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为肾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41例肾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行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B组21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1);两组血管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两组肿瘤直径大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1);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疗效确切,出血量及并发症少,微创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祝晓明;韩晓闽;马圣君;张运召;刘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前后护理体会.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分娩前后实施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32.5%,对照组为7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糖值观察组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分娩前后的护理,可良好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梁秉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采取措施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预后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与研究.方法 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是不是院内死亡的标准将患者划分成生存组与死亡组,每一组有35例患者.运用回顾性分析法与统计学理论对两组患者确诊24小时内性别、年龄、体温、心率、血糖水平、舒张压、收缩压、氧合指数以及内源性病因等指标进行因子主成分的分析、单因素的检验以及多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生存组患者的年龄在(41.2±14)岁,死亡组患者的年龄在(48.5±17)岁.多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氧合指数、PH、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野数目等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据单因素检查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肺野数目、氧合指数、血糖水平、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的临床致病因素与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加强日常监测,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同时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脾切除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资料.结果 我们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心理疏导,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和综合健康教育,认真进行术前预备,术后护理和观察记录,使患者能平稳度过脾切除术围手术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脾切除是治疗肝硬化脾亢或外伤性脾破裂的常规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前后的各项护理工作,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有力措施,有益于患者恢复.还要重视术后随访,警惕粘连性肠梗阻的出现.
作者:孙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祛敏通鼻喷膜剂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症中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计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祛敏通鼻喷膜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二丙酸倍氯米松喷雾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治疗有效性进行详细分析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祛敏通鼻喷膜剂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病症中有着服用剂量少、见效快、使用方便以及吸收迅速等优势,综合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贺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病程长,饮食中限盐,进食少,以及应用利尿剂等因素,易发生电解质紊乱,临床上以低钾血症为多见,但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也为数不少,它不同程度地加重了病情,给患者身心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临床上,我们对此患者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连花;翟毕险;勾迎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规律患者睡眠质量.方法 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HAMD对21例长期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组15例,睡眠质量较好组6例,两组之间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之间的得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0%以上的透析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作者:孙瑶;王慧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是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诱导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在HBV感染恢复期或注射乙肝疫苗后,它的出现标志对HBV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滴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保护力的强弱,为了解大东区学龄前儿童对乙肝病毒的防御能力我们调查了2053名儿童的HBsAb阳性率水平,据此来指导本地区乙肝的免疫预防工作.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本地区幼儿园的205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HB-sAb检测,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录入与统计学处理.结果 2053名儿童阳性者1329名,总阳性率为64.73%;2.0-3.0岁、3.1-4.0、4.1-5.0、5.1-6.0四组HBsAb的阳性率分别为67.08%、61.85%、66.87%、64.54%,虽四组HBsAb阳性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X2=4.282,P >0.05,但在3.1-4.0岁HB-sAb阳性率下降5%后又重新增加;对四组儿童阳性者S/CO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后X2 =51.907,P <0.01,表明不同年龄组S/CO值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入托或者3岁左右体检时应该检测乙肝五项,发现没有抗体的学龄前儿童应该按要求重新注射乙肝疫苗(三针),对于S/CO值小于10的阳性儿童应该加强免疫一次,以达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作者:王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7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胃镜下套扎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0,平均住院天数为(6±2.5)天,平均住院费用为6478.45元,对照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为49,7%,平均住院天数为(13±4.5)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3859.48元.结论 通过采用药物联合胃镜下套扎术治疗,患者大大降低了再出血率,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研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植入手术的70例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 所有老年白内障患者经手术后视力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是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术后患者的视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在手术前后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姜淑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寻求降低剖宫产率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宫内孕足月产妇15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产妇入院后进行产时心理干预直至分娩结束,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护理.结果 自然分娩率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覃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12年3月接收住院的颅脑损伤患者984例,其中并发外伤性脑梗塞患者45例,按入院先后次序分成两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每日两次,14天为一疗程,分别计算入院后第14天,第28天ADL及ESS评分,疗效判定采用ESS的增分率来判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4d、28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判定: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塞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建华;张春阳;张安龙;苏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给晚期癌症患者于姑息照护.方法 总结97例晚期癌症患者姑息照护经验.结果 97例晚期癌症患者的终末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家属得到了心理安慰.结论 姑息照护应从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和家属的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出发,因人而异提供个体化姑息照护,可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在治疗急性肠炎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住院的急性肠炎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俩组,每组人数为50例.分别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都给予相同基础的治疗,两组患者都是用相同的止吐、补液、纠正其电解质等的常规性治疗 3至4天为一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为98%,对照组为78%.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但在止吐的时间和体征好转的时间上少于对照组(P>0.01),并且没有任何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明显、迅速、临床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急性肠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花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我院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出了重症胰腺炎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以病情观察为基础,以身体机能恢复、饮食护理等为辅,并结合心理护理等进行综合护理.结果 通过综合护理,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康复率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 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的质量.时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俏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外痔为肛肠科常见疾病,分为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及结缔组织性外痔四种类型,血栓性外痔为其中一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血栓性外痔患者95例,其中男65例,女30例,年龄18-75岁,平均47岁;10例有高血压病史,3例有糖尿病病史;20例为饮酒后诱发,35例稀便后发生,15例与大便干结相关,15例与重体力劳动相关;患者就诊时间在发病后1-7天,大多于发病后二天来院就诊.
作者:陈昌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呼吸内科的重症病患的医疗特点是病情骤发、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施以合适的护理可以极大限度地降低病患的死亡率.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肠梗阻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0月手术治疗肠梗阻80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例肠梗阻中治愈75例,占93.75%;好转4例,占5%;死亡1例,占1.25%.结论 肠梗阻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较高,根据病因部位的不同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应广泛应用手术治疗肠梗阻.
作者:李牧;陈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医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1:1的比例将它们划分为治疗组(A组)与对照组(B组).这两组患者都实施传统型的治疗以及功能性的训练,治疗组(A组)增加一项针灸治疗,每天一次,十天做一疗程,共有三个疗程.结果 患者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后三个月后,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改善,这与治疗前数据上比较的差异,有着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疾病应当早发现,早诊治,运用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还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唐家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细菌性痢疾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期许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护理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被大量推广.
作者:齐丽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