇的并发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近几十年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技术应用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亦逐步深入.目前产前测量胎儿体重的方法已从临床经验触诊法到超声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运算,从单一参数测量预测胎儿体重到多参数测量联合运用,从二维平面超声技术到三维立体超声技术,超声在产科中测量胎儿体重的方法已纵横发展,现就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方法作以下阐述:
作者:杨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抗凝作用.方法 研究组于晚上服用阿司匹林,对照组于早晨服用阿司匹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XB2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XB2水平、DBP水平及SBP水平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于晚间服用阿司匹林,可取得较好的抗凝效果,有效降低TXB2水平,同时具有降压作用.
作者:覃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