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才;张保国;陈德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消化性溃疡的100例患者完整资料为临床探究依据,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50人,观察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消失时间、治疗效果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变情况及疗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胃镜显示下,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效果要较对照组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奥美拉唑为首的西药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临床效应,但是以奥美拉唑为首的西药三联疗法结合中药治疗能进一步提高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率.
作者:孙峰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临床诊断形式、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给予患者阿奇霉素治疗,分析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3-5d后症状基本改善,发热现象得到缓解,且肺部严重的罗音也逐渐消失,在治疗17d-28d后均治愈,治愈率为100%,且在后来的随访中未发现患者存在任何问题.结论 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且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作者:刘爱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药物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及并其预后进行探究.方法 对我院68例未破裂的宫外孕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氨甲喋呤的药物保守治疗方案.在患者治疗出院之后对其随访1-3年追踪了解患者在使用药物保守治疗之后宫内妊娠情况以及胎儿或者新生儿的健康情况.结果 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方案对未破裂的宫外孕患者的有效率达到了94.12%,并且在治疗后1-3年随访发现,在68例患者中对55例进行了随访,其中宫内妊娠有39例,比率达到了70.91%,已经分娩新生儿的有30例,比率达到了54.55%,并且在宫内妊娠的所有妇女中均没有出现畸形现象;而再次宫外妊娠的有2例,比率为3.64%,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未破裂的宫外孕患者的疗效良好,有效率极高,并且对患者的再次正常生育没有影响,这种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董延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进行临床分析,探究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患者112例,为微创治疗组,同时在我院以往患者中随机抽取相同例数接受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常规参照组,保证这些患者具有大致相同的发病史.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各组患者的术后疗效,分析计算有效率.结果 在治疗组的112例患者中,手术中出血量为(3-10)ml;手术小切口长度为(2-2.8)cm;手术需要时间为(28-67)min;术后患者需住院观察时间在(3-5)d;而对照组对应数据分别为(24-58)ml;(5.5-7.5)cm;(40-88)min;(5-7d).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分析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69%;治疗组有效率为97.17%,治疗组手术有效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在临床应用上,方便快捷,伤口不易察觉且有效率较高,疗效显著值得深入探究与推广使用.
作者:狄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的影响,提高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某社区200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7例,年龄为20岁-49岁,平均年龄为31.8岁,;按照教育程度可分为:小学文化为55例,占27.5%,高中文化70例,占35.0%,大学文化75例,占37.5%.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通过对某社区200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健康教育前后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教育后的传染源知晓(92.5%)、传播途径(95.0%)以及自愿接种(94.0%)等乙肝预防知识明显高于教育前的传染源知晓(42.5%)、传播途径(45.0%)以及自愿接种(41.0%)等乙肝预防知识,两组四项指标差距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乙肝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对预防乙肝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怡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医疗法规逐渐完善,但医患纠纷在一些医院却愈演愈烈.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常规检查,在日常医疗活动中越来越重要,检查的范围越来越广,检查的人群越来越多,由于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间短,缺乏有效的沟通,医疗纠纷的发生也愈加频繁.在超声检查整个过程中,超声科护士几乎都参与其中,回顾分析我院多年来的护患纠纷,与医患纠纷相比,护士与患者的纠纷发生率更高.
作者:王颖;李华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危重病人施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施行肠内营养的68名危重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资料所选取的68名危重病人中,有4名患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出血而中止鼻饲,其余64名患者耐受性良好,68名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疗法后2周,测量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恢复到正常.结论 临床上及早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内环境紊乱明显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使患者死亡率降低.
作者:梁青;缪颉;方修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利用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TSGF)检测早期肺癌,分析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的30例,全部都是经过临床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早期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随机选择在同一地区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照组成员都经过详细体检确认无任何疾病.两组患者均对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进行检测,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别,分析该方法检测早期肺癌的敏感性、反应的特异性和诊断的正确率,说明在实际应用中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诊断早期肺癌中的价值.结果 采用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诊断早期肺癌的实验灵敏度高,反应有特异性,可作为判断的指标,且该方法诊断的正确率普遍能达到93.33%.讨论 利用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诊断早期肺癌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诊断正确率高,在临床上用其进行肺癌早期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尹华;张承;徐刚;张含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大鼠一个月灌胃给药方法,对茯苓提取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茯苓低剂量组(3.33g生药/kg)、茯苓高剂量组(6.67 g生药/kg).大鼠自由摄食,连续灌胃30天后观察,在第30天测定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以及病理学组织的检查.结果 茯苓提取物各剂量组喂养大鼠30天后,大鼠的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 该茯苓提取物在实验设定剂量下对大鼠无潜在的毒副作用.
