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霞;张梅
目的 探析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用于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肠粘连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后关腹前于切口处涂布生理盐水冲洗;治疗组涂布透明质酸钠凝胶5-10ml,以预防术后肠粘连.结果 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痊愈27例,好转9,无效14例,包括出现腹痛腹胀6例、恶心呕吐4例、腹胀排便困难4例;治疗组50例患者治愈38例,好转12例,肠蠕动和切口均恢复良好,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12月,对照组胃肠功能紊乱6例,肠梗阻4例;治疗组未出现上述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能有效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肠粘连发生,且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泉洪;张军群;肖育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介绍临床护理工作中甘露醇水溶液在胃-小肠CT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CT图像质量并提高疾病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小肠CT扫描检查前肠道准备40例病例.两种准备方法次序基本相同,方法一,常规小肠肠道准备病例20例;方法二,口服液体内加20%甘露醇40例.结果 方法二胃-小肠管腔充盈良好,胃肠壁、胃肠腔及胃肠壁周围结果显示清晰,利于显示小病灶.结论 甘露醇水溶液加快胃肠蠕动,缩短检查时间,增加肠管充盈程度进而增加胃-小肠影像检出率.
作者:陆惺芳;尹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脑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高胆红素血症病儿160例为试验组,其中重度高胆红素组(TSB≥342umol/L)和轻度高胆红素组(221μmol/L≤TSB≤280μmol/L)分别80例,以53例本院产科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SB)、NSE、CK-BB水平,同时分析各组新生儿NSE、CK-BB与TSB的相关性.结果 高胆红素组NSE、CK-BB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意义(P<0.05),高胆红素组NSE、CK-BB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呈正相关(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血清总胆红素(TSB)、NSE、CK-B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NSE、CK-BB水平显著升高,升高程度与TSB水平呈正相关.NSE和CK-BB联合检测较TSB更能成为早期判断胆红素脑损伤的敏感生化指标.
作者:邱丙平;张恩胜;石礼锋;李存宇;丁钰;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中血尿酸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83例为一组,非冠心病患者83例为一组,两组患者均在进食12小时后进行空腹检查血尿酸.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的血尿酸升高明显多于非冠心病组患者(p<0.05);高尿酸血症常多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血压病;冠心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支数与冠心病无高尿酸血症组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血尿酸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作者:郝柏杨;张丽;卢艳玲;辇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简称先心病,由胎儿心脏在母体内发育缺陷或部分发育障碍所造成,手术是治疗先心病的传统方法,与手术修补术比较,经皮导管封堵术不需体外循环,因而可减少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易为患者接受,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经皮介入诊疗者逐年增加,虽然技术操作已逐渐成熟,但由于是创伤性操作,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常影响患者的心理和术后恢复状况.
作者:朱烨晶;郭春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临床研究在手术室中利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文将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手术室接收的180例非全麻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总结分析病例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焦虑程度测评,患者的测评值为77.78%.而通过采用自制的满意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价,患者的舒适满意度为93.33%.结论 在手术室的整体护理中积极地融入舒适护理,其不仅会让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而且能够切实感受到舒适护理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安全感与满足感,进而为顺利实施手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还会对患者术后的身体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朱秋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护理工作量急剧增加,护理人员在新旧护理理念的更替中,出现了心理冲突、不适应的现象突出.加之自身的职业特点,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在以往的工作中,更多的是注重患方的感受.而如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首先必须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第一关.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终真正的让患者得到好的服务,是我们此项研究的意义所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护理人员存在着共性的问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让护理人员明确自身的价值,更加正视自己的问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用爱心去工作,把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做好.
作者:贺莉;赵淼;杨梅;李海鸿;张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保健措施,提高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效率.方法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200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心理护理、激素代替治疗以及合理的营养和饮食结构等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78%)(P<0.01),两组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及早发现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的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手段,并且给予有效的保健、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更年期综合症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施国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和评价北京市某区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数量、职称、专业及地区分布等基本情况,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自制调查问卷,对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对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结果 512名卫生技术人员平均年龄38.5岁,全科医师、社区护士比1:0.96;临床、护理专业人员占80.9%,公共专业占1.8%;本科以上学历占35.2%,专科学历占42.6%、中专以下占22.3%;高级职称3.3%,中级职称占33.0%,初级职称占54.1%,无职称占9.6%.深山、浅山、平原地区占有卫生技术人员之比例分别为1:2.1:5.9;乡村医生平均年龄61岁,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补充和发展面临困境.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总体结构不合理,预防保健人员数量不足,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缺乏,深山、浅山、平原地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乡村医生队伍老化,补充机制不健全.建议加强山区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完善区域人力资源规划,制定适合山区的卫生人才配备标准,优化人员队伍结构及构成,强化公共卫生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水平.
