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对人格特征的影响

陈想想

关键词:性别角色类型, 人格特征, 双性化
摘要:当今社会高适应的人格特征常与高成就相联系.其中,性别角色定位是影响人格特征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近年来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成果,认为: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双性化大学生具有更积极的人格特征;一致性类型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赞赏度;冲突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神经质、防御性和较低的宜人性、灵活性;未分化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和较低的神经质.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复合罗派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本研究观察了不同配伍药物在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产妇术后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联合麻醉,即病人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均采取左侧肘正中经脉9#留置针穿刺,静脉滴注复方氯化钠溶液500ml,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于L2-3间隙消毒,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插入蛛网膜下腔穿刺针,待有脑脊液回流后,回吸,通畅,缓慢注射7.5g/L盐酸布比卡因0.8-1.2mL,10S再向硬膜外腔向头方置管3.5-4.5cm.术后硬膜外镇痛配伍方法,均采用硬膜外镇痛.0.2%罗派卡因+0.5 μg/ml舒芬太尼,昂丹斯琼8mg共配成250ml.输入速度5 ml/h.PCA5ml.分别记录术后4,8,16,24,48h产妇VAS评分、镇痛药用量及PCA次数,并记录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皮肤搔痒、呼吸抑制及尿潴留等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标准(VAS).结果 镇痛满意度佳,24h不良反应恶心呕吐3例,下肢麻木7例,但不影响肢体运动.头晕2例,对肛门排气无影响.

    作者: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创伤性骨折患者应激障碍特点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应激障碍特点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70名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排除10例无效问卷,共计160例.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本组160名患者中有55例存在应激障碍,占总数的34.37%;另外105名患者为没有应激障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现,应激障碍患者焦虑、恐怖、抑郁、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均高于非应激障碍患者,经护理干预之后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 创伤性骨折患者容易发生应激障碍,应激障碍的发生率主要与患者的心理特征有关,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应激障碍能够得到改善.

    作者:侯粉丽;彭丹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应用与管理

    目的 了解低温等离子灭菌的特点、灭菌效果、性能及管理.方法 55-60%过氧化氢低温(45-50℃)等离子灭菌.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时间短,效果可靠,利用率高,大大提高手术例数.结论 低温等离子灭菌是环保、快速、高效的.

    作者:丁晓梅;袁晓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66例疗效观察

    病毒性肠炎,尤其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仍属常见.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对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了思密达与病毒唑配合口服补液盐治疗66例婴幼儿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笔者在2009-2010年腹泻流行期间,收治了因轮状病毒感染的急性腹泻患儿132例,年龄在3月-3.5岁之间.其中男性44例,女性22例,6个月以下8例,6-24个月42例,3岁以上16例,男女之比2:1.都为流行季节发病,起病急,发热,呕吐,大便均为稀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便常规均无白细胞、红细胞,便培养阴性,按腹泻程度分为轻、中度脱水.营养状况均属尚好,治疗组66例,对照组66例.

    作者:裴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胎膜早破护理要点分析及对产妇的影响观察

    目的 为了讨论胎膜早破的护理要点和特殊护理对于胎膜早破孕妇生产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于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胎膜早破的孕妇160例孕妇进行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80例孕妇采取妇产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孕妇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然后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孕妇的感染情况以及分娩方式进行相应的记录以及统计学分析,整理胎膜早破的护理要点.结果 特殊护理下的孕妇自然阴道生产率(73.21%)显著高于经普通护理的分娩孕妇(49.62%),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特殊护理的分娩孕妇总感染率(20.13%)显著低于普通护理(51.93%),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特殊护理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普通护理产妇,并显著降低产妇的生殖系统的感染率.

    作者:赵明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究护理程序中应用健康教育对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应用健康教育对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性.方法 本次共选择57例结核病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中心结核病防治所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袁报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 =28)与护理程序中应用健康教育(观察组,n=29)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遵医依从率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转归情况及复发率方面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护理程序中应用健康教育对结核病进行防治,可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42例报告

    目的 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经尿道等离子体电气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内科、麻醉科的协助下,术前积极处理基础疾病和合并症,将手术风险尽可能降低至低限度后再行PKRP.结果 本组42例安全实施PKRP,随访1-10个月,排尿通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30.5分降到9.0分;生活质量评分(QOL)由6分降到2.0分;残余尿由平均450ml降至平均20ml,未出现水中毒、尿失禁及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治疗后IPSS、QOL、P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KRP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姜勇;沈国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4例肺炎型哮喘患儿准确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24例肺炎型哮喘患儿准确诊断与治疗.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型哮喘患儿24例,予以糖皮质的激素方案治疗,对所有患儿的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开展1年随访发现17例的患儿未再次的发作、2例在治疗的时候产生了典型的哮喘症状、5例并发了胃食管的返流症状,且因为未开展对症的治疗导致屡次咳嗽现象发生.结论 对肺炎型哮喘患儿临床上各类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可将相关依据提供给该类疾病准确的诊断,在该类疾病的进一步预防以及治疗中意义重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使用.

