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粉碎性下颌骨骨折复位整形应用麻醉的护理措施

丁晨曦

关键词:粉碎性下颌骨骨折, 麻醉
摘要:目的 探讨粉碎性下颌骨骨折复位整形应用麻醉的护理措施.方法 本组粉碎性下颌骨骨折共50例,麻醉采用清醒鼻腔插管的方法.在进行麻醉之前,对患者进行体格准备和心理准备的指导,以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在插管之前准备鼻腔和气管.在患者通畅的一侧鼻腔,分次滴入麻黄素30mg和2%丁卡因3m1.环甲膜穿刺术之后,在气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2ml,5min之后重复一次.10min后行鼻腔清醒盲探插管.成功插管后,患者吸入笑气-氧气-异氟醚维持麻醉.术中,医护人员调整患者体姿以减少失血并调控血压,并且要检测患者的镇痛镇静、动脉血氧饱和度、术中平均动脉压.结果 患者在术中镇痛镇静完善,术中紧密的检测患者的各项参数并及时做出调整使得患者回病房后不需特殊的护理.结论 粉碎性下颌骨骨折复位整形采用鼻腔清醒插管进行麻醉结合术中适当的护理,麻醉效果很好且患者术后恢复快.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介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分析

    目的 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接受颈动脉介入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130例接受颈动脉介入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65例.采用常规胰腺癌介入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胰腺癌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介入治疗操作时间和治疗后留院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接受颈动脉介入治疗的胰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童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的 对我院妇产科女性实施护理,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方法 对比分析法是对采用相关策略解决护理过程中问题的优化护理组与未意识到问题存在的普通护理组之间进行的对比.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64例妇产科病患进行临床护理,从而总结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对策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病患分成优化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每组各32例.结果 妇产科优化护理组孕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了解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正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紧急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声誉.

    作者:韩金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及氟西汀组,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疗效,TESS量表评估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第二周时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在第四周时,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0周(p<0.05),两组TE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具有较好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 针对我科收治的6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一般护理,避免出血的一些措施,病情观察、用药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结果 此组患者经治疗和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后显效率32.8%,有效率61.1%,无效率5.9%.结论 根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的病情观察,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血栓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脑血栓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方法、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脑血栓患者60例,双盲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3个月后,干预组QOL-U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可调节脑血栓老年患者的心理环境,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利于病情控制及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周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青州市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和内涵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均等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促进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路珍;刘伟;路光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蒙医放血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蒙医放学疗法是在一定部位,使用专用的放血器械,将病变部位的浅表脉道切开或穿破,进行手术放血,借以引出病血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的外治疗法.因放学疗法起效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较广泛.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常见的疾病,多发生在下肢.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很少改变,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血管突出皮肤表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作者:巴达玛萨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的长期大量应用,不仅造成大量浪费,更严重的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不良反应,而细菌药性的又直接导致了用药剂量的加大,甚至更新换代,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是一个很迫切的课题.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绝经后的妇女保健

    本文笔者结合妇女在绝经期的生理特点,并根据自身多年从事妇女保健工作的经验,对绝经后的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对如何做好这个时期妇女的保健工作以及日常工作中所需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宁;高英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门诊发热儿童尿常规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发热儿童尿常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09年8月份到2010年8月份我院收治的60例发热儿童以及50例健康儿童的尿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尿比重、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尿蛋白,发热儿童作为观察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尿干化学定性检查,对比两组儿童的尿常规的异常情况.结果 发热儿童的尿常规异常情况高于健康儿童,观察组尿比重异常率、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及蛋白的概率分别为76.7%和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和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发热可以导致尿常规的异常,同时也可以通过尿常规的检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泌尿系统的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重视发热儿童的尿常规检测对病情的发展有一定鉴别效果.

    作者:李红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具体分析肝胆胰疾病、糖尿病合并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60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开展围术期全面临床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以及死亡病例,通过对患者进行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效果.结论 围术期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能够直接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预后效果以及健康生活质量.

    作者:金琪;卢芳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心理干预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从2011年8月到2012年3月期间的164例普外科围手术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一共84例,对照组共有8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模式.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效果、恢复的程度,心率,血压的改变等方面的变化程度等,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围手术期中全面应用心理干预模式,患者的整体状况明显好转,使其术后早日康复.

