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珍
目的 总结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结论 经过临床实践,精心护理,优质服务,可提高治愈率,促进创面再生修复,得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及相关性感染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接受重型颅脑外伤治疗的患者59名,其中29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剩下的30名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呼吸机相关性感染(VAP)预防干预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以两组患者出现VAP的发生情况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P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VAP预防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VAP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惠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糖尿病施行瓣膜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2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糖尿病,进行瓣膜置换手术,观察其疗效.结果 本组治愈27例,术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死亡1例,因并发伤口感染再次入手术室行清创缝合术2例.结论 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正确的血糖控制,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范悦;吴文森;杨柳山;张赋;江毅;方恒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挥鞭样损伤(whiplash injury)也称颈椎屈曲/伸展损伤或加速/减速损伤,其定义为由后方或侧方撞击所致的颈部加速/减速机制所造成的骨或软组织损伤,由此所导致的其他临床表现则被称作挥鞭样损伤相关性疾患(whiplash-associated disorders,WAD)[1].虽然WAD的发生机制及佳治疗方案仍存在广泛争议,但近年来心理学因素在本病的发展与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2].既往大量研究表明创伤后患者情绪对于本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疼痛灾难化、恐惧、沮丧以及对恢复日常生活缺乏信心等消极情绪通常预示着预后较差并且很可能形成慢性颈部疼痛[3-4].本研究对本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门诊及急诊接诊的挥鞭样损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对WAD患者进行教育和心理干预对于疾病发展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笑宇;谭洪宇;王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等特点.
作者:冷银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合适的术中护理以降低手术感染的发生的相关措施.方法 对手术中护理的管理办法进行制定,该办法要可行性高,符合实践要求,并且要拟好相关实施的细则,方便管理与实践.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对医院手术中护理的流程和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更规范地进行操作.并要同时进行术中护理的监测与考核,加强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术中护理的相关流程等.结果 采取以上的护理管理办法,可以明显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升了其控制术中感染发生的能力.随着术中感染护理的流程逐渐规范与优化,护理人员的术中护理缺点也逐渐减少,从而使术中感染的发生率进一步下降.结论 制定详细的术中护理实施流程,加强对术中护理的管理力度,可以有效降低术中的感染率.
作者:管继先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固定矫治对称拔牙病例中不同支抗设计上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前移量差异,以指导临床进行精确的支抗设计.方法 选取75例颌内对称拔牙患者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按支抗设计方式分组,统计磨牙前移量.组间磨牙前移量配对t检验,验证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上下颌强支抗组分别与中、弱、极弱支抗组磨牙前移量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强支抗组患者支抗磨牙更稳定.拔第一双尖牙组较拔除第二双尖牙组,支抗磨牙更稳定.
作者:赵莉;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并寻找合理的护理对策,以减轻胃癌患者的痛苦.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收治的40例老年胃癌患者采用终腹近端胃切除术的治疗方式,适宜的护理手段,观察临床心理特点.结果 达到根除效果在80%左右,姑息性的低于10%,手术后产生并发症的超过30%,经过术后的有效护理,使得老年患者的心理充分缓解,降低了死亡率.结论 不同心理特点的老年胃癌患者通过相应的护理对策有效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根治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科全;翟国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硝酸脂类药物在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之间接收诊治的56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性高血压治疗情况,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在原治疗方式上增加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按照原治疗方式进行,对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血压进行对比检测,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P <0.05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在收缩压与脉压上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硝酸脂类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减小脉压,治疗效果较好,临床上应推广治疗.
作者:张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对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及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分娩方式可分为剖宫产组(22例)及自然分娩组(2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血原因、出血量、出血时间、休克发生率以及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引起自然分娩组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内膜炎、胎盘残留及胎膜残留;引起剖宫产组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宫缩乏力.结论 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复旧不全、胎盘胎膜残留、切口感染、内膜炎及切口裂开,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不同分娩方式晚期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邓建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普外科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嵌顿性混合痔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运动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2.5±3.5)d,术后疼痛时间为(3.6±0.8)d;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21.4±1.7)d,术后疼痛时间为(7.6±1.5)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痔块完全回缩有效率100%,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护理干预对急性嵌顿混合痔手术患者能有效缩短疼痛和治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症状,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汪安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静脉穿刺时输液管调节器在输液管不同位置时对穿刺回血长度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连续三天输液分别将调节器置于高、中、低位,高位:调节器紧靠莫非氏滴管,中位:调节器下端位于输液管过滤器上端与莫非氏管下端之间距离中点,低位:调节器紧靠输液管过滤器.穿刺见回血时起,第10秒记录回血长度.结果 高住与中位回血长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低位回血长度短于高位与中住,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液管调节器位与高位及中位回血长度优于低位,对穿刺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尧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并总结呼吸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5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病患,分析其资料.结果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常见的护理问题较多,应给予高度重视并解决,促使病患较快康复.结论 探讨呼吸内科病患常见的护理问题与解决对策,对减少病患的护理风险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妇产科学的发展,精神心理等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备受重视.产妇的心理表现和其整个产妇都密切联系.生产对产妇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初产妇,怀孕晚期产妇经常会感到紧张等心理表现.产妇由于对生产缺乏了解,一般多是从他人处听来的,故会生产时的疼痛有恐惧感,长期以往会导致产妇的不良心理加剧,影响其整个生产过程.严重的不良心理会导致产妇生产中易于出现难产等情况[1-5].故护理人员应改善产妇此类心理变化,消除产妇的不良心理,保障产妇各个产程的安全.笔者对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进行阐述,如下.
作者:帅萍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切口一期愈合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肿感染、切口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乳腺纤维瘤手术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保障护理质量.
作者:王梅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对上消化道出血禁食患者的逐步开放饮食的健康教育.方法 根据不同原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由禁食逐步开放饮食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禁食病人逐步开放饮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明显地减少了上消化道再次出血的发生率,使患者恢复机体营养的速度加快.结论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禁食逐步开放饮食的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患者康复的基础
作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Dewar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20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采用Dewar进行治疗,然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的20例病患,在治疗之后全部进行了随访调查,随访时间在7-27个月,平均为10个月.其中优良为15例,满意为5例,并没有出现差(不满意)的病患,满意度高达100%.结论 通过本院研究,采用Dewar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病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除了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之外,同时无需特殊的器械,病患治愈效果好、满意度高,故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东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结果 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比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
作者:边忠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控制其常规的治疗,疗程为12周.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小剂量的阿托伐他汀(10mg),且1次/d.监测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情况,并观察有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比较治疗前后,治疗组的UAER、TC、Scr、TG、LDL-C、HbA1c、FBG明显降;对照组的FBG、UAER、HbA1c明显降低;治疗组在UAER、TG、TC、Scr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的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反应、血脂、尿蛋白等,有效减缓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作者:周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钙离子对细胞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细胞内钙离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从细胞内钙离子的生理作用,检测方法,以及与细胞内钙离子相关疾病作一综述.
作者:汤英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