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诗
通过对某医院2013年上半年12472份出院病案主要诊断的书写的检查,了解临床医师对主要诊断和其他诊断的书写的准确性,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临床医师对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选择不够重视;对诊断原则和修饰规则把握不好;编码员掌握临床医学知识不够和编码原则不熟练.文章提出了重视对新毕业生以及新调入和外来进修人员的上岗前培训;病案编码人员的疾病分类继续教育培训;加强运行病历和出院病历的终末质控力度,使临床医师正确、严谨书写病历诊断.
作者:原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析2008年8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3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结果 治疗效果优28例,良3例,中2例,差1例.结论 手术治疗,能够复位重建踝穴的稳定性,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形态,有效的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张晓亮;于金芝;尹升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36例全牙列缺失的患者通过二次闭口印模法,准确的颌位记录,合理的排牙,临床制作全口义齿.结果 36例患者中34例满意,义齿固位佳,咀嚼功能恢复好.结论 对不同牙槽嵴状况全牙列缺失的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经良好的医患沟通,合理设计,精心制作,可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当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之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急诊科中的40名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这样4个不同的层次,对他们开展分层级管理模式,且合理为本院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的300例患者开展相关护理工作,对分层级管理模式开展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生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同时对分层级管理模式开展前后,护理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工作当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患者以及医生的满意度都有明显的提升,与开展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的整体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与开展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当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生的满意度,并且为护理的整体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作者:刘兴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超重与肥胖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国人体重标准衡量,选择新乡市精神病医院在2010年10月1日——2013年5月30日期间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0名.分别检测入院前和治疗后多项体重相关指标,包括体重、腰围和用药情况,以体重指数(BMI)评定肥胖与否,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2).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后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超重和肥胖患者增加21.3%.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氯氮平对患者的体重增加影响大,其次是奥氮平,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的影响较小.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明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作者:史春光;申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来对抗核机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以及抗线粒体抗体(AMA)进行检测,利用免疫印迹法来对与肝脏疾病有关的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抗LKM-1)、抗肝特异性胞浆抗原Ⅰ型抗体(抗LC-1)以及可溶性肝抗原进行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AMA-M2进行检测.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PBC和AHI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以及分型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值得临床上的大力推广.
作者:张伟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儿童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上的表现、检查结果和优治疗方案.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35例儿童随机分为红霉素治疗组和阿奇霉素治疗组,其中红霉素组儿童为18例,阿奇霉素组儿童为17例,并对两组儿童的临床表现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总有效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奇霉素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红霉素治疗组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阿奇霉素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方面效果优于红霉素.
作者:王薇;谢丹;韩秋果;刘丽丽;孙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病死率高达30%,死亡原因除原发性颅脑损伤加重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肺部感染.2000年以来,在临床护理中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了专科及基础护理,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重型颅脑患者救治的成功率,现将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俊利;陈焦焦;葛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的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62例,对其进行药物临床治疗,乙组患者63例,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生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1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进行明确的诊断及3-6个月的随访,甲组的患者显效8例、有效30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61.29%,明显低于乙组的治疗效果,显效32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47%,并且乙组的患者明显优越于甲组的患者,两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 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老年性高血压的患者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可有效地预防及积极的治疗原发性疾病,并且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展,避免意外发生.在治疗中进行系统的生活护理,在进行治疗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的发展,维持血压平稳,防止不良事件发生,对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应准确的诊断,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系统生活护理干预有效控制血压发展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有效可行,安全性高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邓卓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肾损伤是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增加死亡率.它常导致患者高代谢状态,表现为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甘油三酯血症,负氮平衡等.临床医生应评估肾功能下降对营养代谢的影响,包括维生素、电解质、微量元素和肾脏替代治疗的存在和类型,给予患者佳的营养管理,避免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贺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风险的主要因素.方法 在2010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疾病行手术治疗案例中选取80例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2例(2.5%),死因左心衰(1例),脑梗(1例);并发症18例(22.5%),其中感染9例,肺不张2例,肾衰7例.结论 通过正确评估患者耐受手术风险的能力及手术可能造成的影响,积极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或者改变手术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的并发症以及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刁振斌;李长波;赵静华;李越鹏;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ICU重症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的危险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5月到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感染患者100例,根据ICU时间分为Ⅰ组(n-53例)和H组(n-47例),Ⅰ组患者的ICU时间≤48h,Ⅱ组患者的ICU时间>48h,比较两组的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慢性健康状况系统H评分(APACHEH)、乳酸水平以及MODS与DIC的发病率.结果 Ⅰ组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评分(APACHE Ⅱ)、乳酸水平、MODS与DIC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Ⅱ组,Ⅰ组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明显高于Ⅱ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平均动脉血压(MAP)水平、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评分(APACHE Ⅱ)、乳酸水平以及MODS与DIC的发病率为ICU重症感染患者危险影响因素,针对危险影响因素进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剑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采用喹硫平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44例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袁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2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治疗;试验组:采用喹硫平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采用痴呆病理分析评定量袁(BEHAVE-AD)和Cohen-Mansfied激越问卷(CMAI)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此外,采用不良反应量袁(T ESS)对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BEHAVE-AD评分出现显著下降(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但是,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要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采用喹硫平,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治疗效果显著,产生的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洪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指导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患沟通,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的小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的方式,患者的情绪较为稳定,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田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中笔者将右归饮含药血清加入人骨髓间充质细胞诱导分化成骨细胞的培养体系,采用观察细胞内ALP含量及矿化结节形成,并与普通血清组进行比较.后,经过观察表明,右归饮含药血清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体外分化成骨细胞的增殖起促进作用;矿化结节染色及细胞内ALP含量测定表明右归饮对成骨细胞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这表明右归饮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近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起促进作用.
作者:郭志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与研究孕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预防孕产妇产后出现出血症状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25例孕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产妇产后出现出血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25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在孕期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剖宫产、心理因素、胎盘因素、产程延长等高危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当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孕产妇的实际生产状况,对孕产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提升助产质量,更新助产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
作者:査春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都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小针刀联合膝关节腔注射,对照组给予膝关节注射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占95%,对照组占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徐富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对伴有哮喘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水平衡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择25例于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并伴有哮喘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以使其水平衡获得有效维持.结果 21例患者哮喘获得有效控制,终康复出院,2例患者由于出现较低血氧饱和度和哮喘持续状态,对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病情获得改善,1例患者出现脑水肿,经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获得缓解,1例患者死于脑疝.结论 对伴有哮喘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护理干预方法能够使术后水平衡获得有效改善和维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周杨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COPD并气胸患者进行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4个适应方面的健康评估,并提出护理诊断,制定目标、干预及评价,建立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过程中增进患者的适应反应,使个体迈向更高水平的健康.
作者: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哒唑仑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54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组(D组)和咪哒唑仑镇静治疗组(M组),在相同的镇静深度下(Ramsay评分[5]),对两组患者镇静期间前24小时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并对两组24小时内发生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颅内再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二组镇静效果均满意,二者在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无发生呼吸抑制病例,M组出现4例呼吸抑制病例,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05),D组出现2例低血压、3例心动过缓,M组出现1例低血压、2例心动缓,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24小时内颅内再出血发生病例.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方面,与咪哒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呼吸抑制的作用小,故使用右美托咪定更安全.
作者:乔元元;寿松涛;宋慧敏;王标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