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手术室开展细节护理后完成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手术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通过细节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细节护理服务的开展,手术患者感染率明显下降,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有所下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赵孟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适宜大面积烧伤患者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1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寻求佳的护理方法.结果 治愈出院116例,好转出院2例.结论 根据大面积烧伤创面的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可促进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的愈合.
作者:周晓萍;黄锐文;钟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将158例实施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9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79例实施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围术期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并大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比较乳腺癌根治术全麻应用喉罩或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数字表法将2010年4月——2013年4月行乳腺癌根治术全麻患者84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气管插管,观察组应用喉罩,比较两组应用气管插管或喉罩后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应用喉罩后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变化明显的少于应用气管插管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咽喉疼痛、呛咳和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全麻应用喉罩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具有较轻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并发症少的优势,实用性和安全性高.
作者:田晓涛;张宪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为肠炎患儿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 回顾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肠炎患儿96例,按随机数字袁法分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给予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50例实验组全程护理,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 vs78.3%,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98.0% vs82.6%,P<0.05).结论 全程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香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病死率高达30%,死亡原因除原发性颅脑损伤加重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肺部感染.2000年以来,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了专科及基础护理,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重型颅脑患者救治的成功率,现将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俊利;陈焦焦;葛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哒唑仑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54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组(D组)和咪哒唑仑镇静治疗组(M组),在相同的镇静深度下(Ramsay评分[5]),对两组患者镇静期间前24小时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并对两组24小时内发生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颅内再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二组镇静效果均满意,二者在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无发生呼吸抑制病例,M组出现4例呼吸抑制病例,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05),D组出现2例低血压、3例心动过缓,M组出现1例低血压、2例心动缓,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24小时内颅内再出血发生病例.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方面,与咪哒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呼吸抑制的作用小,故使用右美托咪定更安全.
作者:乔元元;寿松涛;宋慧敏;王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重症肌无力合并自身免疫病发病情况及合并疾病种类.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肌无力患者101例,分析及统计其一般资料和合并疾病种类.结果 10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共26例合并其它自身免疫疾病,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8-64岁,平均(37.5±2.3)岁.合并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与未合并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文合并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均只合并一种疾病,其中甲状腺亢进8例(30.8%),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23.1%),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15.4%),自身免疫性溶血,Grave病,系统性硬化及炎性疾病各2例(7.7%).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自身免疫病种类较多,以甲状腺亢进及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多见,在诊断和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合并疾病,以免出现漏诊误诊,漏治误治情况.
作者:刘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护肝降酶,止血,补充白蛋白,能量等对症支持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治疗法(中医中药主要由自拟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柴胡,桃仁,丹参,枣休,牡蛎,蛇舌草,半边莲等药物组成,根据辨证分型:气滞血淤加土鳖,莪术,三七,香附;肝郁脾虚加郁金,淮山药,麦牙,陈皮;肝胆湿热加菌陈,蒲公英,木通;阴虚内热加丹皮,鳖甲)进行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可有效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兰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皆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总结临床护理方法,并对治疗与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2例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PH、BE有明显改善,同时PCO2与HR下降明显,而SaO2明显上升,治疗与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后,给予积极的护理,如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及气道护理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相关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邓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中激光联合鼻窦高负压置换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我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的患儿96例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鼻窦高负压置换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弱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为4.2%,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高负压置换治疗和激光治疗均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而将两者联合应用能较快缓解病灶炎症,进而恢复鼻腔和鼻窦的通气功能,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四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医院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的影响,正确的认识护理干预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的心胸外科部治疗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及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的40例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在整个探讨治疗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对所有患者的呼吸功能、并发症以及拔管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将结果交予医院专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40例患者在呼吸功能、并发症以及拔管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2.75%),两组的患者的相关指标及数据对比有显著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的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医院的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晶;徐凤梅;单海丽;李淑丽;张姗姗;刘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取某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24例胃手术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的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在224例胃手术病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在胃手术治疗后3到10天内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症,患者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症的发生平均时间约为7.2天.在对于胃手术后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诊断中,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胃造影、胃镜检查结果进行病症诊断确定,在对于患者进行非手术综合治疗后,8例患者病愈恢复,1例患者由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胃手术后容易在近期内发生的一种并发症状,尤其是采用毕Ⅱ式胃肠吻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率更高,在临床中可以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方式进行诊断确定,并采取非手术综合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
作者:何喜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过程中辅助应用金荞麦制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过程中同时口服金荞麦制剂,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在实验组及对照组的疗效对比中,实验组的化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为高.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在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方面,实验组轻于对照组.在脱发、心功能及肝肾功能损害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比较两组病人在化疗过程中,主诉体力、饮食、精神状态等方面,实验组病人在化疗耐受性方面较对照组病人有所提高.结论 金荞麦制剂对辅助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提高疗效、减轻化疗副反应的优势.
作者:任辉;邵长卿;张来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开展设计性实验、完善授课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多种方法,探讨激发中专学生学习生理学兴趣的途径,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艾日登其米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儿川崎病合并多系统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小儿川崎病合并多系统损害患儿,通过对其临床资料的采集,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成效.结果 在这26例小儿川崎病合并多系统患儿中,其中男性为16例,女性为10例,年龄超过五岁的患儿为3例,在五岁以下的患儿为23例,所占比例为88.5%.结论 小儿川崎病的发病年龄主要为五岁以下的儿童,且男性患儿较多,且病变能累及到人体全身各个系统,主要以呼吸系统、血液与心血管损害为主,甚至还可引发冠状动脉损害,通过观察与分析可知,小儿川崎病合并多系统损害大多是良性经过,且多数随着川崎病的康复而逐步消失.
作者:何庚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研究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且在PC1之前予以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治疗,同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两组的血压与心率的变化情况、RA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0.5h、1h、2h的心率及血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8.33%,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丛丛;王怡文;杨敬媛;马靖;陈聪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高龄产妇实施分娩护理和心理指导,观察和分析其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32例高龄分娩产妇分娩护理,同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指导.结果 32例高龄产妇在住院时,其中有15例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占46.9%;分娩前则只有3例,占9.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护理工作满意为30例,基本满意为1例,不满意为1例,满意度为96.9%.结论 在高龄产妇住院时,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分娩护理,同时给予其耐心的心理指导,进而能够有效地减轻或缓解其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云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护理管理中运用激励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此次研究的123名护士进行研究,同时护士长根据护士的需求来实施相应的激励,对实施激励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施激励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存在明显性的差异(P<0.05).结论 在护理管理中运用激励方法则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士的积极性,进而使得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王夕梅;王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脑卒中患者1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68例.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32.47-1.69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脑卒中恢复质量,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月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