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目的 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在监护室患者家属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在入住监护室的当天、中期以及出监护室前家属不同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阶段式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家属的不良情绪,大程度上释放家属的心理压力.结果 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的护理满意度由95%上升至98%,科室收到家属送来的锦旗数量增加了20%,护理纠纷明显减少,由2011年的2起到2012年的护理纠纷控制在零,家庭支持系数提升,危重病人治愈率增加.结论 对监护室患者家属实行阶段式健康教育,扩大了护理服务的范围,提高了家属的适应能力,降低了护理风险.
作者:谢磊;席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对25例AIN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诊病例,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支持和相关治疗.结果 72h内,所有患者出现利尿和血肌酐下降,肾功能有所改善,3个月后尿蛋白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均为阴性,尿检转阴,肾功能正常.结论 正确及时的诊疗措施是保证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的关键.
作者:孙洪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塞病人4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和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qd,尼莫地平40mg,口服,tid,随症加服中药煎剂;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和曲克芦丁400mg静脉滴注,qd,尼莫地平40mg,口服,tid.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5例(19.2%),显著进步9例(34.6%),进步7例(27.0%),总有效率80.8%;对照组基本痊愈3例(13.1%),显著进步7例(30.4%),进步4例(17.4%),总有效率60.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作者:黄山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如今,心脑血管的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心脑血管硬化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并且发病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也对医疗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应对心脑血管硬化患者无规律性恶化时的严重后果,因此,建立起一套安全有效、全面稳妥的心脑血管硬化患者的护理方案迫在眉睫,本文就护理中所需注意的要点进行具体叙述.
作者:周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应用兰索拉唑对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2例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奥美拉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兰索拉唑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溃疡病情控制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兰索拉唑对患有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范旭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调查显示,70%的截肢手术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可以通过控制血糖来预防或减少发病率的.糖尿病足发生后,有效的临床、心理护理以及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和运动保健是有利于患者康复的.
作者:甘正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临床优越性及应用前景.方法 对HCG血清样本,进行原液、10倍、50倍、100倍、200倍不同浓度样本的检测以及精密度检测和回收试验,以验证该方法在勾带效应中的作用.结果 HBG的小测定值为0.10 ng/mL;3种质控样品的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可检测的精密度高;回收试验结果在96.8%-105.1%之间.结论 时间分辨法检测HCG不仅准确性高,还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抗干扰等优点,是一个能够消除勾带效应影响的理想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辅助手段.
作者:王书平;王东芳;李淑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促进烧伤后手功能的康复.方法 前瞻性研究45例手深度烧伤的病人,对其采取抗瘢痕药物联合加压疗法,功能锻炼,借助支具、器械,作业疗法,中药浸浴疗法,心理疗法,中药调护等方法.结果 45例病人,共68只手.优:50只手(73.53%);良:13只手(19.12%);差:5只手(7.35%).结论 手烧伤后对病人采取以西医康复为主,中医康复为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病人手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琼芳;胡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老龄人口比例的不断加大,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社会帮助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已明显滞后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老年护理人员极度匮乏、养老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等因素均制约着养老护理服务事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提高老年护理教学质量来加强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确保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健康发展.
作者:魏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本文通过对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48例宫颈鳞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HPV的检测分型,并调查其中HPV16型在组织中的存在状态,分析HPV在南疆蒙古族宫颈癌患者中的分布和存在状态.方法 蒙古族宫颈鳞癌癌组织样本48例,应用PCR杂交技术检测分型,并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HPV16基因的存在状态.结果 ①HPV在48例蒙古族宫颈癌患者鳞癌组织中共检测出3种HPV病毒,分别为HPV16、HPV18和HPV68型.HPV总阳性者48例(100%),其中HPV单一感染者37例(77.08%),多重感染者11例(22.92%);②有39例E2/E6值在0.05-0.81范围内,为混合型,占总例数的82.78%,有6例为游离型,占总例数的12.76%,另有2例为整合性,占总例数的4.26%.结论 南疆蒙古族宫颈癌患者HPV分布与新疆汉族、哈萨克族宫颈癌患者基本一致,但是区别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在检出的HPV16型感染的宫颈癌患者中,HPV16基因混合型占绝大多数.
作者:燕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运动系统导致慢性损伤是临床骨外科常见的疾病,其慢性损伤比急性损伤较为多见.无论是关节、骨、肌腱、肌肉、韧带、滑囊以及其他相关的神经、血管组织等,往往会由于慢性损伤而导致发生一些损害,并且出现相关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人体对反复、长期、持续的职业动作和姿势在局部产生的应力,此时组织的增生和肥大为代偿反应,超越此期的代偿能力即形成轻微的损伤,迁延及累积而形成的慢性损伤.
作者:尹七东;汪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1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20例胸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的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应用于治疗胸部创伤患者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于景山;王岩;商圣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本文将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有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临床效果对比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腹股沟疝疾病的正确有效治疗方法,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终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研究组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传统有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情况,并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记录其病情复发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使用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腹股沟疝患者经临床外科手术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为尿潴留、伤口疼痛、异物感等,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8.00%,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守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5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奥美拉唑组和法莫替丁组,奥美拉唑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治疗8周;法莫替丁组给予口服法莫替丁20mg,每日两次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奥美拉唑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法莫替丁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奥美拉唑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法莫替丁,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应用奥美拉唑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树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肺段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临床少见,其主要病理特点为发育正常的肺组织与支气管树无正常连接,并由体循环供血.以往诊断该病的金标准是DSA检查显示体循环供血动脉,该检查方法为有创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且无法同时显示肺内病变.多层螺旋CT快速容积数据采集及各种扫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显示提供了直观、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提高了术前诊断准确率.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临床病理证实的5例肺隔离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及各种后处理图像,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各种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的价值.
作者:胡树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方法及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40例需预防接种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接种配合率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小儿预防接种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接种的安全性以及接种满意度,并可减少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方法 将206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对照组,风险管理组根据护理风险发生的常见相关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一般的护理管理.结果 针对具体风险因素实施相关的风险管理,能有效地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 实施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患纠纷,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作者:彭晓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的致病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 实验小组把本院在一定时间内收治的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纳入观察范围,收集其上市情况和治疗记录,以期从临床案例中找出多发骨与关节损伤的发病原因和治疗对策.结果 经过本院的精心治疗.96位多发骨与关节损伤患者均得到及时救治,早期的骨骼复位和有利于防止伤残,提高治愈率.结论 多发骨与关节损伤只要及时就医,处置得当完全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作者:赵普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下肢慢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采取随机整体抽样法对来我科就诊的2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的伤口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20例患者伤口恢复良好,1个月后,治愈率为55%,有效率为80%,2个月后,跟踪观察,治愈率为65%,有效率为95%,患者自述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科学有效的整体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基本国策,并且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开展下去.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其作用是相当明显的.文中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的对策.
作者:徐叶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