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张绍程

关键词:神经外科, 留置气囊导尿管, 护理,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对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05月至2013年05月期间,神经外科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8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护理组,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普通组基础上实施专业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出现下腹坠胀不适、尿道口刺痛、下尿道感染例数明显低于普通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尿、尿道损伤后出血以及膀胱冲洗后出血发生均较少,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神经外科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医学检验的因素与改进措施

    目的 研究对医学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相关的改正措施.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进行医学检验的600例患者,检验人员将这些患者分为三个阶段,选择300例患者列入问题查找阶段,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总结,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按照制定的方法进行实施,同时对其余的300例实施医学检验的患者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文所选的300例患者中,有278例检验正确,准确率达到92.67%;进行改进的300例患者中,有294例检验正确,准确率达到98%.结论 通过对影响医学检验准确性的原因进行查找及总结,同时进行相应的改正措施,能够有效的保证检验的质量,提高医学检验的准确度.

    作者:邹辉鑫;蒋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结合我院三甲复审谈药库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用来预防、保建、诊断、治疗疾病的,因此把好药品质量关尤为重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要求所有的药品经营企业必须通过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根据三级甲等医院复查评审的要求及工作实践,总结我院药品库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规范.

    作者:牟修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卵巢动脉参与盆腔病变供血的介入治疗探究

    目的 探讨研究卵巢动脉参与盆腔病变供血的介入治疗.方法 采用前瞻性法对接受髂内子宫动脉栓塞或者化疗栓塞的84患者实施了选择性卵巢造影术.对参与盆腔病变供血的卵巢动脉实施了选择性的栓塞术,并观察分析卵巢动脉参与盆腔病变供血频次及影响因素,对栓塞卵巢动脉安全性及临床意义进行评价.结果 84例患者中,两侧卵巢动脉插管成功患者48例,一侧插管成功患者36例.选择性造影显示少有一侧卵巢动脉参与盆腔病变供血的患者34例.结论 卵巢动脉参与盆腔病变供血发生率40.48%.在实施髂内子宫动脉检塞或者化疗栓塞时,若发现卵巢动脉参与了盆腔病变供血,补充栓塞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实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菊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摘除手术的可行性[1].方法 通过对我院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剖宫产,进行手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摘除手术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我院50例无其他内外科合并症,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术时平均出血量(304.41±171.55)ml,治疗组术时平均出血量(343.47±112.55)ml,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均无发生大出血.手术时间对照组为(48.24±12.70) min,治疗组为(58.44±14.22) min,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进行剖宫产术行肌瘤摘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也是必要,可使患者免受第二次的手术痛苦,并可减轻经济负担,应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海扶超声聚焦刀又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简称HIFU,是一种无创治疗实体肿瘤的大型医疗设备.近年来越来越多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1-3].由于是新技术,在我国尚未普遍开展,护理模式也处在摸索、探讨之中.临床路径是现代的、多专业合作的、能保证质量的、有效地临床健康(医疗护理)服务计划[4].所谓临床路径是指有医生护士与其他人员对一特定的诊断和手术,做适当的有顺序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照顾品质[5].其中健康教育对疾病的发展、转归、预后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尤其是对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良好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研究进展

    对于产科的护理模式而言,其中经历着工作重心由以疾病为主下过以患者为主的转变.由于产科的护理会对母婴的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传统护理模式中以医护为主的服务模式因缺少人文的关怀,已经无法对人们的需求进行满足.本文主要就产科护理中以家庭作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概念、理念、治疗进展与未来发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罗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定惊汤治疗小儿高热惊厥30例

    高热惊厥,是导致小儿惊厥的重要原因,很多数据显示幼儿患病率是3%-4%,中国调查数据是3.7%.尽管大部分高热惊厥患病儿童远期预后不错,不过出现癫痫的概率仍然比较高.所以,高热惊厥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本人自2009年——2012年,采用定惊汤预防和治疗30例高热惊厥患病儿童,效果良好.

    作者:潘桂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腹腔三联药物灌注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治疗体会——附84例报告

    目的 探讨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84例腹部手术患者在术中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地塞米松、甲硝唑三联腹腔灌注预防术后肠粘连,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4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甲级愈合79例,占94%,乙级愈合5例,占6%;术后随访12-36个月,发生术后肠粘连7例,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有效率为91.67%,肠粘连发生率为8.33%.结论 腹部手术在严格、规范的手术操作中,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地塞米松、甲硝唑三联药物腹腔灌注预防术后肠粘连疗效较好,值得临床酌情选用.

