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玉红
目的 探讨运用温阳润通的方法治疗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化原则将120例结肠黑变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温阳润通的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麻仁润肠丸口服,3个月后根据临床症状及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疗效判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25%,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两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X2-24.323,P<0.05).结论 运用温阳润通法治疗结肠黑变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戴红革;于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病毒性肠炎,尤其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仍属常见.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对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了思密达与病毒唑配合口服补液盐治疗66例婴幼儿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病例选择 笔者在2009-2010年腹泻流行期间,收治了因轮状病毒感染的急性腹泻患儿132例,年龄在3月-3.5岁之间.其中男性44例,女性22例,6个月以下8例,6-24个月42例,3岁以上16例,男女之比2:1.都为流行季节发病,起病急,发热,呕吐,大便均为稀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便常规均无白细胞、红细胞,便培养阴性,按腹泻程度分为轻、中度脱水.营养状况均属尚好,治疗组66例,对照组66例.
作者:裴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供应室器械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我院未对供应室器械进行护理干预,将此时期供应室工作质量作为对照组,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消毒器械进行护理干预,将此时期的供应室工作质量作为实验组.结果 ①实施后,实验组对器械回收、洗涤、包装、外观不合格数分别为4、5、1、6,对照组分别为16、18、7、15,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后,B-D试验及生物监测的合格率分别为96%、100%.结论 在供应室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可提高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叶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青年胃癌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2012年住院治疗的190例胃癌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90例,老年组100例,两组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研究以低分化腺癌多见,占46.3%,粘液腺癌占21.0%.青年组有报警症状65例,占72.2%;老年组90例,占90.0%;老年组比例较青年组升高17.8%.对比两组预后情况,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老年组优于青年组.结论 青年胃癌无特异性症状、高恶度,经积极治疗青年胃癌预后并非差于老年胃癌.
作者:李淑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pilon骨折采用腓骨为支架治疗的效果、并发症防治、佳手术时机、治疗方法等进行探讨.方法 切口于腓骨后外侧,以1/3管型钢板对腓骨解剖复位后进行固定.将一枚皮质骨螺钉打入腓骨,连接胫腓骨上段为一体,以解剖复位为准复位胫骨关节面,在透视下固定胫骨时,以克氏针撬拔复位,小切口切开复位或结合克氏针行固定,有限内固定以骨皮钉、克氏针、及螺钉等.经钢板预留孔,将一枚松质骨拉力螺钉打入干骺端,在腓骨上用螺钉将其余粉碎性骨折块固定,较大骨缺损则考虑取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治疗13例粉碎性pilon骨折,时间8个月至23个月,平均14.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踝关节功能根据MAZUR评分系统进行评分,6例优、4例艮、2例可、1例差.1例差为创伤性关节炎,骨延迟愈合.结论 胫骨pilon骨折采用以腓骨为支架进行治疗,方法简单有效,且具有诸多优点,易于被患者所接收、减少了伤口延迟愈合、骨不连、并发症等.
作者:曲荣练;李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旨在探讨滋肾平肝活血通络法拟定的降压益心胶囊合用依那普利逆转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EH-LVH)的作用.方法 将68例EH-LV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降压益心胶囊合用依那普利,34例),对照组(依那普利,3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UCG)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症状方面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的总显效率为97.06%;两组超声心动图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除LVDd外,LVM、LVMI、PWT、IVST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压益心胶囊合用依那普利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用依那普利.
作者:王美芝;陈少蕾;于晓斌;尚庆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患者给予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可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症状,实验组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腹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术后腹胀患者的效果更佳,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少,且恢复时间更快,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许德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对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疼痛一个全人类都在面临和伴随的问题,在它的折磨下温顺的人变得暴躁,坚强的人变得懦弱,优雅的人变得歇斯底里.这就需要护理方式进一步加强,树立采取果断措施,设法解除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新观念.护理人员只有正确认识疼痛,掌握疼痛控制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帮助其服务对象在大程度上减轻和消除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为重度疼痛.国际上将疼痛为第五生命体征,将疼痛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同时记录.每年的10月11日为“世界疼痛日”.疼痛的原因:癌症浸润,转移,压迫因素,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因素,自身原有基础疾病.
作者:王立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关于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不理想效果做出分析.方法 制定的治疗方案以不同人群的病症情况而改变,主要针对身体以及心理两方面.结果 由于治疗手段的方式改变,患者预期的治疗效果也不同,大部分患者得到了满意效果,而小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理想.结论 由于耳鼻咽喉科疾病诱发的原因有很多,病源类型繁杂,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心理状态差等等,为了分析出治疗效果不佳的原由,解决他们的困扰,进行研究找到解决办法.
作者:付永志;刘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人流清宫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120例行超声引导下人流清宫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120例患者在行人流清宫手术后,115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5.8%,手术失败需进行第二次手术5例,失败率4.2%.结论 在人工流产清宫手术过程中应用超声引导能够帮助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因为无法直视而损害到患者其他脏器的事故,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秀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康复中层级护理联合PDCA循环法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妇科肿瘤患者42例,平均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层级护理联合PDCA循环法.结果 对照组患者功能康复锻炼动作准确率为52.4%,观察组为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1.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层级护理联合PDCA循环法是提高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有效护理模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高纪攀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的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包括阿莫西林、雷尼地丁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结果 在HP 根除率、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溃疡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加味黄芪建中汤在溃疡复发率、愈合率方面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于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2011年河南省网络直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状况及特征,为相关部门提供较为系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我省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起,发病721人,死亡3人.事件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主,两者占事件总数的81.25%;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占事件总数的62.50%;事件主要聚集在学校内,占事件总数的78.13%.结论 传染病暴发和食品安全仍是疾病控制的关键;学校和托幼机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发地.
作者:赵晓静;李少芳;苏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干预对其焦虑心理的相关影响,以便于为其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以入住我院治疗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入选时间段为2012年6月——2013年6月,筛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入院治疗的不同日期(以单号、双号为标准),采用简单抽样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6例,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4例,临床期间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经研究可见,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均发生明显改善,较之治疗前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加强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应加强治疗期间的重视.
作者:张晓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6例.2组均给予包括脱水、抗感染、激素以及依手术指征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等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次/d,共14d.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以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d、14d后GC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0d后两组患者脑水肿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61.1%明显高于对照组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可促进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减轻脑水肿,降低颅脑创伤后的病残程度.
作者:王华民;于东;齐平建;刘建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产科护理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讨论相关管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相关不安全因素.结果 经过临床分析,我院共65例出现安全风险的孕产妇,安全风险出现的原因分布为有53.85%因医护人员责任心问题导致,有58.46%因护患沟通障碍导致,有53.85%因业务水平不足导致,有64.62%因孕产妇自身潜在的危险因素导致,有63.08%因医护人员自身的危险因素导致.结论 产科医护人员应该针对产科护理的特殊性,认真分析护理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以提高母婴质量,提升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韦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探讨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方法 通过回顾5年来某院40例护理不良事件,找出解决方法.结果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常见的是给药错误、输液相关事件.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因素,其中护理人员违规操作又是主要原因.结论 强化年轻护士的学习和培训,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核心制度的落实,重视工作流程的改进,提高护士责任心、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培育良好医患关系.
作者:刘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9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与对照组(76.92%)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桂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