    作者:刘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氯胺酮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张力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 研究氯胺酮舒张大鼠胸主动脉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装置,观察氯胺酮预对收缩状态下的胸主动脉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结果 氯胺酮(0.01-1mmol·L-1)显著舒张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环,而轻微舒张去内皮的胸主动脉环.孵育TEA(10mmol·L-1)、Bacl2(1mmol·L-1)及L-NAME(0.1mmol·L-1)减弱氯胺酮的舒张作用,预孵4-AP(1mmol·L-1)、Gly(0.01mmol·L-1)及Indo(0.01mmol·L-1)对氯胺酮的舒张作用无影响.结论 BKCa、Kir及一氧化氮合酶参与氯胺酮显著舒张胸主动脉的作用,该作用呈浓度和内皮依赖性.

    作者:武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幼儿乳牙龋病防治的临床探讨

    为了有效治疗和预防乳牙龋病的发生,提高儿童牙齿保健意识,根据乳牙解剖学结构特点,结合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全面阐述保护乳牙的重要性.并从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角度提出了儿童饮食结构的调整,指导其父母正确喂养并讲解口腔卫生知识.以达到降低儿童乳牙的患病率,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作者:孙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肝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为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份至2012年8月份收治的16例肝病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观察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腹膜透析管良好放置,平均手术用时为48分钟.在精心护理下,无一例出现显著并发症,术后十天内患者全部出院,收到了积极的预后效果.结论 针对肝病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进行腹膜透析置管术时,提供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有着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晓雪;冯鑫宝;于瀛瀛;郗雅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制剂《华佗中风胶囊》治疗和预防中风病临床疗效观察统计分析——附160例中风病临床疗效观察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华佗中风胶囊>(原名<消栓治瘫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及方法,为寻求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脑中风的常见危险因素、先兆症及后遗症纳入治疗和预防范围观察,其中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本院生产的<华佗中风胶囊>(国家发明专利号:ZL02138726.5)进行临床观察治疗;50例设为对照组,采取纯西药内服预防治疗,对临床症状、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均参照国内外统一规定,比较两组临床预防治疗效果,对颅脑CT、颈动脉B超、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和血脂进行评估,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及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结果 两组治疗后经X2检验均(P>0.05),(P<0.05.P<0.01).<华佗中风胶囊>治疗和预防中风病疗效满意,颅脑CT、颈动脉B超、TCD和血脂分析,治疗组药物无副作用,在中风病后遗症的康复和控制及预防中风病的复发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熊涛;张振;赵秋麦;郑海清;陈宗华;周姝;庄光禹;钱兴皋;熊治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保山地区石斛属植物药用资源

    云南省保山地区是我国兰科石斛属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之一,经采集整理总结了10个种,为研究和利用保山石斛属植物提供基本资料.

    作者:赵兴蕊;刘常逊;张庆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掌指皮肤病中药外洗配合董氏奇穴针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配合董氏奇穴针灸治疗手掌指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7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的120例手掌指皮肤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自拟中药方(苦参、黄柏、蛇床子、龙胆草、白鲜皮)外洗配合董氏奇穴(木穴、指驷马穴)针灸治疗;对照组使用皮炎平软膏外涂治疗,两组连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外洗联合董氏奇穴针灸治疗手掌指皮肤病,安全性高,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显著,起效时间短,有效缩短病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黄略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经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50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定期复查,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经过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之后子宫以及肌瘤的体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缩小.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除1例经期延长、1例贫血患者外,其余均在18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地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大多较轻,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夏春望;毛咏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期间血清及PBMC内HBV DNA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73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应用恩替卡韦0.5㎎/天>48周,分别于治疗后的0、4、12、24、48周检测血清及PBMC中HBVDNA.结果 治疗后的4、12、24、48周治疗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1.57%、81.58%、94.74%、97.37%,PBMC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10.52%、42.11%、57.89%、76.32%,治疗后的12、24、48周血清和PBMC内HBV DNA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恩替卡韦对慢乙肝患者血清及PBMC中HBVDNA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PBMC中HBV DNA的阴转率低于血清HBV DNA的阴转率.

    作者:周永;魏仁东;王海东;曾一清;史昌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