    作者:唐长斌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药热敷治疗骨伤科慢性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 对骨伤科慢性疾病患者采用中药热敷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00例骨伤科慢性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10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手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药热敷治疗.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伤科慢性疾病患者采用中药热敷治疗,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郭语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探讨切实有效的临床科室开展护理科研的方法

    目的 探讨切实有效的临床科室开展护理科研的方法.方法 在医241000院临床科室成立一个专门的科研指导小组,其小组的主要工作为制定科研工作实施的目标,并落实科研的方法.结果 临床科室护理科研方法的实施有效的激发了医院护理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积极性,医院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总结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得到的有效的提升.结论 医院临床科室科研方法的开展在有效提高医院总体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和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刘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新生儿常见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

    目的 减少新生儿室护士因工作接触引起的职业暴露.方法 加强血液传播疾病患儿的管理,提高护士对消毒隔离制度的依从性.结果 护士无一例因接触血液传播疾病患儿而感染.结论 强化和培训消毒隔离制度对减少职业暴露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刘梅;唐晓燕;韦玉华;李亚晖;韦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乳腺囊内型乳头状癌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囊内型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讨论其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例乳腺囊内型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光镜下组织学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 2例乳腺囊内型乳头状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3岁和67岁,2例患者均以乳腺肿块就诊,病程长短不一,1例伴有乳头溢液,肿块大小分别为1.2cm和2.5cm.光镜下组织学特征为具有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的真性乳头状结构,瘤细胞可以排列成实性、筛状、乳头状或微乳头状等结构,瘤组织被以较厚的纤维性包膜.肿瘤性上皮细胞具有低级别导管内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大于90%缺乏肌上皮.肿瘤细胞ER、PR均阳性,CerbB-2阴性.随访11个月-3年均存活.结论 囊内型乳头状癌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亚型,生长缓慢,治疗原则推荐现行导管内癌的方案,预后良好.

    作者:柳倩;王洪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吞咽动作在清醒患者插胃管中的改进及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胃管置入法,以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减少胃管置入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清醒状态下置管的舒适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普外科清醒状态下需置胃管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对照组各90例.改进组采用在插管过程中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并将送管与吞咽动作协调配合置入法,术前心理诱导、半卧位下置管并在置管术中的观察和手法辅助;对照组采用传统置入法.对两组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置管耗时及置管过程中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改进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98%;对照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为85%.结论 改进的胃管置入法提高了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改善了置管的舒适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平;蔡平;陈雪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 做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方法 根据临床实践逐步掌握了解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与技巧.结果 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大多数无任何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这一新的护理技术操作退步取代了头皮针,深受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欢迎.

    作者:任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缬沙坦治疗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考察缬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EH)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现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70例EH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对其治疗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痊愈36例(51.43%),改善29例(41.43%),无效5例(7.14%),有效率92.86%.本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6周的SBP、DBP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本组患者治疗期间共出现7例,其中眩晕5例,乏力2例.结论 缬沙坦能够有效治疗E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艾合买提·阿不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子宫内膜癌的CT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各期的CT表现.方法 15例经手术或诊断性刮宫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6例行CT三维重建,分析其相关CT表现.结果 子宫内膜癌大多表现子宫体积不同程度增大,宫腔内可见无强化的均匀水样低密度影及乳头状或息肉样突起.结论 子宫内膜癌CT表现多样化,结合临床多能确诊,CT主要对病变分期的判断可作出比较理想的评价.

    作者:张帅;王端福;郭军;杨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病情状况.但是由于小儿好动,其临床依从性明显的较低,从而影响整个穿刺的效果.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临床依从性,并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1].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之间收录的200例输液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感冒预措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具体的分析如下.

    作者:张家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西医处理,治疗组6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 治疗组发生心血管事件9例,消化道出血6例,发生率分别为13.24%、8.82%,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16例,消化道出血7例,发生率分别为26.67%、11.67%,组问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西药可降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作者:曹明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20例经病理学诊断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并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经过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20例患者完成了化疗,无1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通过对紫杉醇脂质体用药过程的观察和护理,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程度和发生概率.

    作者:宋桢存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介入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8例介入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经成功的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疗效可靠、恢复快的治疗方法,细致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该类手术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