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明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4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治疗及护理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SF-36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提高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实际效果,总结其医学价值.方法 回顾2012年10月——2013年11月心血管疾病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4例(给予硝酸甘油),实验组34例(给予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①实验组甘油三酯及血清胆固醇水平分别为(4.47±2.36)mmol/L、(1.41±0.67)mmol/L,对照组对应为(5.04±1.77)mmol/L、(1.68±0.5)mmol/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91.2% VS67.6%,P<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佳,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管患者,可有效降低其甘油三酯及血清胆固醇水平,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刘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各56例,对其分别展开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比发现,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和未合并视网膜病变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存在差异(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展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可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估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作者:赵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护理管理中运用激励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此次研究的123名护士进行研究,同时护士长根据护士的需求来实施相应的激励,对实施激励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施激励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存在明显性的差异(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运用激励方法则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积极性,进而使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王夕梅;王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 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情感交流的纽带,是融洽护患关系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护士职业素养.沟通艺术是现代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包括非语言性沟通,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手势及触摸等都是妇产科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妇产科护理中运用语言的技巧,丰富的专科知识,整洁的服饰,规范的举止,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从入院开始,护士就要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介绍自己,介绍医院环境,让患者了解医院科室情况,通过和患者沟通谈心询问等方式掌握患者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地让病人接受治疗和责任制护理.
作者:李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急性支气管哮喘病发作的临床症状及以往的治疗方法及结果分析,来探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08月至2013年5月39例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临床就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就39例患者均在获得临床治疗后痊愈,在后续的观察中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得出尽快解除气流受限、缓解症状和低氧血症,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病的有效方法并就此理论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基本状况制订长期治疗方案以预防再次急性发病.
作者:王松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针对口腔科护理工作性质以及工作流程的特殊性,对排班方法进行改革.方法 根据不同时间治疗量的不同,在固定排班的基础上,实行弹性排班工作制,合理利用和分配人力资源.结果 保证了护理助疗的高效运转,满足了临床治疗的需要.结论 科学、合理排班能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
作者:王丽;阿提干·阿帕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早产的发生有30%-40%均由PPROM引发.发生PPROM后,患者羊膜腔与外界形成相互连通的状态,导致羊水发生严重外泄.产妇面临绒毛膜羊膜炎、难产、产后大出血等多种危险.胎儿面临胎儿窘迫、肢体变形、宫内感染、肺发育不全等危险.科学的治疗方法才可有效提高母婴安全系数,提高新生儿的生成率.
作者:黄艳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其所需要的护理和社会支持,减少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任何不良反应且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药物发挥出更好的疗效,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36例心衰患者,35例症状缓解,1例死亡,其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亦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综合征.本文对36例患者在发生心衰时所进行的护理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认为要取得护理上的成功,必须抓住心衰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的环节.
作者:张芸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分析重症医学科患者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心里护理措施,以便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作者:李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对胃良性病变组、胃癌患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进行采集,对14种肿瘤标记物的含量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在对胃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A242、CA15-3、CEA、CA125、CA72-4表现出了较高的敏感性;对胃良性病变组、胃癌患者组以及健康对照组的肿瘤健康进行多项肿瘤标记物检测,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胃癌组合良性病变组、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在阳性率方面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早期肿瘤与晚期肿瘤进行区分的时候,采用12项肿瘤标记物检测,检测出来的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对胃癌进行诊断时采用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地提升胃癌诊断的阳性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良;郑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行前十字韧带(ACL)重建术围术期的护理对患者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提高手术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对26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在围术期做精心的护理.结果 术后12周,26例患者没有关节方面的肿胀,股四头肌肌力,是对侧的90%,腘绳肌肌力,是对侧的90%;术后32周的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均高于手术前(t=76.713,P=0.000;t =67.474,P =0.000;t =53.181,P=0.000),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术前症状均消失,关节稳定性增强明显,并且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功能,复查抽屉试验显示为阴性.结论 ACL功能恢复正常有赖于围术期有效的护理.
作者:张应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门诊处方调配差错.方法 利用QCC活动的各种改善手法,分析问题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同时评估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调剂差错率下降了52.48%.结论 品管圈活动明显地降低了门诊药房调配发药差错.
作者:赵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一起典型狂犬病案例调查,分析狂犬病免疫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更好的防治狂犬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平顶山市2012年网络直报的一起狂犬病案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平顶山发生此起狂犬病疫情是犬只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传染源的存在;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不足;部分医务人员没有掌握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规范和原则.结论 建议加强犬类动物的管理;加强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加强医务人员狂犬病防治知识培训.
作者:宋倩倩;王艳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各种高渗性药物经静脉输入,在输液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出现静脉炎反应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延长血管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晋素芳;王燕;刘海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低体温是指体温< 36℃.体温在34-36℃时为轻度低温,低于34℃为中度低温.其发生率为60%-80%.体温过低可对病人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低温时造成氧离解曲线左移,使组织缺氧;低温时内脏血流减少,肝功能降低,依赖于肝脏代谢、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使麻醉苏醒推迟.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假如病人中心体温降低1℃,就会呈现寒战,机体耗氧增加,心率增快;而且低体温会造成机体免疫功用降低、凝血异常、手术切口感染等诸多不良影响.为了防止手术中多种要素所致低体温的发生,我们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兰牡丹;马桂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侵蚀性葡萄胎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组织破坏,或并发子宫外转移者.继发于葡萄胎之后,其恶性程度较绒癌低,多数仅造成局部侵犯,预后较好.但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继续发展即可成为极度恶性的绒癌.我科治疗采用大剂量、短疗程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更生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恶性葡萄胎,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取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入住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药物、牵引、针灸、中药熏蒸等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整体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2.92%,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康复护理方法能极大提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彭玲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护理方法及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其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98例患者的手术治愈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极大的干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为肠炎患儿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 回顾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肠炎患儿96例,按随机数字袁法分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50例实验组全程护理,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 vs78.3%,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98.0% vs82.6%,P<0.05).结论 全程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香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