作者:李欣欣;莫红梅;周王谊;李彦川;李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患者对治疗水平、护理质量发生的不良后果及产生原因认识不一致,使医疗纠纷频繁发生.医疗纠纷的逐年增多迫切要求医护人员强化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的法律防范能力,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针对2002年9月1日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其中增加了病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
作者:刘会敏;张国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术中B超与胆道镜的联合在胆结石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2年6月--2013年2月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将2012年6月之前的另4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胆道镜的配合下行常规取石术.研究组在切开前使用术中B超并在胆道镜的配合下进行取石.对比两组结石残留率、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相比,以研究组结石残留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术中B超与胆道镜的联合能减少结石的残留,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作用明显.
作者:李慧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实施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期患者病情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具有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秀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其残留与复发是肝胆外科治疗的难题,如何降低肝内胆管结石的残留与复发是每一个肝胆外科医师面临的大难题.本文认为:肝内胆管结石的综合和个体化治疗是降低结石残留与复发的重要因素.
作者:董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第一产程异常胎心监护图形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本院产科病房收住的足月产妇112例,所有产妇均为胎头位,将所有患者分组,其中实验组为FHR异常图像者,对照组为FHR正常图像者,比较两组患者妊娠并发症及分娩状况.结果 实验组羊水过少(5.35%)、脐带缠绕(23.21%)、羊水污染(8.92%)、新生儿窒息(7.14%)、新生儿转入ICU(8.92%)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30.3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使用缩宫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讨论 第一产程异常胎心监护图的形成和新生儿窒息、羊水减少等因素密切关联,第一产程中应用缩宫素不对胎儿窘迫造成影响和负荷,第一产程中合理规范的使用缩宫素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许飞雪;样爱宏;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肝胆管结石的外科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3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随访并给患者结合胆道镜治疗.结果 手术后有84例患者有残余结石,残石率约为26.3%.通过胆道镜检查,取净77例患者的残余结石.手术后随访290例患者,疗效优良率为88.5%.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检查、恰当手术方式的选择、熟练的操作技术对手术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减少残余结石,手术后进行胆道镜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赵乐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包皮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106例,总结包皮环切手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结果 减少儿童患者术前后焦虑、恐惧、烦躁心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身体恢复.结论 儿童包皮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儿童患者接受手术、术后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辛伐他汀与复方丹参滴丸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药物辛伐他汀以及复方丹参滴丸对观察组27例进行治疗,前者给药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20mg,后者给药剂量为每天三次,每次12粒;应用药物辛伐他汀为对照组37例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28例为显效,4例为有效,其余5例无效;观察组:33例为显效,3例为有效,其余1例无效.结论 对于冠心病,将辛伐他汀与复方丹参滴丸两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可以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蒋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营养是维持机体生命与身体健康的基础,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营养,营养的缺失、过剩是决定机体素质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因素.近几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膳食营养密切相关的疾病日益增多,威胁着人们健康.合理膳食才能使机体健康.
作者:杜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所致角膜新生血管进行临床观察,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因配戴软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而使眼部损伤的患者207例,受损眼睛共398只,其中,角膜新生血管患者30例,52只眼,平均追踪时间16个月.结果 本次398只患眼中,角膜新生血管的患眼52只,占13.1%.戴镜时间在六个月以内的患者,发生角膜新生血管的概率为1.9%,戴镜时间在五年以上的患者,发生角膜新生血管的概率为17.2%.30例角膜新生血管患者中,2例患者持续戴镜时间每次高达14小时,1例患者持续戴镜时间超过5个月,这三例患者5只眼视力受损级别均为Ⅲ级,其余患者均处于I级.本次52只角膜新生血管患眼中,镜片贴合度在0至0.4毫米范围内的镜片有8片,占15.4%,贴合度在1毫米以上的有的3片,占5.8%.结论 影响角膜新生血管发生概率的因素有镜片与角膜的匹配情况,戴镜的连续时间,以及戴镜的年限等.
作者:时明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48例腰椎骨折患者,对所有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护理措施.结果 48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的有19例,出现应激性溃疡的有10例,出现腹胀的有11例,出现脑脊液漏的有5例,出现便秘的有3例,在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后预后较好.结论 通过给予腰椎骨折患者术后有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快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翠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