作者:王晓波;周海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剖腹产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 综合我院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及分析.结果 针对剖腹产围手术期的不同情况,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稳定了产妇情绪,使分娩顺利完成,未见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消除产妇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能够起到增强信心、促进产妇康复、确保母婴平安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护理管理工作的目标,也是护理工作体制改革的目的.新时期护理管理工作和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特点要求,建立更加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本文中笔者从做好基础护理管理工作、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管理、以患者为中心来改善护理工作及重点抓好护理工作质量的管理等几个方面来探究了护理管理的模式,以期对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陶春兰;张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诊断疾病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我院肝胆科收治的78例行肝脏超声诊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彩超诊断仪观察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63例诊断为脂肪肝患者中,表现为肝实质点状回声致密41例(65.1%),轻度肝后回声衰减24例(38.1%);门静脉主干管壁变细43例(68.3%);脾脏增厚3.8-4.1cm18例(28.6%),增厚>4.5cm5例(7.9%);不典型病例15例.结论 超声检查对肝脏疾病典型者均可直接诊断,可提高临床中、晚期患者检出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作者:金仁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循证护理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如今已较为广泛的应用到了临床的多个领域,例如:偱证护理、偱证决策、偱证医疗等.偱证护理是以科学的、有价值的研究为依据,以研究方向为起点,提出问题,寻找证据的一门科学.本文则主要从其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进行研究,以分析了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大安全隐患的来源,并结合笔者的实际护理工作,找到相应的规避安全隐患的有效对策.在大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找到精神科护理存在的隐患,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患者就能够更快的恢复健康,这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更好的对精神科医务工作者的安全进行了保障.
作者:黄晓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前牙反(牙合)是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主要临床表现,它是一种与发育有关的畸形,病因机制较为复杂,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或二者兼而有之,并且多伴有遗传因素.目前治疗方面使用广泛的乃是上颌前方牵引.本文主要对其作用机制、原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艺杰;秦明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急腹症的X线影像特点以及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新生儿急腹症患儿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例,采用非手术法进行治疗(保守疗法),而观察组6例,则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5例,好转1例,无效0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100.00%,而对照组治愈0例,好转2例,无效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40.00%,可见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对于新生儿急腹症的疗效显著,一经确诊应积极进行手术,以保证患儿健康,该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孔德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在妇产科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效果,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总结.方法 对我院在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19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利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12例为会阴侧切切口缝合,7例为剖宫产的横切口缝合,将这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20例采用传统丝线进行缝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在切口的恢复情况、术后的感染率以及疤痕组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妇产科疾病患者采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明显减少术后的感染率,而且可以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且疤痕也不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忠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各恶性肿瘤之首.传统诊断胃癌的主要手段为胃十二肠气钡双重造影及纤维胃镜检查,但这两种方法只能观察胃黏膜表面的病变,而无法了解胃癌对周围是否有侵犯以及腹腔脏器、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这些信息对临床医生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胃癌CT检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刘久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ICC在肿瘤外科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严格无菌操作PICC观察并记录保持时间及并发症以便及时预防治疗.结果 穿刺结果177例患者中175例穿刺成功,各种并发症得到及时预防治疗.结论 PICC的患者护理及并发症护理,能有效降低护理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张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0年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控制效果,找到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0年手足口病暴发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2006--2010年共暴发手足口病疫情23起,发病人数156人,波及人数2242人,1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暴发高峰集中在4-6月,3岁组儿童为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91%的手足口病例发生在幼儿园,9%的病例发生在家中.新安街道为暴发起数多的街道.10起暴发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检出率60.00%,柯萨奇病毒A16型检出率占40.00%.91.30%的暴发病例是通过日常的生活接触传播而发病.结论 宝安区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经过综合防制后,控制效果显著,今后的防控重点应在春夏季节,人群为3岁组托幼儿童.宣传教育教师及家长注重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及时做好玩具与被褥的消毒,避免日常接触传播病毒.
作者:朱奕;马智超;李苑;陈兵;周小涛;黄振宇;熊田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女性骨盆粉碎性骨折后引发的宫颈宫腔粘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0例因创伤导致骨盆粉碎性骨折继发性出现宫颈宫腔粘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强的松药物治疗并配合宫颈管粘连分离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0%,两组患者临床显效率具有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2例服药后出现呕吐,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骨盆粉碎性骨折继发出现宫颈宫腔粘连的患者采用中药方治疗具有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李俊霞;郑娜;李明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