    作者:苏维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优质手术室护理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手术室护理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颅脑外伤患者164例,分为两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手术室护理,对两组治疗效果情况、日常能力与焦虑评价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6.59%,高于对照组6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常能力的评分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且焦虑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手术室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中较常规护理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丽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究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 收集本院治疗的56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在56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中,43例合并医院感染,感染的患者中有3例为重型肝炎患者.在患者的感染部位中,16例为上呼吸道,11例为肠道,9例为胆道.在病原菌分布检测中,12例为G-菌,5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在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重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较易合并出现医院感染.通过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且合理采用抗生素,可有效防止感染发生.其次,加强基础护理也是预防病毒性乙型肝炎合并医院感染的一种主要措施.

    作者:杨咸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X线检查中发生晕厥症状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和分析患者在进行X线检查中发生晕厥的原因以及相关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此次所进行X线检查发生晕厥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护理.结果 经过分析发现,这些人群在进行X线检查时所发生的晕厥症状,根据其发病的原因进行分类:单纯性晕厥和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以及低血糖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同时经过护理之后,患者在3 min内血压要明显高于护理之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中,当患者发生晕厥之后,要对患者发病的原因进行及时的查找和分析,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及时预防和处理,同时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严密监测和护理,进而减少和减轻患者晕厥症状.

    作者:朱英丽;李芳芳;徐宗云;隋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疗效

    目的 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采用喹硫平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44例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袁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2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治疗;试验组:采用喹硫平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痴呆病理分析评定量袁(BEHAVE-AD)和Cohen-Mansfied激越问卷(CMAI)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此外,采用不良反应量袁(T ESS)对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BEHAVE-AD评分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但是,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要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采用喹硫平,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治疗效果显著,产生的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洪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的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62例,对其进行药物临床治疗,乙组患者63例,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生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1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进行明确的诊断及3-6个月的随访,甲组的患者显效8例、有效3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61.29%,明显低于乙组的治疗效果,显效32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47%,并且乙组的患者明显优越于甲组的患者,两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 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老年性高血压的患者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可有效地预防及积极的治疗原发性疾病,并且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展,避免意外发生.在治疗中进行系统的生活护理,在进行治疗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展,维持血压平稳,防止不良事件发生,对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应准确的诊断,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系统生活护理干预有效控制血压发展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有效可行,安全性高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邓卓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锁定钢板的应用

    任何能够拧入角度固定的螺钉、栓的钢板实质上都是锁定钢板[1].钢板与骨表面可以留有一定间隙,消除了钢板与骨重压接触的不良作用,极大改善了血运和骨膜生长和恢复.与传统钢板的主要生物力学差异是后者依赖于骨.钢板界面的摩擦力来完成钢板对骨的加压[2].应用锁定螺钉,钢板对骨的压力减至低,钢板与骨骼之间允许存在一定间隙,不需要软组织广泛剥离,并可以保留骨外膜,减少血供影响[3].这种新技术的发展,提升了高能量创伤患者的成活率和治疗效果.本文综述锁定钢板的应用.

    作者:莫可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体会

    目的 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0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60名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空腹胰岛素、餐后两小时胰岛素和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等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量、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体重水平均得到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各项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是与低胰岛素敏感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存、左心肥大等等,部分患者伴发有酮症,对于患者的治疗主要依靠胰岛素以及饮食控制,同时,在治疗以酮症引发的糖尿病患者中,高浓度的糖可对胰岛B细胞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还需要结合降脂治疗.

    作者:张艳平;李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有关因素以及具体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新生儿窒息患者50例,分析导致患儿出现窒息情况的原因,并对患儿在临床上的特征表现加以密切观察.结果 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的原因较多,出现胎儿窘迫以及出现脐带异常等相关因素都能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结论 为了有效防止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情况,针对医院产科存在的高危因素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针对孕产妇做好产前保健的相关性工作,有效将我院的产检质量提高,并且通过研究具体措施有效降低我院出现新生儿窒息的概率.

    作者:李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产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上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接收分娩的80例孕妇(均为窒息新生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窒息程度的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抢救效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结果 实验中,窒息新生儿中10例羊水过少、18例早产,12例过期妊娠、21例脐带因素、9例其他原因;轻度窒息患儿复苏率达到100%,中度窒息新生儿复苏率达到94.73%(18/19);重度窒息患儿总复苏率达100%(2例复苏一般,转院).轻度窒息患儿治疗后没有出现并发症,重度窒息患儿1例HIE,占7.1%(1/14).结论 临床上,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较多,医护人员应该加强重度窒息新生儿的救治,提高临床上新生儿的复苏率.

    作者:侯妍;陈宏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结石取尽率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并且通过留置肾造瘘管可以重复治疗残留结石等优点,逐步在全国推广应用,成为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PCNL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不同,它是一项操作复杂,应用器械,导丝,导管等较复杂的手术,该微创手术的成功,不仅需要医生精湛的技术,麻醉密切配合,同时围手术期的治理也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9年2月到2013年9月共收治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08例的临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利用微波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3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5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微波组78例(86耳),对照组74例(84耳),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微波组78例(86耳)患儿,按病程、年龄分组比较,对其结果分析.结果 微波组有效率75.6%,对照组51.2%,两组比较,经x2检验,P<0.01;微波组中,在按病程、年龄的分组中分别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别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利用微波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积极有效的,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12岁以下儿童要优于12岁以上儿童.

    作者:耿光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大量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11例临床分析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急性颅内压力升高而导致的急性肺水肿,并排除既往心肺疾病等,是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我院自2011年07月——2013年07月共收治的176例脑出血患者并发11例神经源性肺水肿分析如下:

    作者:吴乐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